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运用在艾滋病患者中对其生存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接诊的36例艾滋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18例,常规出院护理)、实验组(18例,加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组间护理前精神、社会关系、心理、生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1年后,实验组精神、社会关系、心理、生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艾滋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于患者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延续护理;艾滋病;生存质量;改善;提高
艾滋病属于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当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需要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不过由于患者认知水平较低,难以在出院后继续进行有效的自我护理,加之受社会、家庭对艾滋病的歧视、偏见等[1],患者身心压力较大,生存质量不高,有必要加强干预。本文就个体化延续护理运用在艾滋病患者中对其生存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进行了下述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接诊的36例艾滋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18例)、实验组(18例)。对照组:男10例,女8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6.2±3.6)岁,血源性传播1例、吸毒传播6例、性传播11例;实验组:男11例,女7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6.1±5.3)岁,血源性传播2例、吸毒传播8例、性传播8例。研究活动的纳入标准:①病情稳定,均可出院;②接受随访管理,生活能够自理;③均在了解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者;②恶性肿瘤者;③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④干预期间失访者。组间一般资料(发病途径、年龄等)无差异,P>0.05,可对照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出院护理):于患者出院前1d告知其自我护理要点、规律作息、合理进食、定期复查等出院知识,并间隔1月电话随访1次,展开康复指导。
实验组(加用个体化延续护理):(1)组建护理小组:纳入护士长、心理咨询师、艾滋病专家、护理人员组建护理小组,定期对组员进行艾滋病、延续护理等相关知识培训,帮助其掌握护理要点、方法等;(2)规范护理形式:间隔2周进行1次家访、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需求,实施个体化指导;创建康复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于患者出院前加入、关注,并告知其操作方法以及相应的功能等;在保密的前提下,联系患者社区,进行家庭、社区以及医院的一体化护理;(3)具体护理内容:①借助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推送自我护理知识、艾滋病疾病知识等,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疑问;②对患者疾病状况予以评估,并制定个体化锻炼方案,提升免疫力,同时指导家属进行监督;③加强随访力度,了解患者情绪状态,实施个体化、针对性心理指导;以公众号、微信群推送心理调适技巧,使患者主动改善心态;告知患者可求助心理咨询师,改善负性心理;④间隔3月组织1次病友联谊会,可由生活质量高、表现良好的患者分享经验,增强其他患者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后期治疗、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生存质量评分为观察指标,以WHO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HIV BREF)为评分依据[2],评价因子主要为精神、社会关系、心理、生理,每一评价因子均为1-5分,且分数高者生存质量高。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统计学软件为本次研究标准化处理观察数据的工具,且生存质量评分行t检验,以(x±s)表示,当分析结果为P<0.05时,代表组间数据存在差异。
2 结果
组间护理前精神、社会关系、心理、生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1年后,实验组精神、社会关系、心理、生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见表1)。
表1生存质量评分对比(x±s)
.png)
注:护理前两组对比,#P>0.05;护理1年后两组对比,*P<0.05。
3 讨论
艾滋病是常见传染病症,主要因机体免疫系统发生获得性缺陷,病毒侵袭所有脏器,出现多脏器功能衰退所致[3],可危及患者生命,加之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预防、治疗等内容的正确认识,居家休养期间生存质量不高,需要进行有效护理干预。
本次研究表明,个体化延续护理比常规出院指导更有助于改善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主要表现在实验组精神、社会关系、心理、生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个体化延续护理可结合患者文化程度、病情以及心理状况制定规范、有差别的护理方案,能够给予患者专业康复指导,提供连贯、无缝隙护理服务[4],其中组建护理小组可明确成员职责,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实施;通过多元化随访,可强化随访力度,便于全面了解患者当前康复状况,继而给予针对性指导;通过疾病知识推送、一体化护理、锻炼干预等具体护理干预,可增强疾病认知程度,提升自护能力,稳定情绪,帮助其树立正确人生观及世界观,形成健康行为,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改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由于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红莲.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04):247-248.
[2]周娟,张阳阳,李奕璇,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8,37(35):145-147.
[3]沈素云.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4):3413-3414.
[4]李能云,李玉荣,杨玉梅.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于艾滋病患者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