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与我国的经济命脉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相关单位应当重视该工程的质量,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针对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现存问题;相应措施
1 当前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中现存问题
1.1 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发展的一项基础建设,与区域性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与监督人员的综合素养关系着该工程的整体质量,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不足之处,主要影响因素是因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规范操作,给工程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水利工程因规模较为庞大,涉及较多的环节与内容,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因该工程是隶属于国家以及当地政府,在开展建设时,一般会指定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但是因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施工标准未能完全掌握,在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时,监管力度不足且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价值[1]。同时,水利工程对施工工艺有着较高的要求,现场工作人员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技能水平影响着该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但是据调查了解,我国大部分的建设团体是由农民工组成,其大都未接受过系统培训,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资格,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其安全意识不强,且未正确认识到该工程的重要性,从而较易出现违规操作现象,给该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1.2 监督体系不健全
据调查了解,我国水利工程的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在招标过程中的把控不到位,导致一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投标过程中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获得标书,但是其施工整体水平不足,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需求标准,导致该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水利工程在开展施工作业时,会运用到较多的原材料,若相关监督部门未能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会导致部分人员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将施工材料以次充好,给该工程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其次,相应的技术监督人员质量监督工作的力度不足,在进行质量检测时,未能严格按照原定标准开展作业,导致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过关,并且责任制度不够完善,工作人员未能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导致监督工作大多数都是形式化,监督的力量相对较为薄弱,不利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2]。
2 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改革与发展的相应措施
2.1 严格把控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质量
在开展施工作业前期,管理部门应当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并加强对设计工作的重视度。高质量的设计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因此若想确保该工程能够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需运用科学手段制定合理的实际方案, 并且保证该方案在实际施工作业时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以及可行性[3]。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工作人员应当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勘测作业,对地质情况、水文环境等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开展相应的讨论拟定多种设计方案,从中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案,给该工程的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完善的制度对企业以及单位的发展起着有效的推动作用。
若想有效的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建设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因水利工程在开展施工作业时涉及环节较多,且内容较为繁杂且环环相扣,若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管理部门应当明确每个环节的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并将该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该方式能够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使其能够在工作时能够摆正工作态度,严格按照制度标准规范自身行为,并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直接找寻到相关负责人,从而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水平[4]。同时应当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对项目的招标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提高招标门槛,保证参与投标的相关单位都具有高质量、高水准的施工能力,给后期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前文中提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着管理体系不足的问题,为了能够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应当健全的监督机制,并将该制度贯彻于每一个环节中,形成完整的监督体系。在开展施工建设过程中,监督部门应当不定期对现场进行勘察工作,对每个环节的质量以及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把控,并加强质量检测工作,运用科学手段对检测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完善,为该工程的质量提高保障。同时应当不断加大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对施工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加强重视,并将其列入重点监督管理任务。其次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制定标准开展作业,对操作不规范行为严厉惩戒,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从而能够在根本上杜绝该行为方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5]。其次,应当做好施工材料质量的管控工作,在材料入场前应当做好相应的检测作业,在保证该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准许进场,并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查验,进而能够有效的保障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2.4 提升监督人员的综合素养
现场监督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施工单位应当提升质量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工作人员能够对该环节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正确的认知。同时定期对监督人员进行培训作业,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员工的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及时汲取先进的监督管理方案,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道德,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管理理念。其次应当提高招聘门槛,对应聘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行严格把控,优先选择经验相对较为丰富的工作人员,并且提高待遇水平,为该单位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高质量监督管理团队。最后需建立较为完善的考核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将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从而可以有效的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后期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结语: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的质量过程中还存在少许不足,制约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因此若想有效的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督作业,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管理水平,从而有效的推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雍华. 浅谈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风,2017(22):159.
[2]苏文斌. 新形势下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4):83-84.
[3]毕小刚,郭晖,范景铭. 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项目建设运营模式探索[J]. 水利经济,2016,34(01):28-30+34+83-84.
[4]张璐.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的问题及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水平的策略[J]. 科技与创新,2016(21):61+64.
[5]陈祖煜,杨峰,赵宇飞,金雅芬.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云平台建设与工程应用[J]. 水利水电技术,2017,4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