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时事政治: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8期   作者:陈长梅
[导读] 高中政治作为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摘要:高中政治作为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时代发展,关注时事政治,将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本文对时事政治教学对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时事政治促进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此来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效课堂,手段
        引言:高中新课标中对政治课程的性质有着明确的定义:“引导学生结合与自己相关的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并通过学习和实践拓宽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知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时政知识和理念,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并与教材中的政治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利用时政热点分析和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
        一、时事政治教学对于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作用和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
        由于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影响,在进行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时往往都是照本宣科,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讲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枯燥无趣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也逐渐降低。政治是一门贴近生活和时代的学科,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的话,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结合时代发展引入时政热点,可以带给学生新鲜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有利于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补充和丰富
        高中政治教材更新换代的速度往往追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所以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引入时事政治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延伸。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课本之外的时事热点,让学生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学会用宏观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政治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
        (三)有利于提高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
        要想推动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就必须主动关注当下的时事热点政治问题,经过筛选之后与政治教材相结合,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专业素养。只有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才能真正做好时事政治的融入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专业的政治教师。
        二、高中政治运用时政材料进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课时安排少,引用时政时间受限
        面临高考这个重要的转折点,高中学生所有课程的学习往往都很繁重,加上政治又是副科,课时一般都分给了语数外三大主科,所以政治课程的课时安排是较少的。由于时间有限,再加上教师还要保证学生的政治考试成绩,所以教师教学往往都会选择以教材中的内容和知识为主,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很少有时间去引入时政材料,导致学生缺少自己分析和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时政选择不当,不能实现有效的融合
        不是所有的时政材料都适合引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教师在选择时政材料时往往缺乏整理和筛选,都是一些碎片化的内容,不能构成系统和体系,导致时政材料融入的有效性降低。而且教师在选择时政材料时很盲目,没有紧贴政治教材内容,也没有选择和教材内容关联度高的时政内容,无法发挥时政材料的真正价值。
        (三)学生对时政关注度低,缺乏明确认知
        大部分高中学校都是封闭式管理,学生一般很难接触到网络,无法对当下发生的一些时事热点进行了解和关注,久而久之,学生对时政关注度逐渐降低,此举非常不利于时政时事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同时,学生由于缺乏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对时政时事引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缺乏一个明确的认知,接受度不高。
        (四)过于关注成绩,评价方式过于功利化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考试的分数过于重视,平时习惯死记硬背,通过题海战术来掌握解题的规律,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被严重忽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政治课程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政治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这种功利化的评价方式非常不利于时政时事引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发展。
        三、利用时事政治促进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教学手段
        (一)将时政热点归类整理,保证时效性、准确性、针对性
        不是所有的时政热点都适用于高中政治的教学,所以教师在引用时政热点时一定要对其进行归类整理,提高引入时政热点对于政治教学的针对性。同时由于时代发展变化迅速,所以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引入时政热点时,还要注意其内容的时效性,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点,时政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和认识,所以教师在引入时政热点时一定要做到严谨教学。
        比如在讲解《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根据政治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在学生对本节内容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给学生提供一些当年国内外关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新闻或者时事等等,帮助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加深理解。
        (二)选择与教材内容关联度高、贴近生活的时政材料
        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还是要以教材内容教学为主,所以教师在选择时政材料时一定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与教材内容关联度高的时政材料进行辅助教学。运用时政材料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祖国发展的良好品质和习惯,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品质,增强政治认同感。所以在引入时政材料时一定不能脱离我们的生活,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感悟,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运用能力。
        比如在讲解国家领土主权、安全、利益这节内容时,教师在讲解完教材中的概念知识之后,可以引入“钓鱼岛事件”有关的时政材料,这件事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对我们的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通过对这件事情的解读,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会有更多的感悟和认同感,激发学生们的爱国心,让学生在心底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要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利益。
        (三)探索多样化的时政材料运用方式和方法
        为了加强学生运用时政材料的能力,教师除了在课上引入一些时政热点之外,还应该探索多样化的时政材料运用方法,比如和教学方法结合,定期开展一些时政知识小竞赛,比赛成绩可以以适当比例纳入最后的成绩量化,通过竞赛的形式激起学生了解时政时事的热情和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写时政小论文,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去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的利用一些课外杂志或者刊物来促进学生时政材料的积累,比如《半月谈》和《看天下》等等。黑板报和校内宣传栏也可以进行利用,通过与课外很好的进行结合,促进时政材料运用方式的多样化。
        比如在讲解《当代国际社会》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上讲解的有关日本对我国犯下的罪行来进行时政小论文的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论文所需要的相关时政材料,结合本节内容所学知识,自己进行创作,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总之,时事政治对于高中政治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和补充,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效政治课堂的构建。所以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时政素养,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时政材料的积累以及运用,不断地认识社会、了解世界,逐渐让学生形成看待事物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凤.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之探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5):111-111.
        [2]翟春红.高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92-92.
        [3]王冬梅.基于素质教育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5):59.
        [4]张国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时政教学的意义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116-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