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疫情下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期   作者: 郑宏晔
[导读]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各个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要: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各个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我国金融市场上半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整体处于放缓的趋势,但是从长远来看,此次冲击必然是短暂的,在疫情过去之后,之前被抑制的需求会出现反弹的迹象,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回暖”。对于金融市场来说,疫情之后,大部分企业出现贷款需求,货币的流动性增强,金融业务以及金融产品的需求同样增加。因此,本文就疫情之下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究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发展。
        关键词:疫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
        引言
        自春开始维持将近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的零售业以及旅游业和餐饮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市场资金蒸发,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受到抑制,金融市场同样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通过历史对比发现,在亚洲流感和MERS等全球性疫情的影响下对金融股市的影响一直是较为微弱的。但是在疫情爆发期间,许多国家都采取了针对措施,比如停止入市、禁止人们参与集体活动等,这些活动并未对金融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但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率高、致死率高,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会产生怎样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探究。
        1 疫情之下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为了避免金融市场出现大的波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向一片良好。同时,新冠肺炎波及全球,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动荡。尤其是近些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又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进一步的波及。在国际形势的影响之下,我国金融市场整体较为稳定,在货币市场上人民币是表现最好的货币,呈现稳中有升的状态。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并不会直接改变我国金融市场稳步发展的趋势,这背后与我国的强大支撑有分不开的关系。从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是金融市场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而我国金融市场之所以能够抵抗国内以及国外带来的冲击,主要原因在于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当中,我国政府出台了强有力的支持政策,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短时间之内掌握控制的制高点,展现了中国速度和我国金融市场稳步发展的信心。从长远来看,我国在应对金融市场冲击上,制定出高度灵活的宏观政策,并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情况。同时,我国的金融企业在疫情期间,约束和规范自身的服务,并开通线上金融服务,提高信贷服务标准,并积极改变业务来应对此次危机。
        2 疫情下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2.1 疫情对经济影响短暂,疫后或迎来爆发
        在疫情期间,我国金融市场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在疫情之后可能会迎来需求爆发,呈现集中反弹的趋势,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减轻金融市场的压力,并积极参与市场活跃市场活力。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在疫情结束之后,部分企业会增强贷款需求,货币的流动性增强,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需求呈现小幅爆发。
        2.2 为中小金融企业提供机会
        疫情给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恐慌,使得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产生影响。对于中小金融企业来说,疫情过后是中小企业将会迎来挑战的机会。

品牌形象以及消费者的信息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在疫情期间,如果企业的社会表现和声誉可以得到提高,提高投资者的投资信息,将会增加企业的机会,实现飞跃式发展。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金融企业加强信贷力度,放宽个人信贷条件来规避的流动性的问题,降低金融危机。但是金融企业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造成的宽松借贷问题,在疫情之后可能会引起违约风险的提高,给资产质量带来隐患等。
        2.3 金融储备丰富
        在疫情期间,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是在调整股市和汇市之后,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实现平稳运行。金融市场短期的冲击是暂时的,可以快速调整过来。金融市场产生波动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情绪,这些都会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一些冲击,但是实体经济才是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根本原因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当中,一些积极因素正在增多,经济韧性增强,并形成促进金融市场稳步运行的关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我国在2019年的企业效益,呈现结构性改善的模式,高技术制造业以及新型产业保持增长状态,私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处于同步增长趋势。从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情况来看,近些年来,为了降低金融风险的几率,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韧性增强,抵抗冲击的能力也同步增强。从金融储备的政策来看,我国有信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市场可能造成的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金融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多条措施,提供低成本专项贷款资金,投放大量的流动性资金。其为抵抗疫情对金融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我国将政策的重点放在货币政策上,持续推进稳步卡宽松的金融政策,加大调控力度,采用“宽货币以及宽信用”的组合,加大基础货币投放,采用定向降准的方式,提供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快社融增速。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表现来看,恐慌性金融市场正在过去,各个金融部门的金融活动逐渐正常,对全面金融市场的冲击基本上处于可以控制的状态当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既然是金融市场,就必然存在风险以及有涨有跌的情况。在当前我国实体经济稳步发展不变以及金融政策储备丰富的背景下,金融投资人员应当保持理性情绪,冷静地看待市场,秉持科学的投资理念,避免非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和影响。从近期我国金融市场的表现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过去,世界范围内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是暂时的,这是阶段性的,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还应当时刻关注新冠肺炎的影响,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监管和监测,同时做好风险准备,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促进金融市场的平稳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帅,张友祥.实体企业金融投资收益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0(03):40-48.
        [2]王慧.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07):26-27.
        [3]李强.浅析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趋势[J].人民论坛,2019(24):94-95.
        [4]杨杰,何金宝,张立中.互联网环境下消费金融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13):135-136.
        [5]彭镇华. 我国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