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控制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张鹏飞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不断增加,对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混凝土变得极为重要,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对施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海南中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不断增加,对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混凝土变得极为重要,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对施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控制
        1 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几种情况
        1.1 施工材料差异造成的影响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施工材料,由多种类原材料拌合而成,其中任何材料的选择都会使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发生改变,尤其是某些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选择材料种类,或者使用的配比不严谨,后期没有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完备的保存,都会导致混凝土材料性能产生差异,对接下来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最终不能按期保质交工。
        l_2 施工工艺改变造成的影响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离不开模板施工,其中模板拆除所用的时间和工序都要按照事先定好的方法严格计算操作,从而确保整体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如果模板拆除的时间要早于规定时间,就会对混凝土质量和性能造成较大影响,拆除时间过早是混凝土施工中常犯的一类错误,导致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施工单位不能对混凝土施工过程有完备的把控,从而忽视了施工方案中的重要要求,造成施工工序出现差异,施工人员也会存在任意施工的不良习惯。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工艺有一个严格的把控,避免在细节上发生问题。
        1. 3 早期养护所产生的变化
        通常,在混凝土施工工程完成后都要立即进行相应的养护管理,对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要有严密的把控,采取措施避免混凝土内部和外界产生较大的温度差异,从而有效避免裂缝问题出现。保水养护方法是在混凝土养护工作中使用较多的技术,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工作周期对混凝土表面撒水,同时采取必要的保温手段,从而才能对混凝土起到良好的养护。施工单位还可以在混凝土制备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来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强度,降低外界环境造成的影响。
        1.4 施工管理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中经常可以发现施工单位存在重利益、轻管理的思想,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的最大化而赶工期 ,无视工程的质量 ,后期返工的概率大大上升 ,反而延误了工程进度 ,削减了工程效益。实际上,要想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必须要给予施工管理足够的重视 ,这是保证施工作业稳定有序开展的必要前提 ,还要严格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防范其出现违规操作 ,借助有效的管理手段来达到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目的。
        2 建筑工程混凝土现场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
        如果混凝土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就会对整个建筑工程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单位要对材料的选取、采购、使用,进行严密的把控,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工序进行,选取有效的裂缝防治方法,不断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1 对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控制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能够达到要求,就需要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材料的选取进行严密的把控,尤其是以下三个步骤:第一,对原材料的选取和采购必须要由掌握相应技术的专人进行,选择具有信誉保证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使用的任何材料都必须具有相应机构所颁发的质量合格检测证书,并且保证价格合理,同时在施工材料进场之前必须进行抽检,控制所有流程,从而保证质量。第二,要提前完成混凝土配比试验,试验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的技术规范,确保所有步骤都能精准不出差错,选择原材料的种类和添加量要经过专业人士的计算和反复论证,从而才能获得最科学的配比。第三,在大量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将所需的原材料搅拌到一起,同时还要控制时间,时间较长和较短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最终才能控制混凝土质量达到施工标准。
        2.2 对混凝土施工浇筑工序的控制
        混凝土施工浇筑工序较为系统,整个过程包括浇筑前的准备工序、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之后的养护操作,所有施工阶段都极为重要,现将其中的一些要点进行说明:
        在开始浇筑作业之前,施工单位必须同操作人员交流,进行技术培训,保证工作人员都能掌握必要的操作技巧,同时施工单位要对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划分,实行岗位责任制,从而可以在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之后,能够迅速找到对应的责任人和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将施工损失降低在可控范围之内。在施工前工作人员要对现场中的杂物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整个施工环境干净、整洁,此外还要对模板进行细致检查,验证模板质量是否达标,为后续施工过程打下基础。
        在进行浇筑时,施工人员要注意记录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塌落度,对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有所了解,一旦发现混凝土质量与施工要求有较大差异,必须及时同相关搅拌站进行沟通,合理调整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在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工作人员要再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观察,确保避免出现漏振或者过振等问题。通常选择分层浇筑的工艺,控制每层厚度在0.3m,要尽量赶在混凝土初凝状态出现之前,对所有浇筑结构完成浇筑工序。还要注意的是,在对底部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要使用布袋或者草袋对顶面的钢筋完成全面覆盖,从而可以避免松散的混凝土附着在混凝土的表面上。
        施工单位要确保浇筑工序与后期养护工作之前的连续性,在进行养护工作的期间要注意观测混凝土的硬化情况,对混凝土的硬化程度及时了解,试验混凝土的最大强度,制定详细的洒水方案,此外,混凝土养护工作的周期需要同外界环境相适应,以此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通常要高于 28d。在特殊气候、地质环境中还需要适当加大混凝土养护时间,同时严禁在养护过程中发生人员扰动,确保养护效果不受影响。
        2.3 混凝土施工的防裂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初期会经过水泥水化过程,同时伴随着放热,从而导致温度上升,放热结束后,随着温度降低,再加上水分蒸发导致混凝土体积发生收缩、变形,再加上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存在的约束拉力,一旦拉力大于混凝土的最大抗拉强度,就会导致整个截面出现贯穿裂缝。如果混凝土内部和外界存在较大温度差异,形成温度阶梯,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压力,表面出现拉力,一旦拉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保温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从而确保混凝土内部和外界环境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其次还可以选择方法降低混凝土温度的下降速度,通过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来抵抗混凝土所承受的外约束力,避免裂缝问题发生。
        结束语
        本文对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几种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本行业有一定帮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