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及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蓝博
[导读] 摘要:通信工程项目有着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和工程内容复杂的显著特征,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有着高投资、高成本的特点,做好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对于保证通信企业健康发展和推进通信行业成长壮大方面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身份证号码:45092319870310xxxx
        摘要:通信工程项目有着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和工程内容复杂的显著特征,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有着高投资、高成本的特点,做好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对于保证通信企业健康发展和推进通信行业成长壮大方面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本文主要论述了了现阶段我国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及意义,分析了风险管理所面临的难题,并对此提出了多方面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控制策略
        引言
        在实际的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一些管理人员忽视了项目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没有及时地预估风险和问题对于企业的损失,这样就会对通信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者必须要注重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尽可能地降低通信工程项目的维修成本与损失,这样才能促使通信工程项目价值的最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1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的特征
        在科學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信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项目管理中的风险问题依旧存在,给通信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笔者认为通信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客观性。通信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相关设备的支持,外界气候条件、设备稳定性等不可控因素都会影响通信质量,再加上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客观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都具有很强的客观性,都是无法避免的风险,项目管理者需要清醒地认知风险,并尽可能地将风险降到最低;其二,不确定性。通信工程项目规模大、覆盖面广,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多,管理人员需要提前做好风险的预估工作,这样可以在风险发生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应急机制,有效降低由于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损失,并且为后续更好地防范不确定风险因素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三,复杂性。毋庸置疑,长期性是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的显著特点,施工环境变化、人员流动等因素都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潜在风险,都有可能给通信企业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所以在通信工程项目具体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从全局出发,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作业活动,尽可能地将复杂性的风险降到最低,以此来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2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2.1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风险的可控制度。同时,企业风险管理制度范围广、涉及方面大,除了风险内在的因素,还存在许多外部的风险因素,就如管理人员水平、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应对效率等。然而,我国大部分的通信工程企业都没有制定完备的风险管理制度,所以说在一定情况下,风险的防范只能简单地依靠风险管理人员的自身经验,以至于造成大部分管理人员不能高效地处理突发的风险,特别是首次出现的风险,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团队的研究探讨之后才能得出解决的方案,错过绝佳时段。我国现阶段的通信工程所面临的大部分难题大多源自以上原因。
        2.2 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在通信工程领域,企业风险管理意识的不足是造成风险的主导因素。企业风险意识的不足反映在多数企业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开设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而是将风险管理的权限放于一些相关部门多方管理。这样的情况就造成风险管理落不到实处,浮于表面。此外,一部分企业没有引起对风险工程项目风险检测的重视,所以说风险的延时管控情况时有发生,这就造成了工程建设的风险大大提高,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另外,部分企业虽然有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然而这些风险管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经验技术且缺乏高度的责任感,这阻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3 对于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
        3.1 风险识别管理
        风险识别管理是保证各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与前提,是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的必要条件,所以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者有必要完成风险识别系统的创建,科学有效地识别出通信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具体而言,便是针对干扰通信工程项目正常进行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监督管理,完成风险的识别,为有效地控制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由于通信工程项目风险有着变化快、隐蔽性强的显著特点,项目管理者必须要加大风险类型的识别力度,并采取有效的策略科学地控制风险,首先可以采取测试表法锁定项目风险的关键点,并逐步完成测试表的编制,准确地发现和掌握隐蔽性的风险,根据风险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管控策略;其次则可以采取流程图的方法来识别风险,利用绘制流程图的方式来预测项目决策、招投标和项目进行中的风险,综合分析各个环节之间的风险关系,做好风险识别的总结工作。
        3.2 风险评估管理
        项目管理者难以准确地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项目管理者和团队成员需要系统性地分析和评价所有的风险因素,针对一些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可以采取分解的方式来评估,促使项目的单个风险得到确定,这样可以方便地综合评价项目风险,在具体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时,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发挥等级矩阵的显著优势,合理的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风险对于项目进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根据描述,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将风险的类型与具体状况输入到模型中,从而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能发生的时间和造成的危害程度,以此来实现项目风险清单的量化,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
        3.3 风险监控管理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者需要加强风险的监督预警,这是有效控制和管理风险的基础条件,因此,通信企业可以建立风险监控预警机制,根据通信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加大风险关键点的监控力度,为了更好地获得风险监控预警机制的落实效果,可以建立并不断完善风险监控机制体制,机制中需要涵盖参建单位资质审核、信息档案审核与信誉度审核等等。如在针对参建单位进行资质审核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单位信息档案,定时根据单位的发展变化进行更新,加大单位资质的审核力度,确保参建单位的资质符合相关要求。此外,通信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监督机制,切实发挥出风险监督机制的积极作用,准确把握风险的走向,并及时预测和评估风险因素,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机制,促使风险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促使企业有效地规避通信工程项目中的风险,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3.4 风险应对管理
        通信企业根据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预防防控策略,并按照风险评估结果,可以分为灾难性风险、严重性风险、轻微性风险和忽略性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项目管理者和通信企业务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目前而言,风险应对措施主要涵盖两种形式,即是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所谓风险规避即是利用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在工程建设前期解除风险,亦或是及时地将风险规避掉,促使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而风险转移则是采取投保等方法将风险转移至第三方,以此来降低由于风险带来的损失。此外,通信企业还要成立风险管理部门,全面负责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工作,增强项目管理者的风险管控意识与能力,切实降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为通信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4 结语
        通信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因素,通信企业和项目管理者需要准确把握通信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的特性,并做好风险识别管理、风险评估管理、风险监控管理和风险应对管理工作,提升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推动通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彬.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04):322-323.
        [2]邓振华.浅谈如何提升通信工程项目化管理的高效性[J].通讯世界,2018(08):71-72.
        [3]周冰洁.通信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J].信息通信,2018(02):225-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