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20年3期   作者:雷东
[导读]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之下,电力自动化系统应运而生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之下,电力自动化系统应运而生,它能有效的解决居民电能浪费的问题,在根本上进行电网性能的控制维护。文章通过对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分析,阐述了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具体原则,最后提出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为推动我国电网自动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配电网运行;应用分析
        1电力自动化系统
        1.1自动化
        简而言之,自动化它是一门综合性的信息技术,主要融合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工程、电子学、自动控制等等。主要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主导,通过机械电路等的操作完成既定任务,解放人类劳动,实现工业革命和跨越式发展。
        1.2电力自动化
        电力自动化主要是为了帮助电力实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它能够实现电能的快速转化和传送,全面提高电力运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电力自动化它并不是一挥而就的,为了顺利实现自动化目标必须要有相关的基础设备以及计算机硬件的支撑需要基础的硬件支持,电子电力器件才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电流的快速切换和开通。除此之外,电能是实现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例如:常见的有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等等,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来说,不同的场合都有着不同的使用需求。相关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有配电器、变压器、电量表、变频器等等,能够实现基础的电能转换。除了硬件设备的支撑之外,完善的软件系统构建也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可以对电力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整合,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便人们的使用,从而实现各个环节的稳定调节,能够将运行效果及时的反馈给指挥中心。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数值大于给定值,指挥中心能够有效地调整输出值。
        自动化控制离不开反馈环节,它能有效地进行数据的监控和改良,确保输入数据,使实现输出数据的动态平衡,它和单个自动化功能相比,是更高一层次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各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调节,而且能够实现各子系统的稳定,能有效地进行用电量和供电量的结合,在某一时段,如果该用户用电功率达到高峰值。该系统会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用户的供电量,在进行电力系统管控中,它能服务于整个国家电网,还能有效地应对外界因素的干扰。
        2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之下,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地方便人们的生活,避免电力过高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应该做好电力系统安全性防控工作,降低电力不安全给人员产生的伤亡。在进行自动化系统管控过程中,应该以安全性为主,全面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一方面,它能够有效地确保用电高峰不会出现断电的情况,全面提升供电质量,给使用者带来源源不断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配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以安全性为主,能够在紧急时刻进行立刻断电,全面确保人员和设备的用电安全。
        2.2 可靠性原则
        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还需要严格的把控可靠性原则,能有效地降低电力系统存在的故障,确保用电的可靠性。需要做好设备可靠性的管控工作,例如:常见的开关、网络设备等等,还需要做好网络通信设备可靠性的控制。如:子站、主站、常见的通信介质。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配电网线路网架的安排布局,全面提高电源系统配电网线路网架布局的可靠性。与此同时,在进行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方案选择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结合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要求,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充分发挥配电网自动化的最大效益【1】。


        2.3与时俱进原则
        自动化电力系统在运作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把握与时俱进的原则,做好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工作,现阶段自动化信息系统逐渐的和网络计算机进行融合,它能有效的防止黑客的攻击,防止病毒的侵入,这时需要建立防火墙,做好密码设置,采取高效的防护措施,不断更新自动化系统,实现自动化系统智能化、集成化的发展【2】。
        3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仿真技术的应用
        配电网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做好电网危险源的分析工作,在仿真技术使用过程中运用自动化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作业人员及时的掌握操作技能,全面提高人员的操作水平。与此同时,它还能全面确保电网作业人员的安全性能,保证系统运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建立标准化的执行方案,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更好地和电网进行合并,扩大电网的使用范围【3】。
        3.2自动化馈线技术的应用
        馈线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系统应用过程中,一方面,它能够全面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馈线自动化技术更是配电网自动化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自动化馈线技术主要是指系统在运作过程中,在用户的用电设备和变电站之间设置馈电线路,能够实现事故状态下的故障检测,实现故障转移,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供电的恢复。另一方面,自动化馈线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数据的测量,实现用户检测,全面提高系统的优化功能,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中的自动化馈线技术能及时的解决系统存在的故障,做好检测信息的判断工作,迅速的做出保护动作,将故障缩小在可控范围之内【4】。
        3.3数据化分析中的应用
        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智能化建筑、自动化电网等等成为人们热点关注的话题。自动化在各个行业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电网配电应用过程中融入自动化元素,它使得数据化和互联网的应用更加广泛,促使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更加灵活,能够实现远程操控,及时的对事故高发段进行监管。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自动化仪表及时的检测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做好电料的电量的调配工作,如果电压偏低,需要将数据及时的反馈给指挥中心,这时能够增大电压值,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现阶段在进行用户用电量计算过程中,可以使用自动化系统改变传统人工抄表存在的弊端,由于人工抄表准确率不足,容易出现误差,当居民或者是小型用户发生故障时,这不仅浪费远程检修,不仅浪费用户的时间,也严重的损耗电力企业的人力,物力成本。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可以建立自动化的故障处理平台,在此平台上,用户可以填写故障原因,做好故障的分类工作【5】。
       
        结语
        综上所述,在配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应该融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一方面,它能全方位的提高电网故障诊断效率,实现系统自动化发展。另一方面,它能有效地预防电力故障产生的危险和损失,防止网络黑客的攻击,在社会工业的推动之下,城市文明建设不断加快,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电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为了充分发挥电力资源的使用优势。可以在电力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可以融入智能化、安全化的元素,推动我国电力系统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郭健羽,李欢.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4):162.
        [2]谢映宏,李蔚凡,许永军, 等.基于B/S的分布式配电网运维系统设计与实现[J].云南电力技术,2020,48(1):38-41,51.
        [3]章兵,梁磊,钱自桂, 等.基于电网GIS平台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8,(20):132-133.
        [4]张颖1.探究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J].名城绘,2018,0 (7):596-597.
        [5]王升波.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智能配电网建设相关问题研究[D].江苏:东南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