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对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建设企业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案,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现状,对施工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进,以此保证工程质量。本文先分析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特点,之后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市政工程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内容,其质量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在现阶段市政工程建设中,应结合存在的问题,在更新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完善管理体系,推动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处理好市政施工与市民出行、生活的关系,减少各地环境污染,切实做好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成为市政工程的重点内容。有效的现场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的不规范之处,全面提高施工质量。
一、市政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市政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在保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上有着显著效果。具体来说,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上:首先,通过市政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其次,市政施工现场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对于提高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责显著效果。最后,随着建筑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促进管理功效的充分发挥。
二、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施工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核心,也是企业生存的“生命”所在。但往往为了抢工期,较多的单位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意识和不良倾向,表现在施工操作工艺控制不严、违规作业,如排水工程沟槽开挖,不积极主动开挖坑内排水沟、集水井,排除坑内积水;带水浇筑砼基础、路基土方填筑超厚碾压、砂方填筑不冲水振夯;砖石砌筑座浆不饱满、空洞多,从而导致众多工程隐患,影响工程使用质量与寿命。
2.对文明施工缺乏应有的重视
由于市政工程多数是在城市的市区内予以实施的,其施工具有如下特点:施工场地狭窄、工作面小、且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较多,如车辆通行、行人来往、临街店面、摊点干扰等。使材料堆放、工程车辆通行、工作环境等均受到一定的制约,如不加以认真对待、安排,势必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有碍施工操作与进程,并可能产生安全事故。
3.施工过程缺乏监控力度
近年来,市政工程项目众多、量大、工期紧,参建的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差距较大,某些单位缺乏专业对口和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并且施工作业人员技术素质低,现场施工管理力量不足,从而导致施工过程缺乏有力的监控,给作业人员不按规范所要求的工艺、技术质量标准作业有可乘之机,也造成工程质量通病不断发生的后果。
三、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改进措施
1.加强人员管理
在施工人员管理方面,需从以下几点入手:在人员招募上,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综合能力水平符合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招募环节要做到公平、公正,避免不合格人员的混入,影响工程建设效果;其次,在现场施工中,需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且通过相互监督的方式,来减少违规操作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最后,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建立统一的评判标准,不断提升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准,加强其施工能力。
2.加大各部门协调能力,落实监督管理制度
施工部门要加大对现场施工的监督力度,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确保各项作业落实的有效性、规范性。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故障问题或者质量问题,需及时进行上报处理,且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避免问题扩大。
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作业,提高沟通效率,减少矛盾的产生。比如施工当中的施工计划、施工图纸施工等环节,要在良好协调前提下开展班组分工合作,进而确保工程在工期内按时交付。
3.强化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一直都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也不例外。工程质量不仅对企业效益有着影响,对社会经济也有着一定的制约。因此,在施工环节一定要注重施工质量的管理,建立起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管理的有效管理机制。即在正式施工之前,需实行合理的施工方案制定,分析工程施工的可行性,不断完善施工计划。在施工作业开展前,还需结合工程实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合理规划施工作业流程,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减少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引进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另外,加大施工环节的监管力度,及时解决工程存在的问题,促进工程的有序进行。
4.施工计划编制
工程建设管理涵盖的内容较多,要想确保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制定统一化、系统化的施工计划方案,起到理想的约束作用。同时各种施工计划之间又要保证一定的联系性,强化各施工环节的连接效果。在施工计划编制过程中,需根据相应的施工工期要求、施工质量要求、施工的区域实际条件等,科学制定施工方案。且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施工效益的最大化。
施工计划编制的合理性,能够降低管理成本支出,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进而为成本管理的落实提供助力。所以,在施工作业前,应加大对施工计划编制的重视度,对施工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实行多方面的分析和考量,制定统一的管理计划和标准。不过施工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需要结合施工作业的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施工完成之后,再进行施工计划的研究和归纳,总结施工方案中合理部分与不足之处,并为下次施工计划的制定奠定基础。
5.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首先,实行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制度建立对于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是尤为必要的。由于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所以需要加大对其管控力度,以减少危险的发生。再者,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还可以为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保障,且通过安全保护措施的应用,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维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其次,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深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引导下开展市政工程施工作业。
最后,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找出并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行为,必须予以严厉的制止和处罚。
6.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现场文明施工实是涉及公众利益的一种举措,也是关系到企业自身形象的一个窗口。因此,建设主管部门有必要对此以法规形式予以明确。施工单位则据此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尽一切可能进行封闭式施工,避免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从而确保围内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可保护已完成工程的质量并免遭损害。
结束语:施工现场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顺利进展、工程质量、安全和投资效益,应引起建设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从思想上统一认识,摒弃消极想法,建立新的理念,结合工程的特点、内容、规模、自身条件等,制定有针对性、具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和有效措施,特别是《实施性施组》的编制,应以规范为准绳,对各项内容做到具体而细化,使其能真正成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性文件。只有不断探索、克服不足,完善自我,才能强化企业,使之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清.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13):204+207.
[2]马建庆.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3):110.
[3]马辉.试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难点与对策[J].居舍,2020(1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