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运行管护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守国
[导读] 摘要:近年来,安徽省长丰县通过多种渠道已建成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5万多处,极大地改善了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对保障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美好乡村建设及粮食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丰县水务局朱巷水务中心站  安徽长丰  231100
        摘要:近年来,安徽省长丰县通过多种渠道已建成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5万多处,极大地改善了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对保障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美好乡村建设及粮食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已建成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主体不明晰、管护主体缺失、责任难以落实、工程老化失修、效益逐渐衰减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为认真解决上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亟待探索试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我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用,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需要。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   建后管护
        前言
        安徽省长丰县根据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管护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总体要求,围绕“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因地制宜、试点探索,总结经验、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灵活多样的管护模式,引导建立小型水利工程管养专业化、市场化的社会服务组织,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租赁、承包、托管等方式公开竞争,择优选择管护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承担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财政给予适当补助。通过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努力破解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设施管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机制不全、管理不善等难题,改革创新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一是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对国有水利工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专业化公司对国有输水渠道、泵站进行管理维护。长丰县将国有输水渠道和国有泵站水利工程,分别委托吴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责任公司、硕丰和北城水利建设维护专业合作社等进行日常管护,双方签订管护协议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管护,按渠道灌溉面积10元/亩、泵站每座0.5万元的标准,市、县财政按1:1比例补助养护经费。2019年按“管护协议书”分别支付上述管护单位管护经费为19万元、28万元和24万元。
        二是合作社托管模式
        对新型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受益面积内的相关水利工程,采取“谁受益、谁负担、谁管理”的管理模式委托专业合作社管理。如长丰县陶丰特色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12月,位于长丰县陶楼镇陶西村,合作社所流转6300多亩土地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主要为国家投资建设,主要为小(2)型水库2座,塘坝30口,电灌站6座,防渗渠28.2 km;桥、涵、闸、放水涵等配套建筑294处,排水沟6条10.5km。合作社通过成立管护组织机构,根据工程设施制定相应的管护制度和管理标准要求,履行管护责任,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规范、落实到位。建立以陶丰合作社法定代表人陶武为主要负责人的陶丰水利工程管理会的管理组织,建立专职管护队伍,下设水利工程防护宣传组,工程运行检查维修组、工程财务组三个组。每个组分别选取一名组长,各司其责地对合作社范围内的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管护经费的筹建采用自筹和工程建设单位、工程主管单位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

其分配比例:陶丰合作社以其收益的1%做为管护经费;原有的工程项目单位以工程建设投资的1%作为管护经费;水利管理单位从合作社上缴水费中返还1%作为管护经费;市、县级财政部门按照10元/亩标准补助。根据以上资金分配,陶丰水利工程管理会共筹得资金17.5万元。管护经费必须由合作社财务组专人管理,用于工程设施的维修、支付管护人员的报酬。由于责任明确、管护到位,既保证了流转土地范围内的小型水利工程完好率,又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
        三是用水者协会管护模式
        对以灌溉为主的丘陵地区,推行用水者协会管护模式。如下塘镇万岗社区境内为提蓄结合灌区,社区成立万岗村农民用水者协会,负责辖区内小型水利工程和田间工程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养护。该社区境内0.6万亩农田灌溉面积。管理的水利工程设施有:塘坝27口,电灌站5座,防渗渠17.53km。用水者协会由用水户参与,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制定了《协会章程》、《用水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水费收缴制度》、《工程维修用工制度》、《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等制度,运作方式较为民主透明、工程管理规范有序,实现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
        四是自建自用自管模式
        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建设,自己使用的水利工程,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行管护。如长丰县恒进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位于吴山镇牌碑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内,公司流转牌碑村2300亩土地,自主投资建设农业示范园,专业从事小麦种育种,草莓、马铃薯、薄荷脱毒种苗的繁育和推广,重点从事草莓、马铃薯的育苗工作。对其土地流转区域内沟渠、泵站、道路进行统一整治和配套。县政府依据政府和个体投资比例,分别向牌碑村和公司颁发了工程所有权证,由公司自主使用、自主管理。公司常年聘请3名管护人员,按照“管护责任书”要求,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贯彻防患重于抢修,经常性的管理维护与定期整修并重的原则,负责2300亩区域范围内小型设施的管护。该公司不仅在2300亩流转范围内对小型水利工程自建、自管、自用,确保了公司农业用水的排灌需要,同时承担了周边没有流转的1000亩地域内的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较好地协调了公司与农户及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五是村集体自行管护模式
        对不适宜或暂不适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管护的小型水利工程,由政府直接委托村集体进行管护,2018年长丰县左店乡将全乡境内17座小型水库全部委托各行政村委托专人进行管护,每年管护不低于4次,分别在每年3、5、7、9月份进行管护一次,乡政府对管护情况进行验收,合格后上报县水务部门进行抽验合格后,由市、县财政按照1:1比例给予管护经费共计17万元。实现了小型水库管护全覆盖。
        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量多面广,管理难度较大。管理工作涉及水利、农业、土地等多部门以及用水者协会、其它农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努力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统筹实施,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作者简介:
        王守国(1973—),男,安徽长丰县人,安徽省长丰县水务局朱巷水务中心站,工程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