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系统安全对策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8期   作者:唐伶利 刘建刚 姜军 吐尔孙江·卡吾力 齐航鑫
[导读] 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电力系统为了保证高效和稳定运行,引入自动化技术,减少不利因素影响。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从而促进更好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电力系统为了保证高效和稳定运行,引入自动化技术,减少不利因素影响。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从而促进更好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高效和稳定
        引言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及电网涉及的范围在不断的增加,因此更加考验电力系统的完整性,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可以有效的解决电网系统的繁琐性。在数据化的时代下,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企业健康发展。
        1电力工程自动化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智能化技术已经遍布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监控机制。智能化的电网管理主要是指根据指定的地区的电网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能够合理的分配整个地区的电力情况,满足每一个用户的前提下保证电力资源的良好使用。在计算机和数字化管理模式下,电网的基本运情况能够很好的显示在整个电子界面,用户能够直接通过相关的设备了解到整个电网的运行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电力分配机制,通过智能化的电力设备,能够极大的提高电网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能够有效地降低劳动力的同时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果。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自动化技术具有这些优势,被更多的运用在各个领域之中。
        2存在的问题
        2.1制度缺乏
        任何工作开展都离不开制度,电力系统自动化也是一样的,必须建立起完善制度,才能保证工作顺利开展。一方面制度存在落后性。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式下,要对相关制度做出改变,才能有效适应发展需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却不是这样,大部分企业将重点放在技术运用上,忽视了制度建设重要性,依然采用传统制度,和实际需求不相符合,无法发挥出有效作用。另一方面制度执行力不强。制度最大的作用就是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进行规范。但由于制度执行力不强,导致效果很难落实下去,在处理问题时没有参考制度,而是凭借个人主观经验做出判断,容易产生较大偏差。为了提升电力自动化水平,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这可以发挥出正确指导作用。
        2.2自动化设备质量较低
        电力系统中有大量自动化设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运行效果,必须要符合规定标准才可以。从现阶段情况来看,我国电力系统设备生产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设备质量很难有所保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企业在生产时为了节省成本,并不会按照标准去执行,使得设备存在质量隐患。另外政府在市场监控中没有发挥出有效作用,对设备缺乏检测,很多不合格产品会被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去。如果电力设备质量不过关,运行中很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到电力企业正常发展。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强监管,尤其是质量方面,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才能有效应用。
        2.3系统设计不完善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而言,我国电力系统设计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虽然电力系统改革在不断推进,但是系统设计上不够完善。主要原因是电力自动化设计缺乏统一标准,很多电力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设计,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这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电力系统建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投资大的特点,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有效沟通,就会出现设备不相匹配,导致出现链接困难的问题,部分设备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出现资源浪费情况。为了解决面临问题,部分企业对不匹配的设备进行改造,再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去,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设计存在缺陷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效果,要进一步完善,有效适应发展的需求。


        3系统自动化的措施
        3.1科学合理的电力系统设计
        随着社会发展,电力系统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因此要进行合理设计,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为了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国家要出台政策法规,明确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标准,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相关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如果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计,要进行严惩,提高电力企业的自觉性,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来设计,可以减少风险发生,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在建设电力系统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设计,确保与相关需求相符合,保证建成后电力系统可以正常运行,为人们提供电力资源。
        3.2提高电网自动化技术
        想要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必须提高技术在电网的应用。首先,由于我国土地面积相对较大,人员居住相对分散,所以想要提高电网调度,必须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方面的应用,使得电网更加智能化,通过互联网对电网系统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电网自动化技术中的数据进行精确,确保电网的运行平稳。同时构建好相应的智能电网,还需要合理的应用该技术实现对电路的精准操控和管理,对配电、变电、输电、调度以及用户服务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线上操作,实现电力系统电网智能化。
        3.3统一技术的应用要求
        虽然电力带给了我们一定的便利,但是在进行输电过程时,电力系统的运行及项目还相对较多,组成也较为复杂,所以想要在电力系统中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必须统一其对技术的应用要求,这样才能够对电系统中的诸多环节进行有效的整合。想要统一电器动化技术的要求,必须对电力系统中的一些相关数据进行了解和管理,保证电力系统的维修和分配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且通过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要求,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3.4及时关注网络信息化技术
        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之中的应用,难免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信息情况,而如果通过人力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可能会得不到及时而准确的结果,但是使用相关的网络信息化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通过归纳和分析,从而及时的得出相应的数据信息,这样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一些电力系统所需要反馈的结果,因此,在发展电力系统时,除了要注重电子自动化技术对电视系统的实际操作意义,还应该关注其反馈的信息情况,要对信息技术进行一个关注。
        3.5提高集成化水平,促进信息共享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关单位出台一些规定,保证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技术以及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准,将员工按照不同的能力水平以及技术分成不同的类别,对每一类员工进行不同的培训,建立健全设备的管理机制,促进员工的业务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改善网络环境,企业利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标准对相关的参数进行兼容性以及可靠性的规范制定,统一数据传输接口,提高数据共享。保障各工序间能完美衔接,避免时间的浪费及资源的消耗,从而为企业降低成本,使企业能对其他工作加大支持。
        结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要加强技术运用,可以改善实际运行效果,满足人们对用电的更高需求。提高电力系统安全重视程度,通过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加强自动化技术研究,而促进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燕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9(08):94-95+42.
        [2]郑信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问题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7):99-100.
        [3]杨翠芳.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当代化工研究,2019(15):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