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庞洪艳
[导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审美化倾向的需求也越来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审美化倾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一观念发展到建筑及设计领域,就是对于景观、建筑、设计的要求与审美化倾向越来越严格,尤其是针对风景园林这一类具有传统审美倾向的景观规划设计,就更为之严苛了。因此,相关从业人员,也必须不断的根据现阶段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特点,不断的进行研究与改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几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设计建议。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优化创新
        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环境因素
        1.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景观规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气候因地区而异,植物因气候而异,否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的国家是不可持续的。我国北部天冷干燥,不适合香蕉的
        生长,香蕉在北部无法生存。因此,在进行景观规划之前,必须仔细研究当地的气候条件,并根据气候条件选择植物。
        2.植被条件
        风景中的植物必须是科学上合理的,既要保存其美丽,又要保持其合理性,园林中的植物必须多样化,以免显得单调,也不要含有太多的价值树木,而这些价值树木一般来说是不存
        在的。这不符合目前的建筑设计,一般来说,花园中的许多树木应该是普通的物种,从而节省费用。植物等必须以合理和美观的方式分布。景观设计必须适当考虑到植物的适应性。
        3.水文条件
        这些因素对规划和建造景观公园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可能对种植园的增长产生直接影响,当地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对种植园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如果当地水资源较多,则可选择采用可持续的耕作方法。如果本地水资源较少,则要选择不太依赖水的树木。不应在水资源稀少的地区种植更多的树木,这可能导致树木死亡、浪费大量资金和浪费大量资源。通过定期灌溉花园中的植物来提供水资源。
        二、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最终是为大众服务的,让大众体验的, 所以在进行园林设计时, 要重点考虑到人的因素, 在前期做好大众的问卷调查,迎合大众的口味,在植物配置方面,要以当地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为根本,配置人们喜欢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思考植物的配置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2.造景与建筑的和谐
        当前,工业化材料在园林设计规划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为此,不少设计师更着力于突出建筑物,而忽视了自然风景与建筑物之间的和谐共处,造成建筑物与景观设计的割裂,将本该一体的风景园林一分为二。针对此类情况,园林规划设计务必要做到建筑物与景观和谐共处,实现设计作品的和谐统一。
        3.可欣赏性强的原则
        风景园林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工程,它主要强调的是整体的视觉体验,追求 景 观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让园林中所有的植物搭配都要显得非常自然,保证风景园林的自然之美。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搭配时,植物的季节变化也要考虑进去,根据整个园区的地理空间及景点的其他配置元素,合理搭配匹配的植物,并用色彩鲜艳的植物将景点的各个元素融合起来,最终达到一步一景的景观效果,在喧闹的城市中筑起一道亮丽的风 景 线, 让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极大地增加。
        4.尊重地域文化特色
        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着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受国际化元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此,求新图异,使设计师偏好与工业相融合化的设计。久之必然造成国内园林规划与设计,脱离本土文化,难以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尤其国内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设计与规划的园林更应该做到整合当前地域文化,而不能被国际文化所吞噬,变得不伦不类。


        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设计
        1.风功能行创新设计
        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人员可以在使用功能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将风景园林设计成集娱乐、休闲、游览为一体的多功能场所,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到风景园林进行亲身体验,感受风景园林带给人们的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意境表达。例如,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先对当地的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找到当地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历史和生活历史元素,在风景园林中规划出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观赏区,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进行展示,帮助当地居民了解到更多与自己家乡有关的知识,提高大众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对当地的历史进行品读,了解当地更多的风俗习惯和人文气息等。风景园林除了要为社会百姓提供娱乐的场所以外,还应该规划设置更多的体育锻炼器材等,包括简单的体育器材、篮球场、足球场等,引导人们在日常的业余时间更多地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体质状况。
        2.民族文化特征创新设计
        设计人员要改变传统的设计思路,对设计区域的文脉进行深层挖掘,从而打造出当地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的风格样式。通常而言,每个地区在进行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其独特的历史印记,包含了历史遗址、历史人物、风俗特点等等。而这些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是
        人类的瑰宝,体现着当地人民的精神与情怀,对当地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做到的就是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风景园林景观之中,展现当地的地域文化。举例来说,在进行园林建筑的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参考当地特色的民居风格进行设计,凸显当地文化,将风景园林打造成当地地域文化的代名词。除此之外,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时,设计人员也可以结合城市的特点进行设计。
        3.做好园林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首先要遵守植被多样性原则。设计者应科学选择、搭配乔灌木植物,提高植被群落的稳定性、做好空间的利用、完善光照效果,从而提高生态效益。其次要完善植被的整体规划和协调统一。在园林规划时,要实现乔灌木、花草等植被的层次设计,做好结构调整,并应重视当地特色植被的引入,要突出景观园林的本地植物特点。然后要合理引入植物。在外类植物的引入中,应基于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根据外来植物的生长习性等,做好植物的引入,切忌为了美而引入无法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园林的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最后要密切观察植被的全年生长状况。为实现园林的“四季皆景”效果,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观叶观花植被,改善园林景观状况。
        4.灵活应用空间
        因我国传统风景园林的主体,就是空间布置和空间力序列。在这其中,只有按照要求,组织好空间的序列,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另外,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中具有较为明显的空特点,因而在进行空间布置时,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实际,综合应用各种规范设计方法,以此能够创作出具有惊喜性的空间序列。从而提高风景园林景观的动静之美。在这种趋势下,相关设计人员在当前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注重对应用空间的合理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风景园林内的绿化面积,保护生态环境。在此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人员在风景园林规划中,要与城市实际状况和生态要求进行适当结合。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善城市综合生态环境。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这方面的要求。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对当地的自然特征、文化特征等地域特征进行充分了解及透彻分析,并掌握园林景观的应用性特征、社会特征以确保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除此之外,将地域性特征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不仅能够突出园林规划设计的质量,也能够凸显城市文化的特征提高城市景观生态美观性的同时,凸显城市的文化脉络促进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国志,周艳红,高秦龙.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探究[J].居舍,2020(05):119.
        [2]董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道路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113-114.
        [3]李日林.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75.
        [4]吴敬敏.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0):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