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韩溦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韩溦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我国建筑工程规模逐步扩大,与此同时,各种深基坑工程项目逐步增多。
        身份证号码:37030319910824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我国建筑工程规模逐步扩大,与此同时,各种深基坑工程项目逐步增多。对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基础结构的稳固性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深基坑是基础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基坑深度相对较大,再加上受到基坑开挖等的影响,导致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安全风险因素。因此,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具体应用,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减少安全事故。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深基坑施工工程的开挖深度大,而且工程施工的现场环境比较复杂,所以深基坑施工工程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只有要保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总体结构的稳定性,才可以保证建筑上层结构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1房屋建筑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含义及特点
        在房屋建筑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是我国土地面积辽阔,资源丰富,存在各种类型的地形和地势特征,比如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为平原。高原和山地地形对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而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较少,为了节省一定资源,就需要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整个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这一情况下,就需要不断提高深基坑支护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创新,不断引进新技术。第二是深基坑支护技术具有地域性特征,因为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所以采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也不尽相同,应用方式不一致,这正是根据不同的区域环境而采取不同深基坑技术的特征。人员在开挖深基坑时,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周边的房屋建筑情况进行施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当前房屋建筑中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例子较多,应用范围广。其中最为常见的支护技术为悬臂式支护技术、混合式支护技术和挡土支护技术。根据支护技术的类型,又可以划分为支挡型支护技术和加固型支护技术两种技术方式。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土钉支护施工
        土钉支护技术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土钉支护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但可以保证深基坑整体性能,还有助于提高其稳固性。在土钉支护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结合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要求,合理设计土钉拉力。①根据钻机的总长合理计算出深基坑的深度。将孔洞的深度值标注在设计图纸中,为后续施工提供数据支持;②在土钉作业实施之前,需要全面进行拉拔检测,保证所使用的土钉材料能够符合拉拔要求;③在土钉支护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支护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数量、种类及水泥比例,确保其符合实际施工标准,在注浆时要保证补浆加固工作开展到位。
        2.2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测量安放支护桩的位置,施工人员采用仪器对设计的坐标进行测量,测试结果符合导线闭合测试结果那么就可以确定支护桩的位置,然后安装支护桩。按照设计要求桩基的位置一般要向外面放出10cm,并且护筒的内径要超出支护桩直径0.3m。在进行钻孔操作前,要把一定比例的粘土注入钻孔内,选取水泥砂浆的比重为1.3,在钻头比护筒低大约3m左右的时候增加冲程开始钻孔操作,钻孔过程要保证连续,并对水泥浆比重进行合理的调整。进行清孔作业,因为在钻孔的过程中很多钻渣会残留在钻孔侧壁或者钻孔的底部,这样很容易影响混凝土灌注作业,所以在第一滴清孔操作之后要保证钻孔底部泥浆密度小于1.2g/cm2,粘度小于25%。

安装钢筋笼,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焊接钢筋笼的结构,并对保护支架进行科学的设计,然后用起吊机把钢筋笼吊入桩孔内,如果钢筋笼长于5m,那么要加强对吊点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进行第二次的清孔操作,因为吊放钢筋笼的过程中,孔底部可能会有残渣,所以在吊放完钢筋笼之后要对孔底部的残渣进行检测,如果残渣厚度大于1cm,那么就要进行第二次的清孔,第二次清孔作业时通过导管,把水泥浆注入到孔底部,这样可以用水泥浆把残渣置换出来,一直到厚度小于0.5cm之后完成清孔作业。混凝土灌注作业,在桩孔的中心位置吊放导管,保证导管底部和桩孔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在0.4cm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导管和桩孔之间不会出现卡管的清孔,然后让导管在混凝土下面浸入5cm,这样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了。
        2.3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
        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也是深基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支护技术,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资金投入相对较高。在应用该种支护技术时,为保障其良好的施工效果,有关工程人员必须采取科学的施工处理方式,保障人力、材料等供应的及时性,为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提高深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如果在软土地基中应用此技术,悬臂结构范围需要控制在5m以内,再加上由于其施工效果会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地下水位的控制,必要情况下,要做好降水处理。地下连续桩施工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处理的投入相对较大。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物相对密集的施工区域内,为保障其支护效果,有关人员还需要充分考虑支护刚度、侧压承受能力等因素,使得其能够对深基坑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避免在基坑开挖以后出现的变形等现象,提高深基坑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4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
        对于柱列式支护来说,其间隔的布置主要包括2种,一种为桩与桩直接且相对密集的分布,另一种是桩与桩之间疏散的分布。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在保证施工顺利的基础上,将施工成本最大限度的降低,通常挡土支护结构都会选择柱列式灌注桩,作为连接会在桩与桩之间的空隙浇筑混凝土。施工时为了避免出现地下水将主体颗粒带入坑基的情况,都必须构建止水帷幕,通常可以采用深层搅拌、高压注浆、喷旋桩等方式。由于采用该支护方式不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振动,因此对于地下管线以及周围建筑物等的影响会比较小。
        2.5土层锚杆技术应用
        土层锚杆技术是使用垫板来对锚杆施加作用力,这样可以更好的加强锚杆的稳定性,有效的保护深基坑周边土体安全,防止土体坍塌问题的出现。土层锚杆技术可以起到有效的支护作用,在施工中首先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开始钻孔施工,然后对钻孔的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钻孔的效率,一般钻孔的速度要控制在40cm/min。其次是安装预应力筋,主要过程是把锚杆和注浆管一同放到成孔里,按照一定的要求在同时放入的过程中,要保证锚杆和注浆管之间彼此不会受到影响,保证有效的施工作业。然后是注浆,注浆采用的浆液是根据一定的要求配比的,而且对注浆的压力要进行科学设计,如果成孔开始往外流出浆液,那么要把套管拔出,等待一会后再次进行注浆。最后是张拉锁定,注浆完成后就要检验锚杆加固的强度,强度达到70%以上才算合格,然后采用跳张法开始张拉操作,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相邻锚杆之间不受到影响,这样才可以提高土层锚杆技术的质量。
        结语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想保证该技术的应用最优化,则需要预先对工程所在区域土壤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土壤质量确定深基坑支护方式,进而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保证工程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火映霞.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2):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