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策略 王文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文
[导读] 摘要: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是建筑企业的有力支撑,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
        身份证号码:46000619870122xxxx 海南海口  570206
        摘要: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是建筑企业的有力支撑,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有了合理的工程管理模式,并且严格按照管理要求进行施工,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优化资金配制,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从而为施工企业提供更强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竞争平台。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管理策略
        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好坏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高低至关重要。我们要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自身利益,同时也要科学有效地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人员要不断进行研究,建立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1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安全管理
        在实际建筑施工中,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这一准则,时刻将“安全第一”作为生产的第一要素。在实际施工之前,要做好安全管理预防工作,将安全管理工作严格划分,具体到个人和设备。严格管控工作人员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切实保障工人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严格划分责任区,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将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纳入相应安全管理小组,建立严格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安全管理办法时,要结合相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勿以偏概全,安全管理办法要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科学有效,以此来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1.2 质量管理
        质量高低是衡量一个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质量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质量管理要始终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每个项目都涉及到质量管控,涉及面广,涉及环节细,需要我们制定严格细致的质量管控措施。在宏观上,指导质量管理工作的管控工作,在细节上,对人力、材料、施工环境和建设方案,进行分析研究,保障建筑工程高质量完成。制定科学有效的质量管控方案,积极调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建筑原料的质量管控,要严格按照其使用方法进行施工,在施工之前,还要对其进行检验,达不到施工建设标准,坚决不能投入使用。施工垃圾,例如废水废料,要严格按照其报废处理方案进行后期处理,只有做细做好每个环节,才能保证工程的高质量完成[1]。
        2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要素
        2.1 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
        就当下而言,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都不够完善,并且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发展上的阻碍,但是之所以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其根本原因还是企业自身没有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很多企业中的管理岗位都是由领导兼任,但是领导又不一定具备建筑工程管理知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难免有疏漏。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因为人员的配置不够合理,导致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而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2.2 人员素质有限
        就现阶段而言,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而这些农民工大部分素质水平都不高,因此也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专业性。虽然农民工能够吃苦耐劳,并且经验丰富,但是因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也会有些方面存在欠缺,例如缺乏安全意识和质量保障意识,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操作,而这些都提升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无法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2]。
        2.3 施工所用材料质量问题
        目前很大一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控制施工成本投入,未严格把控相应的施工材料质量。为了经济效益,使用了大量的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因此,这些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安全风险。

较多的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选购时通常会选用一些价格相对便宜的劣质材料,导致整体施工工程质量缺乏施工材料的质量保障。
        3 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良好的制度是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为了全面增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水平,势必需要构建系统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应当与工程相匹配,所以在制定期间,应当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各项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并设置健全的项目管理机构,对于施工当中的人员分配,也应当保证科学合理,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实现建设水平的不断增强。此外,施工单位在建设期间,应当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度,提高对于工作人员的约束,从而实现施工与管理规范性的增强。
        3.2 加强培训力度
        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应当更加健全,由于现代建筑工程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除了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外,还应当不断加深对于工程施工技术、设备与工艺的了解,所以培训工作的开展,应当围绕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而为了确保培训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还应当结合考核机制的建设。施工人员作为建筑工程开展的主体力量,其综合素养对于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具有明确的重要意义,但反观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现状,为了能够节约成本,提高工程施工速度,一些建设单位盲目聘用农民工等社会人员进行施工,由于此类人员缺乏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所以在施工当中难免会存在操作失误等问题,而培训工作的开展则需要有效解决这类问题,除了在日常工作当中禁止非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操作外,还应当围绕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操作规范性以及安全意识进行提高,并通过奖惩制度的建设,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约束[3]。
        3.3提高材料管理力度
        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在施工单位中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施工单位必须要满足材料质量控制要求,并且还应该控制好采购材料的流程以及材料的存放,因为在这两个环节,如果稍有不慎,材料都有可能因此而出现问题,而如果材料出现问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也就无法担保,并且材料出现问题,现场出现事故的可能性更大。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采购材料的人员进行监督,确保能够采购到市面上价格和质量都最适合的材料,货比三家,一定要选择符合工程标准的材料,如果选择质量差的材料,很有可能会危及到人们的人身安全。而管理人员也要定期对材料进行质检,在保障材料合格之后,才准许材料进场。这也是在规避风险,尽可能避免损失。
        3.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由于涉及到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建筑本身的安全,所以对于任何建筑工程来说都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筑施工管理是要严格按照最高标准来进行工程建设。在保证工期的同时,保证工程高质量完成。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我们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原料的有效利用,避免浪费,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时刻掌握市场材料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建立细致的成本责任制度,对每项质量成本进行严格管控,追本溯源。另一方面,在验收时要加强对其的管理力度。防止因监管不力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企业要建立完备的责任制度和惩戒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对不合格的施工环节进行处置,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责[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推进不断深入,建筑工程事业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虽然大量的公众需求为建筑工程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提高,不仅对建设单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加由于人员伤亡等问题的发生,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为了能够改善这种问题,提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人民居住和生活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则需要增强工程管理力度。
        参考文献:
        [1]穆哲.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微[J].山东工业技术,2019(17):84.
        [2]赵三欣.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探析[J].山东工2019(17):105+91.
        [3]徐文峰. 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J]. 科研,2015,5(31):256-257.
        [4]陈丽蓉. 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 江西建材,2014(5):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