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调控一体化 赵新华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赵新华
[导读]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提高,不仅用电量不断地上升,而且对于电网供电的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盂县供电公司  山西盂县  045100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提高,不仅用电量不断地上升,而且对于电网供电的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电网系统越来越复杂,给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了保证各级电网能够满足人们的供电需求和电网的安全运行,人们不断探索新的电网管理模式。根据供电范围的不同,电网可以分为国家电网、省级电网和县级电网,本篇文章中主要探究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县级电网中应用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县级电网;应用分析
        电力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时常会有电网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正常运作,各级电网开始实行调控一体化的电网管理模式,县级电网的调控一体化目前处于初级阶段。调控一体化模式有效的将电网调度工作与设备运行监控工作结合在了一起,改善了传统电网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使管理工作进一步集中,提高了电网的供电效率和安全性。调控一体化应用在县级电网中,使得县级电网的管理、监控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调控一体化的概念
        调控一体化就是电网调度控制一体化的简称,具体指的是将电网调度工作和设备运行监控工作结合为一体的电网管理模式。电网调度一体化使两项工作不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将两者融合在了一起,技术之间也是互通的。县级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调控中心,将负责设备运行监控的生产运行部门中的变电站监控人员归为调度部门,核心就是集中管理电网的调度和监控工作。
        二、县级调控一体化的优点
        在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中,调度与监控分离,电网调度中心负责电网的调度工作,集控站负责监控变更站工作。两部分的工作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进行,往往用到的人手较多,而且工作安排不合理,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而且工作效率不高。调控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能够合理的安排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证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一)调度与监控联系紧密
        县级调控一体化模式中,调度与监控工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彼此渗透。随着经济的发展,用电需求逐渐增加,县级电网系统在不断完善的同时管理的内容也愈渐复杂。监控人员需要实时的掌握系统的工作状态,与调度员的工作相比更加的繁重。调度员与监控员在一起工作,调度员可以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帮助监控员监视系统运行,分担监控员的工作负担,实现了调度与监控之间的合作。
        (二)减人增效
        调控一体化应用之前,调度与监控工作彼此独立,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分配不合理。县级电网中应用调控一体化模式,对管理电网的工作者根据电网管理的具体岗位需要进行职位的划分,没有冗余人员出现。县级调控一体化管理下,调度员与监控员在同一个值班室工作,总值班人员的数量会减少很多,还可以减少值班室的使用数量,而工作效率没有降低反而得到提高,即实现了减人增效。
        (三)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县级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中,电网调度和电网监控人员在一个值班室工作,当监控人员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汇报给调度工作人员,节省了以往的中间过程,节约了时间。调度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监控系统对故障做出判断,可以提升故障判断的准确度,进而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四)提高了电网安全性
        县级电网的调控一体化模式中,电网调控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监控设备对县级电网进行实时的监控,能够直接获取全面的电网运作详细信息。只要电网设备发生故障或者系统工作异常的时候,调控员就能通过OPEN3000及时掌握相关异常信息并作出措施,不需要到故障发生现场就能通过远方遥控隔离故障作出适当调整,保证没有出现故障的部分继续供电。电网故障能够被调控人员及时的发现和处理,保证了电网带电操作人员和供电设备的安全。
        三、调控一体化技术在县级电网中的应用
        (一)工作人员的工作分配
        调控一体化详细划分了电网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设置调控中心,调控中心负责的是电网的调度和监控工作,调控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需明确自己的具体工作。调度人员负责处理设备故障和系统的异常信息,保证电网的正常运作,值班方式一般采用“三班二运转”;监控人员负责实时监控电网的运行状态,收集设备故障等异常信息;专业工程师负责处理和分析信息、培训刚入职的工程师、处理电网事故等,工作制度一般为常日班制。



        (二)县级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
        按照规定,县级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基础是SOA架构,在共同的ICT设施基础之上,建立起县级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平台与电网运行服务总线,系统模型和电网服务接口一定要符合标准。
        (三)县级主站的功能模块
        县级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除了要有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基础平台和技术构架,还分开建立主、配网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POC、OMS、MTT。
        四、调控一体化在县级电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调控一体化模式虽然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但是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目前电力行业所拥有的技术人员数量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调控一体化模式之下,县级电网的调控中心仍然存在电网调度、监控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缺乏足够的调度、监控人员。在当前的县级调控中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有些技术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操作不娴熟,综合专业素养不高。
        (二)设备水平和技术手段有待提高
        在一些县级电网的小型变电站受到技术与经济的制约没有实现调控一体化,没有实现变电站控制集中化,有些变电站仍然采用值班人员值守的传统监控方式;设备存在缺陷,发现故障之后不能通过远程遥控操作保证电网的正常供电;有些变电站没有应用AVC,技术人员直接负责监控电压;OPEN3000系统也存在远方遥控信息不正确、隔离开关安装的位置不当、故障信息错误等错误。
        (三)调度和监控工作相对独立
        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调度和监控工作应该是紧密联系的,目前在在县级调控一体化中调度与监控工作仍然存在相对独立的问题。技术支持系统在不断的发展,调度与监控工作必须实现无缝对接。
        五、如何完善调控一体化在县级电网中的应用
        (一)合理分配工作人员
        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向上级领导反映人员不足的现状,招聘新的专业技术人员,填补空缺的职位,减轻因缺员而给工作人员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和工作量。针对县级电网调控中心的技术人员年龄偏高的问题,可以合理的招收年轻的工作人员,让老员工能够将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对于那些工作力不从心的高龄技术人员作出适当的工作调整,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加强调度、监控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认真学习县级电网管理规定,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安全意识、业务水平等综合专业素养。
        (二)提高设备水平
        推进传统工作模式变电站的调控一体化建设,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集中化调度与监控,取消监控人员人为监控,实现无人值守;对于OPEN3000系统中的缺陷问题要加强系统的升级建设,改善远方遥控信息不正确、隔离开关安装的位置不当、故障信息错误等问题,提高系统的远程遥控能力;推刚AVC在县级电网变电站中的应用,提高其覆盖率;提高监控设备监控信息的准确度,合理的设置隔离开关的位置,保证正常的用电。
        (四)加强应急后备方案的设计和演练
        在县级电网运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紧急的情况,因此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也要做好预防工作。相关负责人要针对一些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设计相应的应急后备方案,并做好演练工作,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结语
        为了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电网安全,县级电网开始应用高度自动化、集中化的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但是因技术、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制约,县级电网的调控一体化应用处于初级阶段且存在着人员和应用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详细的分析调控一体化在县级电网中应用的实际情况,完善县级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保证县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作。
        参考文献
        [1]熊建达,林显斌.县级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J].贵州电力技术,2013,(4):74-76.
        [2]马丽.县级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农村电工,2018,(3):15.
        [3]刘更胜,徐福华.浅谈县级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5,(24):294-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