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动化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20年3期   作者:张钟胜 高云
[导读]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不仅要对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相关作
        摘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不仅要对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相关作用内涵进行充分掌握,而且在其实际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过程中,要对其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随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不断优化,相关人员在做好现阶段的工作时,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以此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方法不断强化的时代大环境下做到与时俱进。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低压配电系统;应用
        1导言
        供配电设备作为用电的基础设施,仅仅依靠传统的安全检测手段,事后检修和预先设定周期性定期检修都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用电安全和用电质量的保证。因此,应大力促进电网智能化建设,以提高电力的可靠性、城乡供电能力及供电安全水平。配电设备的在线监测及状态检修是配电网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监测即是通过在配电设备上装设各种检测仪表对配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连续的自动检测,通过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诊断,最终做出检修意见。
        2低压配电系统的概念
        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链式、放射式和树干式,其中链式配电系统是指在一条线路中有多个分配电箱相连接,其中没有分支,成本较低,多用于电缆线路的铺设,但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例如发生故障时,链式配电系统会直接影响着整个电气设备的用电,安全性较低,因此只能应用在用电要求较低的设备中;放射式低压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电源作为总配电箱,将配电分配给每个单独的分配电箱,展开独立工作,互相不会对彼此产生影响,即使其中某一个电箱发生故障,也不影响其它配电箱的运行,但是放射式配电系统虽然有着较高的安全系数,但是线路较为复杂,因此应用于较大型的公共场所较多;树干式配电系统是指使用一条主干线将总电源和分电箱之间相连接,不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施工过程相对简单,但是若是主干线发生故障,会影响整体的用电,安全性较低,只适用于对用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所。
        3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分析
        3.1工控机
        工控机(IndustrialPersonalComputer,IPC)即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及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工具总称。在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中,IPC的主要作用是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内部新路与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在实际的应用中,IPC具有可靠性、兼容性、实时性和可扩充性等性能优点。首先,其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各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然后,在系统的后台对帝业配电系统进行控制、监测和系统数据的存储,在进行以上工作的同时,其还可以对相关的系统数据进行全面管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工控机一般通过人机阶段对相关的画面进行直接显示,简化操作流程的同时,实现了遥控信息对现场各项流程和具体从枣庄的监督与记录,可以详细掌握低压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对于在低压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可以及时发出劲爆,对低压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积极性的促进作用。
        3.2通信网络构架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通信网络构架一般会采用分层式的树状网络构架,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通信网络构架与构架之间的联系一般由SPTS双绞线或者RJ45信息插座进行链接,对于各个通信网络构架的管理一般是使用抽屉式的开关柜或者集线器进行管理。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通信网络构架通过与现场总线的连接,在简化网络拓扑结构的同时,对提高自动控制系统的通信质量有积极作用。
        3.3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
        数字式的电力测控装置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可以对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相关参数的具体数据进行测量,对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关量进行实时监测,这样在提升运行安全的同时,可把电力自动控制装置的耗电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不必要的耗电和浪费。除此之外,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在通过对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继电器地控制在增加电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3.4IEC61850通信协议
        现阶段的电力控制系统一般都会采用IEC61850通信协议来实现系统的无缝隙搭建,对于协同控制系统内部的各项控制装置、电力自动化仪表和外部低压配电系统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通过实例研究可以发现,IEC61850通信协议具有带宽高、维护简单、兼容性高的优点,在低压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实践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4低压配电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4.1监测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融入环境快的优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通过信号采集模拟对低压配电系统实时监测和无线监控,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健康运行有积极性作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控中心对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为电力系统的健康运转提供技术保障。除此之外,在运行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进行数据的优化,为服务提升提供技术保障。
        4.2报警与控制
        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控制,而且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和运转需求进行报警。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可以根据运转需求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控制,在远程控制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控制需求借助远程控制保护器和断路器维护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检测,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让电力工作人员远程进行配电系统的维护,而且改善了配电系统维护的工作环境,节约了这项工作的人力投入,对提高配电系统维护工作的工作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提高低压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措施
        5.1优化材料和设备
        材料和设备是构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不仅对后期系统的应用寿命有较大的负面要求,而且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配电系统的材料设备的稳定性要求高于一般民用材料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在保障材料质量的同时,优先选择节能型材料和可降低系统能耗的材料。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有安全证书的新型材料或者高科技产品,作为提高稳定性做出贡献。
        5.2合理建设低压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故障发生率的大小有直接影响,在实际的操作流程设计和确定过程中,要在保证运行效率的前提下,使操作系统简单化和便捷化,在便于系统运行操作的同时,降低操作难度。除此之外,在进行低压配电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吸取过往的经验,为处理故障设置专门的快捷渠道,提升发生故障时对各项故障的解决效率。
        5.3合理规划电网
        电网规划是低压配电系统建设过程中电能供应效率的根本,因此,在电网的规划过程中,要避免使用低压分支线路,在降低输电线路损耗的同时,为提高线路电能供应效率做出贡献。在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在电网内部出现迂回供电或者不合理供电的方式,线路的能耗小对于提升电能的利用率有积极作用。
        6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辅助低压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功效发挥方法进行不间断的研究,降低低压配电系统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为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向荣华.浅析自动化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21):191.
        [2]戴芬良.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4):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