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环境问题成为现阶段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保护工作是建立在环境监测基础上的,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和评价环境现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从中可以发现环境问题找出根源。本文笔者就当前环境工程中的环境监测质量问题展开探讨,针对现存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环境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措施
引言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中尤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能够为环境监测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现今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还有很多的不足,其监测技术也不全面,有的还比较落后。因此,对其质量管理的方式重点探究,提高其监测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本文针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探讨高效解决方案,以此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和环境保护工作效率。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
环境工程工作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非常重要,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环境监测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预测,根据预测、监督情况,对污染源进行治理。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需要专业的团队和技术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观察、分析、监督、监测,并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从而无法完全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
2.1质量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经过不断探索总结,环境监测工作也越来越规范化,也有了质的飞跃,在试验过程中管理制度也越来越趋于完善,出现了包括空白、密码样、平行样、加标回收测定等质控手段,然而,环境监测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范围广,跟不断优化的监测技术以及不断扩大的监测领域相比,质量的管理制度也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管理环节有明显的漏洞,数据的准确度得不到充分的保证,这就要求持续优化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质控手段等内容。
2.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起步较晚,尽管当前有很多第三方监测机构,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专业的人才还是比较缺乏,这是造成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的直接原因,素质与能力都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需求。在具体工作中,很多管理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抽调来的,大部分都不具有专业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能,更没有从业证书。
2.3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有待加强
环境监测机构在通过资质认定以后,就很容易产生管理松懈的情况,降低了质量管理力度,这就导致后续的质量管理工作始终处于被动运行状态,工作沦为一种空泛的形式,缺乏实效。加上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对该项工作的开展不够重视,不能监督相关岗位始终如一的认真工作,就削弱了监督的作用。
3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建立并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监测质量的保证来自于一个具有完整性和科学性的管理体系,就监测工作的每个环节、各部门工作、实验条件和环境以及各岗位工作者的能力制约,还停留在过去由环保部门承担企业监测的思维定势中,没有积极作为。今后要做到的是,利用多种渠道加强企业自行监测方面的宣传,让企业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让企业转变观念,自觉自愿开展监测。此外,还要依托必要的行政手段,将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完成情况作为一项考核指标,不仅对企业进行约束,同时也可纳入政府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多管齐下,提升企业开展自行监测的积极性、主动性。
3.2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人才培养
现代化的环境监测工作表现出了极强的技术性、综合性特征,在监测对象不断增多、所涉及领域持续扩宽的情况下,促进监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要求企业不断引进高水平技术人才。企业对国家质量监测方面的标准和政策要及时地进行熟悉,加强与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条件,建立起优势,不断优化监测的软硬件基础,提升监测质量水平。此外,单位还要坚持做好员工的岗前培训、技能培训、专题进修等工作,帮助工作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掌握最前沿的监测知识、深入接触相关的行业标准与规范等。
3.3明确环境监测质量的目标和内容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对环境的采样、运输、保存、分析、数据整理等等,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员工的工作效率与监测技术水平都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环境监测质量的目标就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能够为环境监测带来可行性依据。监测质量结果与实际环境相差不多可以确定其更为准确。监测质量结果要确保其重复准确,才能达到可参考数据标准,其代表性可以从测量的地点与时间上决定,以一定的周期时间定时完成样品分析,并取其平均值以确保其完整性。
3.4以提高科研力度为目的及时更新设备
环境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涉及到许多科研技术,不同污染物品在不同温度、地区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其环境监测的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其检测质量的技术水平,并利用高科技监测设备对其污染程度进行检测。当前我国检测设备达不到高科技水准,对此,应该以提高科研力度为目的及时更新设备,设备技术水平越高,对于环境污染的监测水平也越为准确,不同污染源在不同环境下的污染程度都需要不同设备对其进行检测,对此,要研究并更新检测设备。
3.5构建现代化环境监测网络平台
信息化时代,环境工程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问题日渐严峻,加大力度进行环境工程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发展战略方针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但是从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情况来看,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面虽然有所成效,但是与环境工程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强化现代化环境监测网络平台,尤其是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通过构建全面、严谨的资源信息库,为环境监测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网络监测平台具体包括: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与数据构建、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环境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3.6提升质量管理意识
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管理层和工作人员质量管理意识不强、在工作中态度不负责等问题,进而对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为扭转这种局面,要求从提升管理层的意识入手,鼓励领导者发挥带头作用,做好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和协调,使得质量管理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使员工重视该项工作。
结语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工程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质量管理,可以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而为环境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数据分析,以确保环境工程建设科学、有序进行。随着我国环境问题日渐严峻,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质量监测管理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旨在助力于我国环境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梦涵.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应用.科技经济导刊,2019(15).
[2]杨墩.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环境科学导刊,2019(S1).
[3]范思思.国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研究.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