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对病案质量及医疗差错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期   作者:于秋芳
[导读] 目的:PDCA循环管理对病案质量及医疗差错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PDCA循环管理对病案质量及医疗差错率的影响。方法:以方便抽样法为例,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之间形成的医院病案200份为研究对象,依据接受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100例。采用常规管理的定义为对照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定义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管理质量以及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结果: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整体的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实施管理期间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值有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病案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全面的提升整体的管理质量,降低管理期间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病案质量;医疗差错率

        在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当中,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和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患者的临床诊治能够提供相应的治疗依据,提升医院整体运行水平和效率的同时,降低医院运行期间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本研究以PDCA循环管理法为例,选取我院医院病案100例,对其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并与常规管理过程进行对比,以下就具体地管理流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
        以方便抽样法为例,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之间形成的医院病案200份为研究对象,依据接受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100例。对其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通过对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来比较整体的管理效果。两组医院病案无差异,本研究已经取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结合医院具体实行的管理计划以及运行机制予以相应的管理措施。对于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具体的管理流程如下。①P:在开展管理工作前,要把引发管理问题的一些因素进行总结,找出临床当中病案丢失、信息不全、归档滞后的原因全面展开分析,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1]。并对此种现象引起的后果进行总结,阐述此种原因对医疗质量以及医院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后果。②D:找出管理流程当中存有的问题后,要对导致此种管理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从管理人员工作的实施到具体管理措施,落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以此来为后期的管理方案和管理计划提供一定的建议,为相应的管理负责人明确责任要求,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③C:在对管理计划和方案进行整改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把存有的问题归入其中,强化管理负责人的管理意识,对其工作技能展开培训,组织其对病案管理进行学习,从而对管理措施进行不断的完善。细化管理流程,构建统一的病案管理方式和渠道,构建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确保档案管理质量[3]。④A:综合医院整体的运行模式,构建专门的病案质量管控小组,针对不同的管理环节分别安排医院质控中心负责人、病案室主任、病案管理员等等,来确保PDCA管理模式能够切实的运行,并针对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整理,科学处理后制定相应的预防计划,以便于下一个PDCA管理循环模式的运行[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管理质量以及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管理质量从病案首页填写、病案顺序、归档滞后以及病案资料提供及时来进行比较,分数越低,质量越高。

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从编码错误、漏查、资料错误、顺序错误来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对医院病案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管理质量用t检验,表示为();管理期间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用卡方检验,用(n/%)表示。(P<0.05)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管理质量
        实验组管理质量相对于对照组较高,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如表一所示)。
        表一:两组管理质量对比()







2.2 两组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对比
        实验组在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运用下,能够有效的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安全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表二:两组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比较(n/%)






3.讨论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的实施,严格落实了整个管理环节当中的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环节,能够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不断的挖掘当前医院病案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予以改进措施,深入贯彻到各个环节当中,对问题的原因具体分析,逐步的对管理措施进行完善。在病案质控小组的建立下,落实了相关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和职能,严格的规范管理流程。落实管理质量的审核工作,保证整个管理过程的科学性、连贯性、有效性,进一步提升病案管理质量[5]。
        研究结果表明,对实验组100例医院病案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相对于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管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法在临床应用当中的管理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对医院病案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提升了管理质量,降低管理过程中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管理价值显著,值得在医院病案管理当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静雅,向超,闻锦琼.规范化质控输血过程中的管理实施PDCA循环理论对病案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9,43(07):801-802.
[2]梁彩琼,岑瑶娟.PDCA循环法提升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1):102-103+106.
[3]周晓静,曹晓铮.精神科病案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9):90-92.
[4]窦圣艳,张凤珍,申素芳,等.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病案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21(08):107-108.
[5]从丽君,吴玉美,吴良明,等.PDCA循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30(07):860-8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