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智能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宜居建筑的代表作。在智能建筑中,智能化的实现基于众多电气技术的支持,建筑的高性能,与高水平的电气技术应用密不可分。随着电气技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更多的电气技术应用于建筑中,促使建筑迈向更深层次的智能化。本文在此介绍智能建筑特点、电气技术应用情况,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技术;智能建筑;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升,智能建筑出现并获得广泛关注。现如今智能建筑数量不断增多,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筑使用体验不断迈上新台阶,安全性、功能性都有明显提升。电气技术具有综合性能,并且涉及较多专业的技术应用,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研究建筑中合理应用各种电气技术,完善建筑功能性、提高安全性的方法,促进电气技术进步、建筑行业发展。
1 智能建筑特点
和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有明显优势,其具有以下特点:
(1)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内涵容量大,应用了众多高新技术、设备。
(2)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适应各种要求。一是智能建筑本身可以适应变化,一些智能房间采用了活动设计,使用活动楼板,室内空间可以根据使用者意愿灵活变化,原本的大开间允许按需分成小隔间,能够满足各种用户需求。二是智能建筑管线设计也具有变化功能,可以按照用户需求调整管线。
(3)具有一定节能效果,能源利用率高。通过电气技术控制,可以进一步优化电气设备运行,使电气系统运行更加经济、可靠。例如,在智能建筑中,空调系统可以使用焓值控制,从而实现启停控制最优;可以将自动控制和各种节能优化控制技术相结合,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获取长期效益。
(4)因电气系统间的配合催生了一些新功能:①将建筑管理与远程通讯相结合,从而使用户可用使用电话对室内电气设备进行控制,例如调节温湿度;可以获得室内的实时温湿度;能够设置运行情况,可以设置能源使用情况通知;在出现异常时进行报警;控制空调、照明设备的启停。另外也可以建立管理中心,借助外部网络,实现对社区的集中监管。②办公自动化相结合,可以使区域网路上的电脑、工作站获得管理信息。可以执行预约管理,例如会议室准备召开会议,可以预约空间、空调机启停时间。另外也可以将管理系统所统计的能源利用量和财务管理系统连接。③远程通讯与办公自动化的配合,可以使建筑从封闭式的信息孤岛发展为广域网节点。
2 电气技术实际应用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有广泛应用,通过电气技术的有效应用,建筑才能实现智能化,为用户提供各种基于电力的现代化功能。
2.1安保系统中的应用
建筑安保系统一般分为三部分: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以及防盗报警。视频监控,是在各个待监控区域安装专业摄像头,通过摄像头获取图像信息,实现对目标区域的监控。可以通过大量的监视器,实现对区域范围内的无死角覆盖,形成监视网。在智能建筑中,设有监控中心,借助光纤、电缆,可以接收监控画面,之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监控画面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排除安全隐患。出入口控制能够实现对人员进出的监控,利用电子锁,可以实现对出入口的实时监控,可以发现闯入的可疑人物,并采取相应措施。通常当可疑人物进入警报区或者出现安全隐患,系统警报就会响起,通知相关人员处理,可以有效预防事态恶化。
2.2变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变配电系统,可以检测智能建筑中的各电气系统电压情况,确认用电情况有无异常,以确保智能建筑各项功能可以实现。变配电系统能够自动控制各个开关,对电路实际用电功率以及电流情况进行监控,可以预测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并能够提前准备,在突然停电时能够借助电气技术控制紧急发电系统开始工作,确保智能建筑内电子设备保持正常运转状态,满足建筑使用者需求。
2.3电梯系统中的应用
根据有关规定,六层及以上建筑需要设电梯。现如今中、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是必要设置。在智能建筑中,电梯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高层建筑,尤其是智能楼宇,对电梯的自动化水平以及整体性能的要求更高。电梯系统属于智能设备组成部分,由中央计算机对其进行统一的监控、管理,和处于统一系统内的各式设备协调工作。
不过实际工作中,尽管通过中央计算机进行管理,但是电梯也会出现按键失灵等问题,甚至出现坠落事故。要实现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提高相应电气技术应用水平,在电梯机房内可以设一条独立接地线妥善接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
3 电气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3.1经济实用
应用更多电气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智能化程度,但实际工作中不止要保证技术应用科学性、应用质量,也必须注意成本问题。现代电气设计应尽量合理简化,使用新式技术也要注意是否真的具有足够的性价比,技术是否成熟。选用的各种电附件、电缆线等也应体现经济性、实用性。实际工作中,应合理控制造价,但也不能过度削减投资,不可为节约而采用不合格产品。
3.2重视电气设计
智能建筑重视整体功能性,由于智能建筑有众多功能要求,并且有大量的内部设施,要确保整体性能,实现总线控制并非一件易事。要了解各系统设备特性、功能、运行方式,设计中坚持实事求是,避免盲目自大或者过度求全求新。假如设计存在问题,成本会难以约束,建筑用电隐患也会增加,维护频率提高,且施工、维护也会遭遇很多困难,进而导致成本上升,资源浪费。要提高电气设计合理性,就要从建筑实际需求出发,灵活选择电力系统、相应设备、适合的电力技术。通过合理设计,确保系统可以长期正常运转,降低后期管理负担。
3.3重视电气技术应用质量控制
要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核与校对工作,必须保证电气设计方案适合本建筑,并且数据准确无误,防止因设计不够严谨导致施工、管理难度上升甚至无法执行;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电气施工相关规范进行操作,要确保所用的设备、电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且要严格按图施工;在交付使用后,应安排专人做好电气系统的维护与调整工作,确保电气系统稳定运行。使用者也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合理调整电气系统。
4 发展中的问题
(1)建设前往往有很高期望,但实际设计与施工质量均难以满足预期。从当前智能建筑建设情况来看,常设定高智能建筑标准,其电气智能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建筑功能、规模等方面的智能化要求,并且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撑。设计、施工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由于智能建筑出现时日尚短,所以相关人才缺乏,设计、施工常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智能化系统集成性,出现监控配置不当、控制精度低等问题。
(2)物业管理队伍技术人员比例低,队伍整体专业技能不足。很多管理人员技术不足,管理能力不足,导致一些设备故障率很高,影响了人们对智能建筑的感观。迫切需要提高物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能力。
(3)重建设,轻运营。这是智能建筑常见问题。很多业主、物业没有足够管理意识,对智能建筑维护的重视程度不足,从而使智能系统建成后很快就难以发挥全部功能。
(4)各地区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不同地区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水平不同。
(5)控制系统集成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很多智能建筑管理系统采用了进口设备,不过因各种原因,很多设备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
5 结语
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的一大发展潮流,也是被社会各界期待的新事物。如今,各种电气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智能建筑中也应用了更多的电气技术,促进了建筑整体使用体验进一步上升。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在确保技术先进的同时也要注意经济性、是否节能等问题,保持良性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张宇.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3):35-36.
[2]林志浩.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2):110-111.
[3]罗跃漠.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建材,2020(01):56-58.
[4]武欢.简析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J].南方农机,2019,5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