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建设对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水利工程复杂性突出,且建设周期长达,建设需要多工种相互配合,难度较高,在建设周期中会出现多种不同的问题,影响最终建设质量,严重的还会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文章对水利工程施工项目进行概述,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主要阐述施工管理中需注意的不同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对应解决措施,为水利工程实际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注意事项
引言:水利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且其对周围环境和气候有一定要求,施工中为预防出现不必要安全事故,需把握好需注意的安全问题,按照以往施工经验更好的开展施工,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1]。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水平大大提高,这也为农业用水安全提供一定保障。政府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扩大建设规模、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但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异,其施工中易出现多种问题,制约水利工程发展,以下就对施工管理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阐述分析,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1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概述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整体流程较为复杂,其包含多方面内容,以下进行详细叙述。
1.1前期准备
水利工程施工前,对应工作人员需做好前期勘察工作,要求对施工区域周围地形、地势勘察,考虑到不同区域的环境气候对施工的影响,从而科学规划,制定好施工预算,确保真正施工可以有序开展,在工期内完成施工[2]。
1.2技术人员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中,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也是管理工作重点之一,企业应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注重对技术人员进行再培训,不断强化技术人员专业性素质和水平[3]。此外,对于部分专业能力不达标或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的人员,需要对此其开展实践培训、再次培训等,不断提高技术人员队伍综合水平。
1.3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也是水利工程管理重点之一,在具体施工中,需按照施工设计、规划的方案施工,控制施工成本。要求管理人员采取规范化的施工管理手段,重视对施工规范性的约束,指导施工按照施工设计路线有序施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预算范围中去。
1.4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自然水资源的利用的保护,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但是,水利工程也属于建筑工程之一,其建筑施工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破坏,造成环境污染。故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需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始终坚持节能环保原则,也注重减少能源浪费现象。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2.1涉及部门多、方面广
水利工程不同于其他建筑工程,其不仅涉及到建材、工业、环保、电力等部门,还关系到水利、地理、气象、地质、经济、法律、管理等部门,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施工管理复杂。此外,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还需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土地管理法》、《防洪法》、《合同法》及电力、土地等各个部门的法律法规[4]。
2.2确定性不足
水利工程施工会受周围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导致工程施工管理受到一定影响。如水文、地形、地质、电力等,都会影响施工的有序开展。影响水利工程的人为因素为政治、经济、军事、民事需求及施工人员素质、专业水平、态度等。以上所述各个因素都表现出确定性不足的特点,施工中若遇泥石流、地震、暴雨或社会动乱、其他规划等内容,都会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稳定性[5]。
2.3地域差异明显
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其受当地环境、人文等影响较大,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导致各个市、县其环境差异明显,而施工环境的质量是否合理,也会影响施工管理的质量[6]。良好的施工环境可便于施工管理开展,可及时规避一些施工安全风险的出现,而恶劣的施工环境会导致施工管理落实遇到一定困难,以徒增施工安全风险。
2.4无科学可量化标准
不同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其表现形式有一定区别,但是对施工管理缺乏准确判定,也就会增加水利施工管理难度。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强化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
水利建筑完工后投入使用,将对人们正常生活和经济建设产生重大作用,其施工质量也影响的水利建筑可以发挥的最大价值[7]。故需在施工中做好施工质量管控,保证最终的水利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使用标准。
首先,要在施工前就落实科学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坚持实事求是,掌握好施工设计及建筑使用要求。施工前,要对工程施工所用材料、配件、设备等检测管理,全面开展质检工作,确保投入使用的材料和设备都不存在质量问题。
此外,还需制定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设置针对各个部门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度,完善检验计量手段,积极组织监理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等对设计图纸分析,结合周围地质环境及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图纸会审,并在施工开展前,和施工方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再者,要在施工中做好质量管控。施工中的质量管控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重中之重。要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企业提交的施工质量统计分析资料、质控表等,严格检查。施工中要强化对施工图纸审查后的勘察设计,检查施工细节是否对应施工设计图纸,着重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令管理部门成立安全监督队伍,对施工人员现场检查督促,及时纠正施工人员不规范操作,减少违章行为出现,大大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最后,在水利工程竣工后,也要做好质量管理及控制。要对项目部施工监理的竣工材料审核,审核包含承包商的质检报告和技术性文件[8]。若发现审核的文件出现漏缺,需通知有关部门再次提交,并对存在漏缺的文件重新检测并整理,保证文件核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各项文件的审核都需以现行的水利建设工程划分标准,落实竣工验收工作。
3.2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工作
