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及途径 马彬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马彬
[导读] 摘要:政工人才是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政工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的和谐、内部的团结关系密切,对企业稳定大局、安全生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治安保卫总队  宁夏银川  750011
        摘要:政工人才是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政工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的和谐、内部的团结关系密切,对企业稳定大局、安全生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1世纪,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革,供给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要素的创新、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而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的发展。经济层面的改革与创新,势必会对人才培养和队伍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国有企业政工人才培养要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要从供给侧改革层面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关键词: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重要性;途径
        引言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常将经济效益作为引导,然后就会出现在重视生产经营的同时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在重视产生实际效益部门的同时忽略基础性理论部门的情况。究其原因,首先,对于政工工作缺少顶层设计与深远的发展战略,长时间融入在大党建工作当中,部门工作职责不清晰;其次,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和职工所遵循的价值理念存在较大差别;最后,政工部门与相关工作人员在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缺乏良好的角色转换定位,缺乏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地整合。
        1、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1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有利于企业工作协调开展
        在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企业构建现代管理制度体系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之间不同的经济利益与不同劳的动效率对职工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政工工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真正地落实政工工作,通过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协调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在调整企业薪资结构的过程中,有效地处理和满足职工的实际诉求,使企业的每位工作人员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调动工作人员在企业中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企业在良好的秩序中经营,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2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可提升企业管理质效的需要
        企业现代化管理需要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培训、经济手段加强激励等外部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启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员工的职业潜能。从实践看,内源式人才培养和挖掘才是企业人才管理的治本之策。同时,通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员工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还可以促使全体员工统一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认识,使全体员工能够将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相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朝正确的方向努力。而政工队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和探索者,要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加强政工队伍建设。
        2、政工人才队伍培养的现状
        2.1政工人才缺乏导致队伍建设受阻
        企业以生产经营、技术类人才为最受欢迎,在人才引进渠道方面也往往比较倾向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尽管也有劳务派遣人员,但该部分人员无法从事政工工作;此外,政工岗位数量少,竞争激烈,加之,岗位转岗较为困难,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从而导致政工后续人才缺乏,阻碍了人才队伍的建设。
        2.2政工价值观存在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经济任务是企业发展的首要指标。这导致企业的领导层都将主要的精力和重点工作放在了经济建设方面,忽略了企业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这种大环境下,导致企业的政工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认知产生的偏差,在工作过程中因为担心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放不开手脚,导致政工工作开展质量较低。
        2.3政工人才投入成本高效益却较低
        由于政工人才要熟知本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管理规定等文件制度,同时又要具有较好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和写作能力等,所以要经常进行培训和学习,由此以来,导致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而从经济层面又往往收益甚微。


        3、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3.1提升政工队伍自身的能力
        企业应加大政工队伍建设的力度,尤其是增强对政工人员的继续教育,逐步提升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企业还需要定期为政工人员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逐步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首先,在每年年初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其次,增加培训方式,企业可以利用理论知识传播、形势报告等方式,使政工人员对新形势进行全面认知;再次,政工人员可以主动搜集社会上的培训信息,企业可以为政工人员提供参加党校培训、政工工作交流等机会;最后,拓展培训内容的范围,企业需要为政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如企业文化、现代技能、政治理论等,从而增强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3.2建立奖励机制促进政工人才培养
        政工人员的劳动价值无法体现,不易被认可,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来进一步促进政工工作,调动政工人员的积极性,坚持“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对企业优秀的政工人员进行宣传和奖励,树立模范,带动和引导更多政工人员,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激发企业政工人员工作的热情,进一步促进政工人才的培养。
        3.3完善政工工作的制度和资源保障
        设立专职政工工作部门,明确政工工作的职责范围。研究完善政工工作制度,明确相关工作的规范和流程,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实践,完善政工工作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管理部门的联系机制。完善对政工工作的财力和人力保障机制,建立相应的对政工工作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政工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提高政工工作的质效。
        3.4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职工坚定信念、树立改革信心,要统一员工的认识和行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有群众基础。只有工作作风转变了,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方式得到职工认同。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思想政治工作才做得下去,才有效果。
        3.5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大政工干部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媒体传输设备,利用短信平台、微博、微信等方式传输数据信息,系统整合表现、情感、环境的软约束力量,从而形成合力。努力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扩展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跟随到哪里,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充分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3.6深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解决发展问题
        高职教育发展到现在,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形成了生产实习、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出现了校办企业型、共建实体型、协同创新型等多种模式,但步入后合作时期之后,大都出现了诸如校企合作的理念在合作的后期呈现为蜜月型向平淡型转变、企业的生产环境与教学培训项目之间的差异影响实习的效果、协同创新因缺少项目注入难以为继等问题。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成为了发展的新增长点;深化合作内涵、探索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为基本原则,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共建课程、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基地,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和开展社会服务。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在课程中融入行业标准,培养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工是企业管理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政工人才培养更是企业从政治思想上践行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进程,不断强化政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思考,确保政治思想深入职工群众,也是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也是政工人员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韩桂斌.浅谈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及途径[J].科技风,2020(01):231.
        [2]刘敏.企业政工人员素质对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J].大陆桥视野,2019(11):62-63.
        [3]张瑛.浅析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实践做法[J].办公室业务,2019(15):23.
        [4]魏伟.企业政工人员素质对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J].办公室业务,2018(22):48.
        [5]宋未鸿.加强现代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J].现代国企研究,2018(20):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