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32719810928XXXX
摘要:建筑物渗漏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功能的使用,而且影响建筑室内装修的质量,维护非常困难,既耗时又费钱。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防渗施工质量的共同预防和治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质量管理,切实按照规定的细致施工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确保项目质量。本文分析了施工工程渗漏的主要原因,并讨论了施工工程防漏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物渗漏;防渗技术;预防措施;
1建筑结构常见漏点
(1)外墙渗漏的原因及建筑外墙面的渗漏集中表现为两方面:一为外墙面大面积的渗漏,这种渗漏主要表现在建筑物两边的山墙。二为建筑外墙面薄弱环节的局部渗漏。常见渗漏部位:框架梁下与砌体交接处的开裂、渗漏。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未能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砌体一次砌筑到顶,因重力作用,砂浆挤压下沉,砌体产生一定变形,结合部位出现水平裂缝;外墙找平层空鼓、开裂、渗漏。找平层抹灰施工不规范,造成局部找平层空鼓、开裂、引起渗水;脚手眼渗漏。外墙抹灰时,脚手眼堵抹不严或堵抹的方法不正确,造成脚手眼部位抹灰层空鼓、裂缝;阳台根部渗漏。现浇砼阳台板与墙体连接部位由于温度变形影响,造成该处抹灰层出现裂纹,雨水渗入;门窗四周填实不严导致渗水等
(2)、屋面是房屋的最上部结构,起承重、防水和保温隔热的作用,如果施工不当,就会造成渗漏。渗漏一般表现为落水口处漏水、檐沟漏水和天沟漏水等。
(3)、地下室常见的通病有:缝的变形产生的渗漏、混凝土渗透产生渗漏、连接缝产生的渗漏等
2导致建筑结构渗漏的主要原因
2.1建筑屋面渗漏
2.1.1屋面防水层损坏
由于在屋面上安装一些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等,从而破坏了原有了防水层,并且未能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修补措施;如果屋面没有保护层,同时又经常被人踩踏也可能导致防水层被破坏。
2.1.2防水层材料老化
引起防水层材料老化、疏松的主要原因的是屋面排水系统不通畅,导致雨水大量沉积,从而是防水层中的主要材料出现粉化,进而导致积水渗漏。
2.1.3防水施工方法不正确
由于防水层在施工时,未能铺至女儿墙防水檐位置以及未将防水层边口完全压入凹槽内,或是未能对各缝隙处用嵌缝膏进行封堵等原因,一旦抹灰层出现开裂则有可能导致渗水。
2.1.4屋面排水系统不畅通
屋面积水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排水沟倒坡或坡度过缓、排水沟位置过高、落水球直径过大等,此外,若屋面杂物过多清理不及时则有可能堆集于,排水球或排水沟上,致使无法正常排水。
2.2建筑外墙渗漏
2.2.1大面积渗漏。这种渗漏现象一般发生在建筑外墙的两侧山墙。在降雨量较多季节,建筑两侧的山墙会受到雨水及风压的冲击,若外墙未经防水处理,则很容易导致大面积渗漏。
2.2.2缝隙渗漏
通常在建筑结构中会用到多种不同的材料,各自的收缩性也基本不同,这就会导致结构墙与填充墙之间形成收缩裂缝,并且砌体本身也会存在一定的缝隙,而这些缝隙往往会成为渗漏的渠道。
2.2.3接缝问题
在建筑结构外墙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如果未按要求对毛刺进行处理,便会使新浇筑的混凝土和已有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部位不严密,进而形成缝隙,随着时间的推移缝隙会逐渐扩大,慢慢变成裂缝,从而导致渗漏。
2.3厨房、卫生间以及地下室渗漏
2.3.1厨房、卫生间
这两部分属于房屋中比较容易产生渗漏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防水保护层高度不够;②地面与墙面不是一次性成型,阴角处则容易发生渗漏;③管道、地漏等设施安装不牢靠或密封不实;④重新装修时导致防水层被破坏。
2.3.2地下室渗漏
引起地下室渗漏的原因较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原因:①外墙和底板的防水砼强度等级不足;②防水膜施工时不均匀或厚度不足;③止水带钢板位置不当或焊接不牢;④施工缝位置不当。
3防渗技术
3.1 屋面防渗
①严格控制防水层的施工时间,必须等基层的含水率控制在9%以下时,才可以施工防水层。②砂浆找平层必须抹平、压光,不得起砂,其强度不得低于5Mpa。③底涂前应该将砂浆找平层清理干净。④防水层可以采用2mm厚的弹性聚氨醋防水涂料,并可以在其中间设置一层玻璃丝布以增强防水层的强度,在落水口、排水沟、屋格等异性部位可设置2层玻璃丝布加强。
3.2 外墙防渗