资金预算工作将影响后续施工成本投入,若资金预算不到位,会导致施工投入超出预算,造成后续施工供给不足,严重的还会导致出现工程烂尾[9]。故需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工作。首先,需构建现代化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企业重视资金预算工作的落实,明确责任制度,积极宣传节能环保理念,提高施工管理人员节能意识,减少施工浪费现象发生,以此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发挥资金最大化价值,以此全面提高预算管理质量水平。
再者,要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建设信息化的应用平台,为水利施工管理提供莫大便捷。通过借助信息平台,也可强化对工程预算的控制,在平台上迅速获取所需求的国家政策的和市场信息,可第一时间对实时信息分析,以公开处理方式,在信息平台上展示出各项信息,也可展示出各项费用支出明细。最后,在展示支出明细的过程中,应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强化资金预算管理的监督和管理,严禁出现徇私舞弊吓你选哪个,推动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3.3强化施工安全管控
一方面,要对现有施工安全制度分析,了解安全制度中的漏洞和不足,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明确安全管理工作责任,按照管理人员的职能级别,签订安全生产的相关责任书,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要求施工人员受到约束,规范施工;另一方面,需构建现代化的施工管理制度,水利工程施工涉及到各式各样的施工主体,为避免施工主体出现混淆,也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出现违规操作,施工应坚持“文明施工”理念,并以此开展施工管理,建立专门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对施工的重视程度。例如,对于施工人员积极工作的,可给予适当绩效奖金奖励,并给予口头奖励;对施工人员施工不规范或态度消极的,则给予通报批评和适当经济处罚,以此提高员工对规范施工的重视程度。
此外,要明确施工管理人员的职责,要求管理人员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管理实力,让施工人员认可管理人员的能力,愿意服从管理。施工方也要不断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考核,定期对管理人员展开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综合实力。此外,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照施工设计开展管理工作。
3.4强化对机械设备的控制
机械设备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构成之一,且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较特殊,如履带挖掘机、气腿式风动凿岩机、混凝土喷射机等,需保障施工机械设备和选择的施工技术相互匹配,也保障施工技术的实用性、经济性,以此开展各项水利工程施工工作。
施工中应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及保养,制定设备储存和使用管理制度,以机械设备技术规定规范使用机械设备。设备使用前,需做好保养工作,使用前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异常,确保设备可正常运行才能投入使用。对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的设备,要及时终止使用,查明原因并修复后才能继续使用。设备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做好设备清洁、紧固、调整及防腐处理,使用过的设备及时清洁保养,送入指定储存场所储存保管,做好储存场所防风防雨建设,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为后续施工提供质量保障,也大大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机械设备进场之后,要由专业管理人员对设备全面检查,之后对设备的规格、名称、数量验收,验收无误,满足设计要求才可使用。同时,需按照设备技术要求、施工质量标准,对设备进行调试。调试完成后,全面分析调试结果,确保设备符合水利项目设计生产要求。因此,施工生产单位需优化配件供应管理,若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需要修理,及时提供所需的配件,在第一时间修好机械设备,做好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工作。
最后,由于水利工程设备具有特殊性,采购应采用批量订购的方式。有效降低工程机械设备成本。一般的机械设备仅需订购维护及保养,且维护保养多针对零部件即可满足要求,解约大量资金。设备进驻到施工现场之后,还需要对当地的机电修理、机械设备市场进一步分析,了解当地相关机械设备维护及发展水平,便于日后处理机械设备出现的紧急情况。此外,水利工程施工方需和设备的生产维修部门保持联系,拓宽和不同机械设备产品的供应网,完善设备后勤保障系统。
3.5重视对施工环境的保护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水利工程也得到迅猛发展,其工程规模、数量不断增加。但是,水利工程会对施工区域造成大量破坏,会导致施工周围的地表地质、生物、水文及植被等,严重的会对周围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巨大影响,还会引发环境问题。因此,必须重视水利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首先,在废水和污水污染方面,需考虑到坝基开挖、混凝土搅拌等都产生的大量废水,加上人员用水导致污水,需采取措施合理排放污水,避免工程周围或下游河道受到污染;再者,在大气污染方面,建筑材料拌制、建筑施工会产生大量粉尘,一些特殊环节还会产生有毒气体,车辆行驶及工程爆破也会对大气造成巨大污染,施工相关部门需重视对其大气污染的治理;最后,工程开挖、废渣对方、开采毛料等也会对周围植被造成破坏,被破坏位置不经处理,长久如此就会出现严重水土流失问题。在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回复植被,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民生重要工程之一,通过科学的水利工程建设,可有效改善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对洪灾、旱灾起到抑制作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也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需强化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及安全,认识到质量控制的作用,通过科学措施,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保障水利工程发挥 自身最大化作用,带动周边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嘉兴, 张丽林.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管理创新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 2019, 017(002):324-324.
[2]张海涛.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管理创新[J]. 中华建设, 2019(8):0067-0068.
[3]宿远志.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034(004):31-32.
[4]王富强.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析[J]. 地下水, 2019, 041(004):257-258.
[5]毕翔宇. 水利工程灌浆施工与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对策[J]. 水政水资源, 2019(4):32-33.
[6]郭淑芳.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锋绘, 2019(7):188-188.
[7]张树杰. 农村水利工程中PE管道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 558(01):123+125.
[8]陈晓东.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信息周刊, 2019(34):0211-0211.
[9]石海燕[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 智能城市, 2019, 005(003):P.50-51.
作者简介:王健雄,1985.02,男,汉族,江西省景德镇市人,南昌工程学院,本科学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学学士,从事市政领域,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等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