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将对建筑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围绕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这几个方面内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通病;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增加,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也在增加,并且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是一种工程复合材料的总称,通过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通常用于土木结构建设。混凝土的质量尤为重要,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
2.混凝土现状典型质量通病分析
2.1混凝土拌合物分层、离析、泌水
分层主要表现为水泥浆上浮、粗细骨料下沉聚集,上浮的水泥浆与下沉的骨料明显分离,其形成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拌合物中含水量过大;离析主要表现为粗细骨料相互分离,其形成主要原因是水泥浆粘结力不足,细骨料不能嵌入粗骨料缝隙中;泌水主要表现为水分直接从骨料中流出来,混凝土保水性不好。混凝土分层和离析主要在运输过程中显现,泌水在混凝土运输、泵送、振捣过程中均可发现。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不达标,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好,龄期后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2蜂窝麻面
混凝土拆模后,在混凝土构件表面呈现面积大小分布不均、深度不同的坑点,大体为蜂窝状,所以又被成为蜂窝麻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①混凝土质量不合格。②浇筑混凝土时不合理的分层以及振捣不及时或不到位,导致混凝土中的空气未能排除干净。③模板拼缝不严,漏浆。④提前拆模,混凝土水泥浆粘连模板。
2.3构件漏筋
构件漏筋主要表现为构件中的钢筋为完全包裹于混凝土中,构件拆模后少量或部分钢筋暴露于空气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钢筋保护层太薄或没有。②模板拼缝不严,漏浆。③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密实。④混凝土坍落度太小且分层太厚。
2.4构件开裂
混凝土开裂主要有表现为和裂缝,裂纹是由于混凝土失水太快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的龟裂裂纹。龟裂裂纹对结构物无影响,在施工中可以不考虑;裂缝宽度超过0.2mm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有贯穿裂缝和非贯穿裂缝。其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有:①塑性收缩引起。②环境温度引起的:混凝土浇筑后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尤其大体积混凝土体表与环境温差影响更大。③水泥前度太高引起水化热过高。④塑性沉降引起的。⑤模板支架不稳,地基及支架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引起沉降导致混凝土开裂。
2.5混凝土强度不够
混凝土强度不够可以分为混凝土早期强度不高和混凝土龄期强度不足。混凝土3d和7d的强度不高,主要是配制混凝土的水泥强度不够或粉煤灰等掺合料过多,外加剂或缓凝剂掺量过高;混凝土龄期强度不足最常见的是养护不到位或没有进行养护。
3.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是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房屋建筑质量以及提高建筑企业施工效益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合理的模板施工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质量以及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因此,为了确保建筑房屋施工保质保量完成,必须做好模板制作,即只有做好模板,才能确保后续施工质量达标。模板的制作必须按照房屋建筑的结构确定相应模板规格,在拼接过程中要防止漏浆或变形。如在阴角和阳角模制作过程中采用钢制角模,并且与相邻的墙模板企口搭接。
3.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质量对建筑物质量影响较大,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在不同位置略有差异,如在楼层梁板浇筑时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浇筑,并从施工段长轴开始平行推进至另一侧,确保浇筑过程中梁下部混凝土的密实性,需进行振捣处理。若在墙体部位进行浇筑,先将墙体表面浇水充分湿润,采用泵送方式将混凝土直接灌入墙体,浇筑时采用连续浇灌方式,间隔不得超过0.5h。地下室外墙浇筑时采用同步流水浇筑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法从一侧向另一侧浇筑推进。
3.3钢筋搭接技术
钢筋搭接技术可分为钢筋焊接和钢筋机械连接两种方式,钢筋搭接质量对建筑物的承重能力等影响较大,直接威胁着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因此,必须做好钢筋搭接,尽可能避免搭接裂缝等问题出现。常见的钢筋焊接技术包括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弧焊、气压焊、埋弧压力焊;钢筋机械连接包括径向挤压连接、轴向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
4.混凝土质量控制
4.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及制备质量
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水、粉煤灰等,为了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购买材料时,要选择质量符合高层建筑使用标准的材料,对水泥、沙子、骨料以及外部添加剂等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另外,必须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调配混凝土,若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出现裂缝。最后,应按照顺序将这些材料投入搅拌机械中进行充分的搅拌,避免因搅拌不充分造成混凝土不均匀。
4.2控制模板质量
进行模板施工前,必须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模板的刚度和强度必须与工程要求相符合。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整个模板安装的紧密性。
4.3控制钢筋质量
管理人员要熟悉各种类型的钢筋规格,并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对钢筋进行严格的检查。在钢筋加工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按照图纸以及规格对螺纹钢筋进行加工。如果钢筋出现易碎或不能焊接的现象,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对钢筋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查,并禁止同批次钢筋继续投入使用。管理人员应经常对现场进行监督,如果发现问题,要进行及时的纠正。
4.4控制混凝土质量
首先,必须保障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其次,材料的配比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以及耐久性的要求进行准确试验。此外,混凝土后期的养护也非常重要,如果混凝土处于温度较低或者干燥环境中,非常容易造成混凝土裂缝问题,因此,应合理确定拆模时间,脱模后,应使用一些保护性较好的隔热材料进行保护,以防止混凝土结构直接暴露于低温环境中而产生裂缝。在夏季,面对阳光的直射,根据现场需求进行洒水养护,或者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覆盖隔热层,减少由于温度快速变化而对混凝土造成的不利影响。
4.5建立和完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
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首先应建立并完善施工管理体系,这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存在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项目,应由总承包企业制定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并严格要求施工分包单位严格按照该制度的要求进行施工。另外,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监督,只有掌握各种不同的技术要点和技术细节,并且要求施工工艺达到施工标准,才能更好地控制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原材料的选取、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施工过程及养护影响到整个建筑项目的使用寿命,因此要及时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以不断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宾.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7):156-157.
[2]张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