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我国地铁交通建设和运营里程都在不断增加。基于此,本文着眼于地铁轨道运行安全和基础设施检测问题,分析了我国地铁基础设施检测现状,并对地铁基础设施第三方综合检测服务模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城市地铁;地铁基础设施;第三方综合检测监测服务模式
前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大大丰富了公共交通体系,也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为了保证地铁基础设施的有效运行,做好安全检测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所以,在实践工作中可以引入第三方综合检测服务模式作业,该模式的应用可以为科学开展地铁基础设施检测、保障工作质量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1我国地铁基础设施检测现状
当前人们对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问题极为关注,所以地铁基础设施检测工作的开展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优化。在已开通地铁的城市中,大多选择以自行购买检测监测设备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来开展监测。在实践工作当中,地铁基础设施检测主要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其中,静态检测大多以“人工+设备”的方式开展。将实现对轨道尺寸、状态、焊缝平直度以及结构稳定性的综合检查;还会对接触网进行静态检查,以确定其电阻、重点设备、静电绝缘距离等参数合理。动态检测则主要依托于自带动力的检测车开展。比如,安装弓网监测装置,实现对电车动态参数的有效测量。
但现阶段的地铁基础设施检测工作当中,检、修分离情况较为常见,这对检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检修专业化水平提升都极为不利。而且,在检测环节大多数地区仍然以人工作业为主,检修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地铁基础设施检测工作不具备全面性,无法切实完成对基础设施故障的有效评判与核查。虽然大部分地铁基础设施检测工作都应用了轨道检测车和接触网检查车,但是它们的实用功能较为单一,集成化程度也相对较低,以至于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同时获得所有检测数据,也难以实现关联性分析。此外,在当前的基础设施检测当中,地面监测尚未实现全线覆盖,这导致监测工作存在盲区,而且监测工作整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并不高,不能基于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开展故障分析与诊断。
2城市地铁基础设施的第三方综合检测服务模式
城市地铁基础设施的第三方综合检测服务模式是一种能够为城市地铁系统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的检测体系。在使用环节,将应用多种检测以及监测设备实现系统性、全面覆盖性和综合性检测,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得以正常使用。
2.1模式界定
第三方地铁综合检测监测服务模式,是一种基于专业的监测和检测资质,并利用先进移动或固定检测监测设备,全面检测地铁沿线环境和基础设施运行安全的工作模式[1]。这一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定期完成通信信号、轨道或接触网等要素检测,更能实时开展地面、隧道、桥梁的状态监测,还可以对灾害问题进行在线监控。对于城市地铁系统而言,第三方地铁综合检测监测服务模式能切实保障地铁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还可以通过覆盖全面的检测设备和手段,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权威且准确适用的检测数据,进而让检测管理的开展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在实际作业环节,各地区的地铁集团将与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合作,此时所有检测和维修人员都来自于第三方服务机构,将以地面数据中心维护团队、检测监测服务团队和车辆维护维修团队的形式存在。在应用第三方地铁综合检测监测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将会借助于2辆轨道车搭建设备承载平台。如图1所示,为地铁基础设施检测环节的检测列车组编形式,牵引车将同时牵动两辆检测车。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讲机车操作台设置于2号检测车的后端,经联挂可实现对前端机车的实时监控,相关工作人员能直接获取整车数据以及其启动、调速数据。此外,在此情况下列车可正向也可反向运行,无需重新组编和推行,将会大大节约操作时间和成本。
图 1 检测车组编形式
2.2应用优势
基于第三方地铁综合检测监测服务模式,1号检测车将具备钢轨探伤、轨道状态巡检和通信能力,而2号检测车将具备轮廓检测、接触轨检测、接触网检测、环境监测和精准定位的功能。这些功能都让该模式的应用极具有效性,而且在使用环节还具备如下优势:
首先,覆盖全面。在该模式下,检测车当中安装了大量的检测系统,它们能够实现对轨道、接触网、通信设备以及周边环境的有效监测。而且,该模式当中的光纤传感技术应用将为监测路基、隧道以及桥梁状态提供巨大辅助,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检测死角和盲区。
其次,高效性。第三方地铁综合检测监测服务模式应用之下,检测监测技术的先进性以检测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都将得到提升。相关工作人员会使用大量高精尖检测设备开展安全监测工作,能同时完成多个项目的专业测量,可为制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最后,实用性。第三方地铁综合检测监测服务模式的实用性优势主要表现在该模式的应用,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地铁基础设施安全评估报告方面。基于该模式可实现移动终端、网络平台以及数据库联动,各地铁线路的检测和监测信息将会被大数据中心实时收录[2]。而专家服务团队可根据所有数据信息和视频档案开展专业性的深度分析,以便于更加精准地判断故障成因和安全影响因素。在此情况之下,可出具地铁线路安全评估报告,能为开展基础设施维修提供必要性指导。
2.3检测内容
在第三方地铁综合检测监测服务模式的应用环节,将采取“综合检测车+地面在线监测系统”的方式作业,二者的有机集合可实现对地铁基础设施的全面监测,但它们之间的检测和监测项目内容存在一定差异。
在利用综合检测车开展检测工作时,将主要开展参数、状态等要素的检测。比如,开展轨道状态巡检、接触网巡检、接触轨检测、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无线通信检测等。在实践工作中,将借助于监测设备完成对所有基础设施项目运行情况、外观状态、实用参数等方面的综合检测。当然,此环节也会对地铁线路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控,还会核查地铁里程与时间的同步性。而在地面在线监测系统应用环节,检测项目主要包括钢轨、隧道灾害、桥梁状态和隧道衬砌状态检测。此时,将应用分布式光纤技术、传感技术、雷达技术和激光全息成像技术开展检测工作,能完成对所有检测项目实际状态的真实记录,将为判断基础设施故障或安全风险提供巨大帮助。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地铁基础设施检测工作任务大多由地铁工作人员或专门机构承担。第三方综合检测监测服务模式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全面性,为地铁的运行安全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保障。在实践中,第三方综合检测服务模式主要基于综合检测车和地面基础设施在线检测系统作业。
参考文献:
[1]李勇.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核心设备系统独立第三方安全评估方案设计[J].隧道与轨道交通,2019(01):1-3+54.
[2]江文林,张志权,郝宏伟.轨道交通第三方检测质量管理的相关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