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重庆市 400000
摘要:随看现代社会的不断建设, 建筑工程施工敖量正在不断增加, 而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建筑施工中的重要问题。因此, 现阶段各施工单位都十分重视对施工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满足新时期建筑施工的需求。因此, 本又就将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一些创新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研究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model and innovation in the new era
Liu jiang
Southwest branch of no.4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8th bureau, chongqing 40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increasing, and the safety probl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Therefore, at the present stage, all construction unit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model innov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safety management work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refore, this will be in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will b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some innovative measures.
Key words: new era;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Innovation research
引言
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带动了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截止到2018 年,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农业、工业以及零售业的第四大产业。但建筑施工受到劳动密集性、高空露天施工等作业特点的限制,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阻碍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研究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1 工程项目的单一性、固定性特点
有别于采用机械设备实现批量、重复产品制造的工业生产模式,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都是独立存在的,无法复制、无法批量生产,即便是相同的设计图纸、相同的施工单位也无法建设出完全一样的建筑工程,这也造就了建筑施工项目单一性的特点,使得不同的建筑项目安全风险类型呈现差异性的变化,相同的安全管理策略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建筑施工项目。同时,建筑工程施工的区域无法变动,所有参与建设的人员、设备、机械都需要在相对固定、相对有限的作业环境中完成建设任务,不同作业类型之间相互交叉、机械设备频繁与施工人员产生交互,均提高了安全管理的难度。根据2013 年—2018 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有关调查数据表明,虽然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了有力的安全管理措施,但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从2016 年起连续三年,无论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数量还是死亡人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亟需改变与创新。
1.2 建筑施工呈现流水作业特点
建筑施工过程流水作业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地点的流动性变化,工程建设进度的推进,施工地点也产生对应的变化,由低层到高层、由局部基础施工到主体结构建设,这些流动性变化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出现了许多可变的影响因素;二是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队伍主要由农民工组成,本身在安全意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再加上频繁的人员流动,一旦建筑施工企业培训不到位、安全管理不足势必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筑施工流水作业的特点加剧了安全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复杂性,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必须积极应对这些变化,敢于创新。
1.3 建筑施工劳动、设备密集性特点
(1)设备密集性:现代建筑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设备和工具,在解放了建筑行业劳动生产力的同时,也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但是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操作,不仅对人员的管理、技术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作业提出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一旦操作失误将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根据2014 年—2018 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类型的相关数据分析来看,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之外,起重伤害、机械伤害的比重越来越高,分别占总事故类型的7.5% 和5.9% 。
(2)劳动密集性:就我国建筑施工的现状来看,工业化程度虽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受到建筑规模、生产力等因素影响,建筑施工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在有限的空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人员、设备和建筑材料,再加上露天的高空施工环境,导致劳动者作业条件恶劣且极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这些均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2.1强化施工安全意识教育,落实安全技能培训
(1)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一手抓体系建设,一手抓监督管理。
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所构建的安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来讲源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只有不断的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提供政策性、方向性的准确指导,才能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新时代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新时代政府部门已经从传统的行政领导转变为服务型指导,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在专业信息资源、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宣传、重视监督,两举并措引导建筑企业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2)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应扎根基础,落实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应打破传统被动式安全管理模式的束缚,向安全隐患主动出击,建立标准的施工流程和规范,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并积极引入现代媒介如微信、微博、小程序、APP 等在企业内部完成安全技能、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工作。首先针对建筑施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低、自我保护意识差等特点,运用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例如播放安全事故视频短片、安全操作图片教学等浅显易懂的方式落实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其次针对特殊作业工种,严格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确保每一位上岗人员通过考核审查,持证上岗。最后企业内部用心创建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开展知识竞赛、科普讲座、先进榜样等安全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进一步加强安全技能、知识的落实。
2.2 安全技术升级,推动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
(1)安全技术升级。
所谓安全技术升级,就是结合建筑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从专业的角度完善安全防护体系,采用防控的手段消灭各种安全风险于萌芽之中。不仅要重视施工人员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设,改善施工现场、施工生活区域的安全卫生环境,避免施工人员因为身体、心理等因素影响发生安全事故;而且还要加强职业病的预防,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采取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改善施工环境,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预防和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2)信息化应用。
科学技术的革新,使得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采用信息化技术所构建的安全管理体系,也更符合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要求。例如应用BIM 技术,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构建符合建筑工程要求的可视化的三维模型,解决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协作困难等难题,并为管理人员提供整个建筑施工所需的各种信息,通过施工动态模拟和动态监测技术识别潜在的危险源,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
2.3 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施工现场是安全管理的一线,也是确保整个建筑工程安全有序建设的关键。施工现场一方面提前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现场落实监督管理,识别安全风险,根据安全风险等级采取对应的防控措施。另外一方面落实应急保障机制,确保人员、设备、工具、物资等准确到位,并定期演练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全员掌握安全操作标准和规范,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开工前,必须开展全面的施工安全预评价工作,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整改。对于预评价不达标的建筑工程项目,应严令禁止开工建设。
3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不仅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发展, 同时还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应重视对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新时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构建[J]. 崔兆辉. 四川水泥. 2015(02)
[2]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建议[J]. 郑庆涛. 科技致富向导. 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