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的施工技术研究 赵培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赵培
[导读] 摘要:目前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边坡失稳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及时处理,以防施工质量不达标。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目前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边坡失稳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及时处理,以防施工质量不达标。面对边坡加固处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从整体出发,确定具体性、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客观解决边坡加固不足,从而确保边坡稳定性。
        关键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施工技术
        引言
        岩土工程中边坡支护加固工程是避免边坡失稳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有利于防止岩土工程中边坡失稳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所造成的威胁,从源头上消除造成边坡失稳的不利因素。通过具体论述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岩土工程中常用的边坡加固技术,旨在为边坡加固工程提供可参考的资料,减少边坡失稳垮塌事故的发生。
        1岩土工程边坡加固影响因素
        1.1地质与地形
        对于岩土工程边坡加固处理来说,抗滑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实现边坡加固作用,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边坡加固受到地质与地形因素的影响其稳定性会出现变化。边坡的岩体受到自然侵蚀与施工破坏,稳定性下降。此次施工中,因为边坡岩层地质条件复杂,影响边坡加固施工规划。因为此次施工地形较为开阔,所以在汛期会出现大面积的边坡受到水体影响,边坡加固难度增加,地质与地形直接影响到边坡稳定。
        1.2岩体结构
        施工领域常说的岩体结构主要包含两大因素,分别是结构面与结构体。其中结构面指岩石物质的不连续面与分异面,以上两面分别有着各自的方向、形态与规模;结构体则是由不同状态的结构面所组成,而岩体虽是由众多的独立块体组合而成,但因不同独立块体的稳定性亦有一定的差异,故结构面的走向、倾向、倾角及结构面的胶结情况、软弱面和破碎带的分布与边坡的关系等,也将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1.3人为因素是诱发边坡失稳不可忽视的因素
        岩土工程施工中常会遇到滑坡现象,不仅对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会造成项目建设成本增加。对于边坡稳定性,人为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主要是过度开发引起的。在开挖进程中,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含坡高以及坡比指标。坡高与坡比呈现正比关系,而边坡稳定性与二者呈现反比关系。一旦深度超出设计标准,边坡很难维持稳定性,势必遭受破坏,造成边坡坡面岩体出现明显位移,甚至诱发坍塌现象。
        2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边坡加固施工技术
        2.1填石层、砂砾层的加固处理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旋挖灌注桩方式进行施工,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填石层的施工。一般在处理厚度较小的填石层时主要采用换填或者直接清除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够达到边坡加固的需求。而对于厚度较大的填石头层,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方式对其进行清理,然后在运用旋挖灌注桩的方式开展施工。另一方面,开展砂硕层的加固处理。首先,选择合适的钻具,并根据实际的土层情况,合理的调整钻具外径的厚度。

其能够让选择的钻具更快的适应土层的实际需求,提高施工的效果,使得基坑边坡更加牢固和稳定。其次,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泥浆的比重等进行全面的控制,即将泥浆控制在1.1-1.15之间,粘度控制在22S。最后,选择出性能较高的膨润土,加强对黏度和含砂量等指标的控制,以让土层能够达到边坡加固的要求,减少边坡发生塌方的危险。
        2.2抗滑桩预加固施工
        抗滑桩具体施工中,预加固操作准备工作十分关键。首先是截水沟的施工,做好水源处理,预防在汛期出现水资源处理不当或者过渡积聚的情况。其次是抗滑桩土方石施工,坡体分级开挖中,按照分级规划进行施工,期间需建设防护墙,确保坡体不会出现滑坡现象。土方石施工需严格按照由外向内的施工原则,做好坡体分层情况。土方石开挖施工结束,边坡加固施工进入到边坡基础护理与护坡墙施工中。施工人员结合边坡施工调查资料中的土质要求,及时进行土层处理,并且监督伸缩缝清理施工。土方石开挖完成后进行路堑高边坡加固处理。路堑高边坡施工中受到岩体特殊结构的影响,应随时调整施工方案。这方面施工属于边坡加固整体施工的薄弱之处,所以还要积极在实际施工中总结经验,科学预防边坡结构变形,从而确保边坡加固质量与安全。
        2.3设置排水系统
        对于岩土工程工作来讲,做好排水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因出现岩土工程的山体周边,通常都会有大量积水存在,边坡表面应设地表排水系统,常用的地表排水措施有截水沟、排水沟、泄水孔等;常用的内部(地下)排水措施有大口径管井、水平排水带及排水截槽等。边坡排水措施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则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截流,纵横集合;表里排水,综合治理;坡面防护、支挡并重。在边坡加固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边坡高度、边坡坡度、汇水面积、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设置截水沟、排水沟、渗水沟、泄水孔等排水设施;如果边坡长度较长,还应根据地形和坡面条件,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竖向的跌水槽;要根治水害,除了要注意排水外,必要时还要修筑一些坡面防护工程(如拱式护坡、护墙、植被护坡等),在坡脚设置一定数量的支挡结构物,以提高抗水害的能力,确保边坡的稳固。
        2.4锚固洞技术
        对于锚固洞而言,主要是基于水平方向,在长条洞中填充混凝土,构建能够防止边坡滑动的洞形结构。具体讲,洞的长轴方向需要与边坡位移方向一致。立足这种机构,钢管得到应用,发挥抗拉作用。另外,为了增强结构稳固性,借助应力计进行应力监测。这种方法的优势是抗拉性较强,施工便捷,稳定性突出。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不足。首先,在钢筋由洞口向洞底延伸的过程中,忽视边坡所处地质地形环境,设计缺乏针对性。一旦遇到地质条件不佳,强度很难满足标准。但是,即便地质条件优越,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当受拉的时候,一旦混凝土抗拉强度不达标,会造成拉断现象、裂缝现象出现,甚至造成坍塌事故。除此之外,被混凝土填充,这对边坡排水十分不利,势必影响整体稳定性。
        结语
        边坡出现滑坡问题,通常都是受到岩体结构影响而导致的。岩土结构不同,滑坡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针对边坡工程,应详细查明上述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各因素,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支护加固措施,以此确保边坡各项技术要求达标,确保边坡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张宋杰.分析岩土工程施工中基坑边坡失稳及加固处理技术[J].门窗,2019(23):81+83.
        [2]王婷.某基坑边坡稳定性案例分析[J].有色金属设计,2019,46(03):112-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