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及对应措施 郭明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0期   作者:郭明
[导读] 从目前我国10kV配电线路的设置情况来看,
        摘要:从目前我国10kV配电线路的设置情况来看,10kV配电线路智能化水平较弱,设备故障率较高,甚至大量存在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地区,在配电线路的日常运行过程中,各类问题频发,尤其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电力系统各类故障现象的出现,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对应措施
110kV配电线路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1.1线路接地故障问题
        10kV配电线路中如果出现接地故障问题,那么将对整个供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造成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人为因素影响。如果电力供电系统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接地线路的布线连接出现问题,或者在接地线路检测过程中出现疏漏现象,则会直接引发接地故障问题。其次,线路自身的质量水平问题。10kV配电线路本质上属于消耗型线路,因此在供电系统运行过程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会出现线路疲劳性损伤以及线路老化的问题。如果供电系统运行和维护过程中没有及时解决该类问题,那么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引发接地故障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除此之外,最有可能引发10kV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问题的因素是配电网络运行过程中电容分散或者电容突变的情况出现。在电容出现突变或者分散的情况时,供电系统内的线路电流值将会出现剧烈的不规则振荡现象,在该振荡过程之中,如果振荡电流同电力无法实时匹配,那么将直接导致接地故障的发生,这种由于电容突变所引发的接地故障对电路系统损伤较大,应当充分予以重视。
        1.2电流过流跳闸故障问题
        跳闸现象在日常的家庭电路之中十分常见,同样,在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之中,如果出现瞬时电流过大的情况也将激发跳闸机制,从而对供电系统进行保护。在现阶段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这一类跳闸的电路保护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跳闸故障出现时通常伴随着较大范围的停电现象,因此应当充分进行关注。造成10kV配电线路过流跳闸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供电线路之中的供电导线自身偏细,当供电线路中的电流强度较大时,会使供电线路较快地进入超负载运行状态,供电线路在这种超负载状态下持续运行的话,将会给供电线路的导线带来较为严重的发热现象。同时如果供电线路的布设时间较为久远,很可能在供电线路之中的一些线路老化较为严重的部位引起电打火,从而进一步造成线路起火、保险丝熔断或者跳闸故障问题。其次,供电线路的电流保护值的设定偏保守,即在供电线路运行过程之中,遇到较快的电流增加情况,供电线路的负荷快速增加,从而较快地触发电流过大保护机制,从而引起跳闸现象。
        1.3电路短路故障问题
        这是在10kV配电线路之中,短路故障时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线路故障问题。出现该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外部干扰因素的作用。供电线路通常设置于户外的一定高度的空中,因此在一些人类活动的过程之中,很可能对其造成破坏。如人类活动过程中导致的电线杆损伤、供电线路破损等,同时由于极端天气条件下树木的倾倒等情况,都可能对供电线路造成直接损伤,从而引发供电线路的短路故障。其次,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狂风、雷电直接作用与供电线路之上,从而直接引起短路故障。最后,空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鸟类,因此鸟类活动也可能直接对供电系统带来短路故障。
2针对于10kV配电线路问题的解决策略分析
        2.1积极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在配电线路上已经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这些材料和技术对于配电线路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也为电力工作者的电力维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在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检查工作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智能检测设备,完成对配电线路设备的实施检测以及数据提取。比如,可以运用最为先进的全球定位技术即北斗导航技术或GPS导航技术。该技术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发生位置,并监控配电线路每一根塔杆与配电网的具体方位。采用先进的智能监测设备及配网自动化,能够提高配电线路检测的工作效率,迅速隔离故障。除此之外,大力推行新技术设备,并依据该区域的电力输送情况,安装先进的自动检测设备。总之,依据智能电网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发生范围,加快电力故障的维修速度。
        2.2优化配电线路设计和施工
        在做好配电线路设计与施工阶段,需要加强线路设计过程的合理管控。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电力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继而改善线路的设计方式。一般来说,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另外在配电培训上,需要从设备选型、施工标准、运维维护等方面展开探索性培训,并对每个培训方面保证培训质量,从而提高电力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进一步使电力工作者可以在思想上意识到配电线路设计运维的核心,同时也能够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增强电力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在配电线路施工阶段需要建立健全监督体制,实现配电线路设计和施工的规范性,进一步端正电力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能够正确的处理线路故障问题。
        2.3采取针对性的配电线路维护工作
        由于10kV配电线路运维故障造成的因素较多,在维修阶段必须采取针对性的维护策略,方可提高配电线路维护和管理的工作效率。虽然配电线路的维修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如果能够采取事先的故障预防工作,则可以有效地避免配电线路的故障问题。所以,在日常运维工作时,可以建立多样性的巡视和检测工作,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故障维护策略。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网络构架的结构性,优化整体的线路保护配置,并加大安全用电的宣传。基于此,能够有效地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概率。
        2.4建立健全配电线路的管理机制
        在设备选型方面需要借助针对性手段,并依据不同地区的适应性,采取恰当的配电设备选型方案。另外,还需要建立一套规范可行的监管机制,以应对10kV配电线路运维与检修,保障整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发展。所以需要依托地方政府机构作为研究前提,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同时电力企业也需要按照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制定自身的管理机制,能够在配电线路运维检查阶段,按照配电线路设备维护的管理策略,促进电网的高质量发展。
        2.4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
        配电运行单位下属的安全责任制是配电线路安全生产的基础,包括单位主任安全责任制及安全检查人员安全责任制,以此构建组织体系是运检管理工作的宗旨,需要组建有关部门对安全进行监督,上级下级互相服务,这就要求体制内成员团结协作。可以通过开展与安全生产责任相关的“安全活动日”与“安全分析会”,动态化管理既为紧急情形做好了准备工作,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及责任意识,是运检工作高效率运作的有力保障。
结束语
        当今社会发展与电力供应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力系统正常供电关系着社会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随着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进行,电网配网自动化技术也成为了当下的主流,同时自动化技术开始同10kV配电线路的建设工作不断融合,这对于提高电网系统的工作效率和供电质量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连明畴.10kV配电线路故障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4):120-121.
[2]陈建胜.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措施综述[J].科技资讯,2019,17(13):39-40.
[3]刘冬.浅谈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4):61-62.
[4]陈建华,齐建辉.浅析10kV配网运行常见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4):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