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后续管理与维护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罗春明
[导读] 现如今,农村水利工程在国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摘 要】:现如今,农村水利工程在国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其建设的质量好坏不仅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对农村经济的运行意义重大,在这种情况下,加快推动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落后、设施老化、资金投入不足、节水意识淡薄、废水处理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明确产权,加快管理体制创新、增加资金投入、强化质量管理与监督、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后期维护大胆放权等后续管理与维护措施。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后续管理;维护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在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农村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会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运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乎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结合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调查,可以发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管理体制落后、相关设施老化陈旧,资金投入不够、居民节水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笔者将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就如何推动农村水利工程的后续管理与维护提出相应的策略。
1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落后
         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实行公有制,所有土地与设施均归集体所有,由集体负责管理,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实行后,土地开始分配到户,农民终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但是,农村水利工程仍然实行集体管理。与之前相比,农村居民的集体意识逐渐淡化,个体意识随之增强,导致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对农业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再从政府角度来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均属于不同的层面,因分管层次较多,产权分配不明,导致各个部门相互推诿责任,致使农村水利工程得不到有效管理,究其原因是因为管理体制不健全。
1.2农村水利工程设施老化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小型水利工程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或缺陷,其中以水利设施老化陈旧问题尤为突出。第一,小型水利工程功能作用逐步削弱,主要是由于修建年代较早,相关设施未能及时更新完善,导致老化陈旧严重,为此,就需要采取必要的维护与检修措施,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第二,渠系不配套。早在工程修建时,就要考虑工程是否完整,工程所在地是否满足标准,但由于此前考虑不充分,导致很多工程都发生了严重的渗漏问题。第三,工程检修制度并不健全,也没有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1]。
1.3 农村水利工程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水利设施多位于偏远的农村地区,无论是水利工程的考察,还是检修,都要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消耗,使得一些本该进行的工作不得不延迟,不仅检修工作无法及时根据,而且负责农村水利设施管理的人员无法落实到位,影响了水利设施建设的开展。在水利工程修建之时,建构者只能考虑前期投入资金,却并未考虑后期检修的问题,导致资金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但事实上,这种缺口无法在后期得以有效解决[2]。为确保该问题迎刃而解,就必须保障资金充足,并安排好专项负责人,加强培训与指导,使农村水利设施走向持续发展的道路。
1.4农村居民缺乏节水意识,废水处理系统亟待完善
         农村居民自小成长于农村,节水意识淡薄,也没有节水的习惯,导致大量的水资源遭到浪费。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废水处理设施不健全,致使水源受到了严重污染,对人体健康安全威胁较大,需要长期生态自我修复方可消除。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就要针对农村居民进行宣传与教育,增强其节水与护水意识,并加快废水处理系统完善,保证农村生产生活废水能够得到无害化处理。
2 农村水利工程后续管理与维护对策分析
2.1明确产权,加快管理体制创新
         要想提高农村居民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关注度,就要让他们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获益。

为此,就要明确产权,严格遵循“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确保农民真正参与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借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思想理念,也对水利工程维护工作实行包产到户。为各家各户建立“微型水利工程”,实行自建、自用的管理方法,政府既要提供财政补贴,也要加大技术支持力度,确保受益农户能够参与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过程中。此外,水利部门也要明确自身职责与权限,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增强各级部门的管理意识,构建相互监督机制,保证水利部门的职责与作用发挥充分[3]。
2.2增加资金投入
         要建设农村水利工程,就必须保证资金的充足,增加资金投资,确保建设资金能够得到充分落实,保证水利工程更新换代的顺利进行。对于财政资金投入而言,应当保证重点突出,为关键领域给予特别支持,使惠民工程落到实处。此外,就农村自给小型水利工程,政府还应及时颁布扶持政策,为困难地区提供资金援助,保证农民能够积极地承包小型水利工程,这对区域协调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2.3强化质量管理与监督
         农村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生产生活意义重大,政府部门需要给予足够重视,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水平,并对农村水利设施进行质量管理与监督,着力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以便更好地开展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工作,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责,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正常进行,推动农村水利建设事业稳步推进,使农业经济走上稳定的发展之路[4]。
2.4 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就要加强人才建设,着力提升建设人才的素质水平。不断加大对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推动农村水利工程的创新。一是要强化对管理人员的培养,严格核查人员资质状况,做好岗内培训工作,保证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第二,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拓宽他们的眼界,对国内外的一些先进案例进行研究,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第三,国家要为具体技术人员提供参政补贴,供其进修与学习,促进业务水平的提升。第四,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倡公平竞争,实行公平上岗,确保进入本行业的都是高素质建设人才。
2.5后期维护大胆放权
         所有经过验收的小型水利工程,都要交予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及时向其发放产权证书,签订管护协议,确保每个工程建设完工后都有相应的人员负责管理。在申报维修养护项目时,必须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作为申报主体,使建设与管护形成良性循环。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受益农户全权负责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对于工程管护机制而言,如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完成土地流转后新建或改造的工程,可实行自建自管。如果能保证工程安全,维持工程公益属性不变,乡人民政府应实行分类打捆招标,对跨行政村重点小型水利工程的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而原管理主体只需负责工程调度与安全运行工作[5]。通过构建“两证一书一平台”的工作机制,确保所有权与使用权落实到位,并对产权流转采取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新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当树立建管一体化的理念,把握“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谁所有”的基本原则,确保工程产权明晰化,加快管理机制完善,并使之处于良性运行状态,保证管护责任落实到位。
3 结束语
         总之,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充分意识到农业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并在建设完成后加强管理与维护,保证水利工程作用的有效发挥。所以,在开展水利工程管理维护工作时,就要明确产权,加快管理体制创新,增加资金投入水平、强化质量管理与监督、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并在后期维护过程中大胆放权,确保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落到实处,让农村水利工程得以正常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杨桂兰.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
[2]张康,兰兰.基于新时期条件下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000(008):243.
[3]李英承.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后续管理与维护[J].珠江水运,2018,000(012):66-67.
[4]邓申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后续管理的分析[J].区域治理,2019,000(011):101.
[5]陈筱煜.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