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主线,提升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 罗荣轩
[导读] 英语课程是小学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要:英语课程是小学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阅读是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就如何创设主线提升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希望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创设主线;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一、前言
        所谓主线指的是,在事物变化发展整个过程中的主要线索,教学主线能够促使课堂教学变得条理清晰、有效突出教学重难点。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理解力较差,再加上英语文本的篇幅与难度层次不齐,小学英语教师很难发现教学主线。面对这样的情况,小学英语教师应当从文章中找一个切入点,不断整合与优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理清行文脉络,或者根据文章的相关内容适当加入一些新内容,在最大程度上促进阅读教学效率和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主线就相当于一座桥梁,可以将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学生的思维有效连接,从而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教材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明晰与修复文本主线
        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与阅读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首先对教材进行深入地了解与梳理,整合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知识点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类,将教材中各个模块的知识与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便于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教材的功效。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在讲授AVisittotheZoo这一章节的相关内容时,应当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深入梳理,创设一条主线,并根据所创设的这条主线将整个章节的内容了解起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主线进行阅读与学习。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读前热身,渗透主线。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章的内容,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事先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关于动物园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在直观上有一个体验,同时还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身临其境体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与交流;(二)读中铺垫,形成主线。小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的中间环节,可以围绕主线进行延伸,首先向学生提问“What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zoo?”,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去阅读与思考,并积极在班级内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三)读后总结,完善主线。

教师在讲授完这一章节的相关知识与内容之后,应当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行文脉络与文章主线,并创设一些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融合课外资源,再造文本主线
        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制时间、编制板式以及编制体系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局限,教师和学生不得不被动使用指定教材。针对此种情况,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与阅读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首先树立教材仅仅是为自己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范例的意识,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已有的认知基础,将课外相关教学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如可以将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贴合的一些文章、图片以及视频等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以便于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课前铺垫,引出主线。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在讲授Thanksgiving这一章节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首先为学生搜集与感恩节相关的歌曲、图片、视频以及起源等相关内容,以此来导入新课,引出Thanksgiving这个英语单词,并对相关的英语句型及介词短语进行复习,同时与我国传统节日春节进行对比,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顺势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相关图片,这样的巧妙过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二)创设情境,植入主线。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讲授Thanksgiving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尽可能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三)合作创编,强化主线。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用所学的单词与句型进行对话训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练习的广度,给予每个学生英语对话与沟通的机会,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练习效果与练习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抓住主线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搭建一座桥梁,将文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学生内心的想法连接起来,以便于能够促进学生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的提升。但是教师切不可将抓住主线作为一把万能钥匙,而要结合学生和文本的具体情况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惠芳.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优化高年级阅读教学[J].魅力中国,2016,000(037):350.
[2]邵航宇,陆炎.在阅读中寻找突破口——浅析在小学英语高段阅读教学中渗透"意群阅读法"[J].小学时代(教师),2010,000(006):57,89.
[3]赵应燕.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阅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6,000(010):78-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