因外墙开裂引起的渗漏,可以采用高弹性材料(比如硅酮类外墙填缝胶)填缝。为了确保填缝材料与基材密切粘结,可在嵌缝密封前放置海绵条、聚乙烯泡沫等背衬材料。因外墙收缩裂缝引起的渗漏,可以采用丙烯酸柔性防水涂料一层一层的涂敷。涂层间隔时间以上一层干燥不粘为准,若间隔时间超过24小时,那么必须用干净的水重新湿润。尽量涂抹均匀,要求反复、交叉滚刷,确保粘结密切,没有气泡。
3.3 厨房、卫生间防渗
厨房地面及离地30cm墙面与卫生间地面及离地18cm墙面用聚合物水泥基料涂刷1.5mm厚,要求地面与墙面一次成活。基层应该平整密实,转角处应该做成半径为10cm的平滑圆弧。地面应该分层找平,并向地漏设置1%的坡度。地漏以及所有的管道必须安装牢靠,地漏、孔道周围必须采用细石混凝土堵塞严实,并在其周围与找平层间预留凹槽,用油青嵌缝。
3.4 地下室防渗
要做好地下室的防渗工作就必须加强地下室结构混凝土的自防水质量控制。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有试验室经过配合比试验得出,并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采用优质、干净的粗细骨料,混凝土搅拌时应该控制其塌落度满足要求。当外墙模板采用对拉杆固定时,止水钢板必须满焊。不得采用锈蚀的钢筋,混凝土筑捣时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薄层法,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均匀,混凝土浇筑不得中断,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避免出现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该及时的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养护时间应该不少于14天。
4防止房屋渗漏的综合治理办法
4.1领导、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协调施工。
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在防渗漏方面应要求技术人员亲临现场监督施工,及时地发现并处理出现的问题。应向施工人员作全面的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知道技术要领即应注意的环节。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水平缝要填满砂浆,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的方法来保证外侧竖缝质量。上下灰缝应在抹灰前仔细检查一次,遇到未勾或沉裂的应补勾填实,沉裂缝宽度不小于10mm,另外,技术人员还应不定时抽查工人的操作,对不按要求施工的人员应严肃处理,确保不是人为故意而出现的质量问题。
4.2提高人员的素质。
认识创造一切的主宰者,由于思想、责任、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防漏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人为质量弊病。比如故意投机取巧,不按工艺步骤操作,自身技术和能力有限,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两个因素归根结底是工人的个人素质不高造成的,为了提高工人的素质,应加强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应注重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两方面。另外,应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次激发工人的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
4.3加强施工设计管理,监理监督。
首先,建议尽快制定建筑物外墙防水技术规范,以便设计和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其次,在外墙设计中应坚持遵循现有建筑防水技术规范的原则,此规范要求不论是地下工程还是屋面工程,均应强调在满足结构承载力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限制建筑物各种变形或产生裂缝的要求。
综上所述,房屋渗漏是建筑中最普遍的质量通病,同时又是防治难度很大的顽症。这种顽症难度虽大,但并非不可避免,只要在设计时足够重视,在施工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工艺步骤操作,每一个细节都要检查到位,就可以使渗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加强工人培训,积极寻求新技术和新材料也是防止渗漏现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宏艳.浅谈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5(02).
[2]马奎维.建筑物防渗措施及补漏技术[J].价科技与生活值工程.2016(06).
[3]黄春玲.探讨建筑工程外墙防渗技术[J].科技与生活.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