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的要点分析 游俊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游俊
[导读] 摘要:在对地下室建筑进行防火设计时,必须对地下室建筑整体规模和防火设计要求展开研究,以此确定合理防火设计模式,彰显防火设计优势和作用效果,使得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现代化内涵全面表现出来。
        广西荣泰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6
        摘要:在对地下室建筑进行防火设计时,必须对地下室建筑整体规模和防火设计要求展开研究,以此确定合理防火设计模式,彰显防火设计优势和作用效果,使得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现代化内涵全面表现出来。本文将以某建筑工程为例,阐述其地下室防火设计要点,并在各项基础要点支持下提高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效果。降低地下室建筑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火灾事故的可能,继而提升地下室建筑安全性能和现实作用。
        关键词: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引言
        对于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来说,在开展相应设计之前必须做好地下室建筑整体规划工作,以此确定合理防火设计模式,降低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难度。同时必须保证相关人员对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过程中各项要点有所了解,并在各项基础要点支持下对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全面优化,及时解决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过程中各项不合理地方,并将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优势表现出来。
        1工程概况
        某工程目规划用地面积约1.8万m2,总建筑面积约9.34 万m2,主要由5 栋塔楼——住宅和公寓、底层的商业和公共配套组成,其中地下室的面积为25007.55m2,分为一层,地下一层层高为5.9m,主要功能为小汽车停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下室共有停车位 641 辆,其中标准停车位辆277,机械停车位辆360,无障碍停车位4辆,非机动停车数1204辆,为大型汽车库。
        2安全疏散防火设计要点
        对于地下室建筑来说,在对其开展防火设计时,必须保证其中安全出口布置合理性和有效性。从总体规划上,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合理设置汽车出入口和人员疏散口,不仅可以保证火灾时期人们逃生效果,还能实现地下室建筑排烟目标。而且地下室建筑在发生火灾时安全出口范围内还有可能出现人员交叉混乱问题,无形中加大地下室建筑火灾补救难度,造成地下室建筑防火效果和整体安全水平大幅度下降。这就应在考虑各项具体要求条件下在适当位置设置合理安全出口,优化地下室建筑在火灾时安全疏散效果,提高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设计水平。从上述案例角度出发,该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车辆数在501~1000辆之间,根据《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表4.2.6需设置至少两个汽车出入口,且间距不小于15m。应在考虑各项具体要求条件下在每个防火分区中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通向户外的安全通道,降低地下室建筑各区域出现火灾事故的几率。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表5.1.1本案中机动车库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机械停车库为1300㎡,设置自动灭火系统面积增加一倍。由于本案未设置充电汽车区,但100%预留充电汽车安装条件,根据《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第6.1.5条,本案需在防火分区内设置若干个面积不小于1000㎡的防火单元。从地下室防火安全角度出发,在防火分区内设置防火单元加大了车库地下室的防火要求。如果地下室建筑整体空间范围比较大,在保证防火分区内设置两个人员安全出口的同时,增加的防火单元防火隔墙设置也给人员安全疏散设计难度提升。基于此,就应按照地下室建筑整体空间规划要求对安全疏散防火设计问题实施优化调整。发挥安全疏散设计在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中作用效果,这对于提升相应设计实际水平和安全效果也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应保证地下室建筑分区规划合理性,分开设置汽车疏散出口与人员安全出口,每个防火单元设置两个方向的人员疏散小门,疏散门采用乙级防火门,开门尽量避免挡到车位。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机动车库内最远点至楼梯间距离不应大于60m,非机动车库内最远点至楼梯间距离不应大于37.5m(有些地方明确规定为30m),设计时以人员行走的折线距离计算,合理的安全出口以及疏散设计,能避免发生火灾时地下室建筑疏散出口过于混乱,为人们在火灾过程中逃生提供充足时间支持。


        3防火防烟分区设计要点
        对于地下室建筑来说,其中防烟分区设计效果与其自身防火设计水平之间也存在紧密联系。为此,必须要求有关部门在考虑案例中地下室建筑整体规模形态和各项基础因素条件下确定防火防烟分区,并保证防火防烟分区设计符合地下室建筑安全设计要求,降低相应设计 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这对于提升相应设计水平和地下室建筑整体安全效果也有重要作用。而且遵循标准要求对地下室建筑进行防火防烟分区设计,还能实现地下室建筑整体火势范围控制要求,继而降低火灾对地下室建筑造成的经济损失,逐步提升地下室建筑整体安全水平和防火效果,继而保证地下室建筑防火力度和安全水平。此外,还应在考虑各项具体要求条件下在地下室建筑内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一旦地下室建筑因各项风险因素干扰出现火灾事故,就可以通过自动灭火系统及时处理火灾事故,避免地下室建筑中火灾事故无限延伸,使得地下室建筑防火防烟分区设计效果和整体安全水平有所提高。尽管地下室建筑防火区与防烟区是两个独立区域,但是这两个区域的设计原则相类似。这就应保证相关人员对地下室建筑防火防烟分区设计原则有所了解。并在考虑各项具体要求条件下确定合理防火防烟 分区设计方案,彰显相关原则以及具体方案在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中作用效果。对于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说,也应要求相关人员在考虑案例中地下室建筑空间规划和各项基础因素条件下确定合理改善措施,确保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可以得到优化调整。
        4内部装修防火设计要点
        就地下室建筑而言,在对其开展防火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地下室建筑空间规划和具体防火设计要求,还应对地下室建筑内部装修开展防火设计。加上地下室建筑内部装修较为严格,这就应要求有关部门遵循标准要求对地下室建筑内部装修开展防火设计,从而避免地下室建筑室内装修设计因各项基础因素干扰而出现火灾事故,更为有效地保障地下室建筑内部装修效果和安全水平。加上不同建筑地下室空间规划和室内装修要求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应在考虑各项基础因素条件下确定合理防火设计模式,继而推进地下室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顺利开展。同时还应提高设计人员对地下室建筑安全出口位置、自动扶梯、楼梯间和疏散走廊设计效果,避免各区域整体规划不合理而出现地下室火灾蔓延这一问题。全面满足地下室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要求,将相关设计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出现各项问题的几率降到最低。除此之外,还应保证相关人员对地下室建筑内部装修图纸和整体规划形式有所了解,逐步提升地下室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效果和安全力度,避免地下室建筑内部各项通道成为促进火势加速蔓延的助燃品。同时还应要求有关部门利用适当材料对地下室建筑内部进行装修设计,逐步提升地下室建筑内部防火性能,将地下室建筑火灾事故控制在源头阶段。
        结语
        针对地下室建筑展开研究,在对其开展防火设计时,必须保证相关人员对地下室建筑整体规划展开研究分析,以此确定合理防火设计模式,避免地下室建筑各区域防火设计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而且上文还分别介绍了各个区域防火设计要点,避免地下室建筑各区域防火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提升地下室建筑防火性能,保障地下室建筑整体安全性和防火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媛媛.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的要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221.
        [2]殷友好,姚斌.建筑防火设计相关规范条文存在的几个问题探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04):40-42.
        [3]张继明,邵云岩,王玉晓.地下室建筑防火设计的要点[J].山东消防,2000(07):47.
        [4]李庆福.建筑防火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钢铁技术,1998(05):4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