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技术下的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综合信息库建设 闫冬雪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闫冬雪
[导读] 摘要: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综合信息库是数据库的核心库,数据内容充实,具有多时相等大数据特征,综合信息库是信息技术下完成复杂多源信息中提取有用价值的技术处理手段,需要挖掘出数据中的潜在价值。
        黑龙江省地星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86
        摘要: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综合信息库是数据库的核心库,数据内容充实,具有多时相等大数据特征,综合信息库是信息技术下完成复杂多源信息中提取有用价值的技术处理手段,需要挖掘出数据中的潜在价值。基于此,本文章对云技术下的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综合信息库建设,以供相关工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云技术;自然资源;地理空间;综合信息库
        引言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整合已有的土地、测绘、矿产、林草、水资源等数据,构建“地上地下、陆海相连”并相互关联的自然资源数据底板,形成统一协调的支撑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数据基础,形成“用数据审查、用数据监管、用数据决策”的国土空间管控新机制,这表明了自然资源数据整合的范围、总体思路和重大意义。而现实中,数据标准不统一、地类认定条件有分歧,同一对象的空间边界不统一或存在重叠,分类体系、指标要素、概念语义、数据精度、现势性、存储方式等差异和关键数据部分缺失、错误等问题依然存在。目前对于各行业领域内的数据资源整合、要素融合的相关研究较多,而将自然资源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资源进行跨行业、跨部门整合的相关研究较少。
        1云技术
        1.1云技术的概述
        云技术是以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为基础的网络技术、整合技术、信息技术、应用技术及管理平台技术等的总称,是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一系列的资源进行结合并统一起来,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由此可见,云技术作为一种动态的资源平台、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具有超大规模性、虚拟性、高可靠性、通用性及按需服务等特点,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又一次划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云技术包括三种服务模式: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属于操作系统和虚拟化技术到管理资源的交付,可为不同用户提供虚拟化环境,按需提供计算能力与存储结构,具备数据存储服务、同步服务、管理服务和备份服务的功能。平台即服务允许用户开发和管理应用程序,但不需要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包括安全服务、目录服务、身份认证和共享服务等内容。
        1.2云技术的优势
        (1)资源共享。因为计算机云技术使用在图书馆的建设中,其所有数据资源都存储在云端,用户想要查阅这些资源时,必须使用相应的终端与相关网络服务建立连接,然后就可以进行实时查阅,而且这些资源数据,同一时间段内还可以被不同的用户访问,查阅或者下载,各线程间的时序处理基本上达到了最优,进而可以实现不同设备间的实时有效的共享资源功能。(2)节省信息源管理成本,更有利于信息汇总,节省信息汇总折出的成本。(3)有利于信息智能化管理,尤其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资源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4)提升信息源利用率,终端用户以极低的费用,就能从云服务商那里获得各项服务,实现资源利用的便捷化。(5)有利于各项资源整合,将不同地域信息整合到虚拟的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可用。
        2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人均自然资源所占比例仅为世界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我国发展自然资源利用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各种问题。在恢复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些资源慢慢消失,而另一些资源则悄悄消失。因此,需要一个虚拟可视化工具来监测自然资源的开发并传输大量地理数据。大数据是数据的集合,其内容无法使用传统的软件工具在特定时间段内收集和处理。海量数据的操作包括五个特征:海量、高速和多元化、低价值密度和真实性。大数据在处理新模型时提供了更好的决策、透明度和流程优化,以考虑和处理大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

对于大多数环境数据,大型数据工具使用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来分析当前的环境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并为下一阶段设定发展目标。
        3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综合信息库建设意义
        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从自然资源局的角度考虑,需要在自然资源数据管理、共享、应用上做出积极探索。建立国家电子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库,包含土地与矿产,农林业,海洋与渔业等专题的与自然资源相关的数据,及基础测绘数据等方面的数据。省级自然资源信息库建设作用是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增强对自然资源的宏观管理,有利于提供自然资源相关信息。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造成影响日益凸显,人们更加关注居住环境的情况,建设综合信息库系统评价能为协调区域复合生态环境系统发展做出好的指导。
        4云技术下的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综合信息库建设分析
        4.1综合信息库平台的整合
        在整合信息平台时,技术人员可以使用资源地图管理方法对自然资源进行逻辑分类。成熟的信息平台有助于对数据进行个性化分类,并应满足在创建有关自然资源(包括私有和公共资源)的信息时进行精细管理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信息所做的更改会自动显示出来,以提醒员工。如果您已经填写了自然资源变化报告,并发现对自然资源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文件,您可以将这些文件直接传送到信息平台,并与报告一起提交作为辅助材料。
        4.2自然资源数据的展示及协同共享,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协同共享平台
        空间数据的最直观表现形式是地图。我们根据不同的用途调取需要的数据配置成各种地图,使业务人员及决策人员能直观的看到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基于时空数据库架构的自然资源数据协同共享,需要搭建自然资源数据协同共享平台,通过空间数据引擎,把数据库的内容成图展示。现在,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海量数据的运算速度大大提升。空间信息平台已能做到同时快速调取多层数据并快速成图展示。通过平台权限管理,所有与自然资源业务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开展业务时,随时都可在这样的地图上浏览、查询、分析、下载,通过空间数据展示系统与电子政务系统的互通,还可以借助自然资源时空平台协助做好审批和决策工作。
        结束语
        按照《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启动2020年人口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与地理信息信息基础库的建设,随着信息化进程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同地理空间信息联系日益紧密,自然资源基础信息库的建设得到高度重视,但建设内容与民办目前无统一要求,本文对就自然资源基础信息库的建设进行探讨。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研究基于私有云建立数据库技术方案,可满足综合信息库高效存储于数据访问需求。技术方案对实施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私有云部署成为综合信息库云部署的重要方向,用户能打造融合多种虚拟化的私有云方案。
        参考文献
        [1]石永阁,余磊,雷杨.自然资源基础大数据服务平台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9,17(07):1-5+35+9.
        [2]李琪,高翔.自然资源空间数据库设计概述[J].国土资源,2019(04):50-51.
        [3]张杰.数字台前地理空间建设项目启动[J].资源导刊,2019(04):47.
        [4]许大璐,彭瑞,陈进,秦红斌.基于私有云的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综合信息库设计[J].测绘地理信息,2019,44(02):45-48.
        [5]王占宏,白穆,李宏建.地理空间大数据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方向分析[J].地理信息世界,2019,26(0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