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彭冰
[导读]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落实课改目标的主战场。
        【摘要】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落实课改目标的主战场。科学的评课活动,是促进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下面就新课标下如何引导教师进行评课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评课  方法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更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体现。教师,既要学会如何上课,也要学会如何评课。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今天,大力开展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
一、新课程评课研讨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评课的关注点发生了转变,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评课问题上,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重听轻评;敷衍了事,走过场;面面俱到,不分轻重、主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缺失等等。
为此,必须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评课的观念和方法。
二、怎样评课(策略)
  1.评课的功能
关于评课的功能,概括起来讲就是四个功效:一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三是带动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四是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好的提高;五是有利于教育方向。
  2.好课的“标准”
一堂课符合哪些标准才能算是好课?许多教师、专家都有不同的见解, 但我更认同叶澜教授提出“五个实”: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她认为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他们有多少效率;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三是生成性, 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四是常态性,不少老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平实的课 ;五是有待完善 ,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追求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博大起来,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3.评课的内容
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
(1)评教学思想。即从教学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2)评教材处理。即从教学内容处理角度,评价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得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等。 
(3)评教法运用。即从教师对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用教法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4)评学法指导。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 
(5)评教学过程。即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等。 
(6)评教学效果。即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
4.评课应讲究的技巧
(1)评课要讲究艺术。要善于将批评的语言转化为建议或商榷,还要依据空间、环境或对象的变化而变通。
   (2)评课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而强调各自的特点,体现各自不同的目的。
   (3)评课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无论何种类型的课,都应从目标、过程和效果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具体评价。       
总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评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技能水平,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如何评课》顾志跃
【2】《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课》沈毅  崔允漷
【3】《怎样听课评课》徐世贵
【4】《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W·J波帕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