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与解决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8期   作者:郑大兵1 陈建2
[导读] 为了保证电力设备能够安全运行,并为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必须将电力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并解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式各样的电器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带动了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虽然电力企业不断改善电力设备,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产生危害。因此,为了保证电力设备能够安全运行,并为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必须将电力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并解决。
        关键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解决措施
        前言
        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对电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电网规模扩大带来的电力设备运行安全中的各种问题,对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对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基于此,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影响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措施。
         一、影响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
        对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含三方面,即:未有效落实安全职责、设备质量较差及惯性违规作业频繁。
        1未有效落实安全职责
        从当前我国的电力企业运行实际状况来看,已有多数电力企业制定了相关的设备安全运行的制度,明确了设备安全运行职责,但是依旧存在未有效落实安全职责的企业及个人,而制定的关于设备安全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其一,部分电力企业仅仅是转发了上级的事故通报,便将其搁置一边,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其二,分管生产的领导只重视事务性相关工作,而忽略了对单位设备安全运行工作的调查分析,导致电力设备安全运行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并且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有效解决;其三,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较差,未充分认识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工作,对规程制度模糊不清,导致其不能有效的对基层班组的具体工作进行指导;最后,相关人员对部分事故通报内容非常简略,语言描述不清晰,未将安全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
        2电力生产安全设备质量较差
        据相关资料显示,部分基层供电或供电线路检修部门的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施工设备的质量合格率偏低,甚至有些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还在用于正常的电力生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有些企业尽管对设备报废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却也仅仅是一纸空文,做表面文章,给电力生产安全运行管理带来重大隐患。这些都将造成电力设备的不安全运行。
        3惯性违章作业频繁
        在电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违章作业行为,包括违章指挥与操作,违反各项规章制度等,将其称之为惯性违章作业。在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一些临时性工作如配电修理工作中,由于没有严格控制用人条件,造成维修人员出现无证上岗的情况较为严重,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进行维修时,未遵循维修原则进行停电维修,导致触电事故发生,甚至出现人员伤亡。通过对电力企业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我们发现,由于违规操作导致的触电伤亡事故在各种电力事故中占的比重是最高的,尤其是面对有些必须停电处理的设备故障,由于维修人员的疏忽,或者是由于某些不专业的维修人员,缺少维修常识,进行带电维修,最终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二、采取积极措施保证电力设备能够安全运行
        1建立设备质量检修考核体系
        为了保证电力设备能够安全的运行,必须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工作,建立设备质量检修考核体系,责、权、利相结合。

在对设备的检修过程中,要选择专业技能强、责任感强的人员,保证检修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以免出现因违章作业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同时,在检修过程中,能够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时刻从人民的立场出发,认真执行检修工作,不随意缩减或更改检修项目,不漏项瞒报,对出现问题的设备及时的维修或更换,保证设备自身能够安全运行,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基本的保障。
        2完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为了促进电力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电力设备环节,也要不断完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不断突破传统,与时俱进,顺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完善管理制度时要努力做到“四个坚持”:①坚持制度创新,即创新经营管理、组织形式,保证创新者能够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②坚持理论创新,即在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突破传统局限,树立顺应时代发展的管理理念;③坚持管理创新,在进行管理创新活动时,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各方面的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以及管理知识培训,在整体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工作队伍,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加强现场管理,规范现场操作行为
        在保证电力设备能够安全运行的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现场工作中,必须严格要求操作行为,形成规范化、合理化的操作习惯。班组管理是现场管理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把握运行安全的基础,因此,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必须突出班组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电力行业频繁发生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就是现场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不规范、责任心不强。一些现场工作人员在现场操作时,为了追求施工进度,对于规定要求的操作熟视无睹,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技能过硬,这样,在操作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使自己和家人蒙受灾难和损失,还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及人民的安全,进而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现场管理时,必须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高他们对家人、对人民、对国家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严格的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活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前提。
        4积极增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创新
         根据电力企业的具体发展状况对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管理,做到与时俱进及不断创新,从而有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首先,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牢固树立同市场运作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其次,一定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所谓的制度创新主要指可以让创新者获取较大利益的一种变革,是在相应的经营管理、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发明的结果;其次,必须进行管理上的创新,重点为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的改革,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管理知识培训,从而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适应电力企业进行不断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最后,必须进行科技创新,积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建设企业信息化,从而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中积极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优点,通过相应的网络结构和多媒体监控系统,有效降低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频率。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电能与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利益,但是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各种问题又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加强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各种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日后的电力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藤予.保障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智能巡查管理方法.科学中国人.2013.10.
        [2]陈莹.浅谈电力设备状态维修[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5 .
        [3]林健枫.基于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的研究[J].才智,20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