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8期   作者:李志勇
[导读]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正在显著提升,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正在显著提升,当前在社会各领域中都在广泛地应用着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环境逐渐发生变化,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断转变。在各种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将会直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而怎样在新时期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成为了有待处理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围绕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再提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与对策
一、针对于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薄弱环节的探究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待完善,教师和辅导员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部分辅导员缺乏对思想政治内容的学习,未形成崇高的政治理想,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教学质量形成阻碍。对于部分辅导员来说,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原因还体现在未形成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辅导员其角色是具有多样化的,有可能存在多种角色的冲突现象,而且需要面对较大的学生群体,工作量较大,以至于部分辅导员存在的较大的教学压力,久而久之缺乏职业认同感,工作效率降低。在新时期中信息技术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并且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应用,而由于教师的沟通形式较为简单,主要体现在利用群发或者QQ群进行传递各种信息,而师生之间却未开展单独深入的沟通交流,所以很难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导致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最终影响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对于专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来说,由于部分教师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至于依然采用的灌输型、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坚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且在教学手段上缺乏丰富性和创新性,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缺乏学习欲望[1]。
        学生群体大部分都为90后、00后,这一类的学生具有着积极向上的主流道德以及价值观,所以大部分的学生性格较为乐观和开放,并且有着良好的创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不可否认,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环境将对学生产生各种影响,部分学生容易存在价值观以及心理上的不稳定,而且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媒体成为学生获取各种学习信息的关键途径,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提早找获得各种学习信息,甚至不经过深思熟虑和探究,就获取各种思想政治观念的诠释,导致学生缺乏动脑,形成错误的学习行为。
二、针对于促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可行性对策的探究
(一)优化更新教学理念
        为了促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师以及管理人员,应对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个性化要求全面掌握,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在全面掌握学生群体共性的背景下,始终关注学生的个体特性,坚持遵循创新、共享、开放、绿色的发展理念以及素质教育为基础,综合考虑当前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通过这种手段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优化,为学生开展专业化的教学工作,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


(二)采用多样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采用多样化手段,教师在深入研究素质教育目标以及个性化要求的背景下,再对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改变以往灌输型、填鸭式的教学手段,落实在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授课,并落实在各教学环节中融入健康教育、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内容,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素质以及正确“三观”沿用的教学手段要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合理选择,当前在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可供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具有多样化的,其中主要包括微课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以及情景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都将会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思想政治教师还要对自身德育导师角色准确定位,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加强对当前先进教学理念的掌握,提升思想政治水平以及个人魅力,从而顺应新时期的发展潮流,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对各种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深入理解,合理采用“微语言”以及“微表达”等形式[3]。
(三)创设良好文化环境
        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要创设良好文化环境开展授课,合理利用校园广播、社团活动以及海报,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各高校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实现合作,构建完善的共享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盟,通过这种手段来促进教学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要始终坚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校校史来开展各种多样化校园文化宣传,实践教学工作也是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的主要内容,本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生在学习时难免存在着消极心理,认为学习过程枯燥乏味,而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将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欲望[4]。
        在新时期中实践教学的类型也具有多样化,其中主要包括调查、访谈以及论坛等,而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合理地采用自媒体,让学生自主利用网络查询以及解答各种问题,并采用各种评价手段对其开展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是非观念,让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技术,避免沉溺于网络之中,存在消极懈怠心理,落实取利避弊,采用自媒体完善和发展自身,为提升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适当融合民族文化
        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也留下了各种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但是在新时期中由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导致大部分的学生都开始推崇西方价值观,像圣诞节、万圣节的涌入,以至于我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像元宵、中秋等被忽略。所以,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落实融入民族文化,实现合理渗透民族文化来帮助学生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在后续教学工作中适当增加民族文化在教学工作中的分量,并在接受外来文化时,要合理选择,避免各种消极文化涌入学生群体中[5]。
总结:通过上述问题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在新时期中注重开展高校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要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各种挑战,像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度、未能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沟通以及受到各种现代化技术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后续教学工作中应优化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文化环境、适当融入民族文化,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激发自身学习欲望。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要具备反思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优化更新教学工作,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伯文.思想政治工作对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和机制研究[J].科技资讯,2016,8(34):95-96.
[2]石国亮.破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认识和实践的误区[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8(2):85-86.
[3]李凤珠,霍长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挑战及其应对[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5(1):74-75.
4]黄飞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8(2):71-72.
[5]瓦尔木呷.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7(19):12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