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始终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也逐渐发现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因此在设计中引入生态理念是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理念;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水利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重视其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利水电工程能够调节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不过一些工程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生态理念的引入非常,重要尤其是要注意遵循当地自然发展的规律。
1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的特点
1.1可持续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不仅要注意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在发展水利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节能减排和使用清洁能源。同时,也可以在设计方案中加入旅游项目,不仅可以挖掘地区旅游产业,还能带动经济发展。此外,要注意一些能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注意准确估算资源的使用情况,可以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配置。
1.2自然性的特点
在生态理念中,要求坚持自然性的特点,尤其是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水利水电的设计过程必然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要重视自然环境的现状,避免造成环境的破坏。
1.3社会性特点
作为国家基础建设的组成部分,水利水电工程除了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公益性,尤其是设计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其社会价值。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抗灾、航运发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当地的要求、环境的要求外,要重视其社会性的特点,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
2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中的意义
2.1有利于保护环境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引入生态理念,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尤其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堤坝损毁、河道淤积、水土流失等问题,如果能够在设计的同时引入生态理念,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保证生态平衡,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优势转化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引入生态理念能够将一些当地的缺点转化为优点,尤其是可以利用地形的优势,利用河流或者是山地的优势,转化一些洪涝灾害,在转化的过程中,不仅有效的改善了环境,与此同时也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了方便,还可以缓解围湖以及围海造田等现象。
2.3提高资源利用率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然后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加入生态理念,就能够提高其他资源的利用率,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节约下来的资源可以用于其他途径,这一过程不仅是节约资源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存在的问题
3.1缺乏科学的水文资料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需要专业的技术,而且由于这一工程比较复杂,因此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所以为了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必须要对水文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对周边的环境也要进行及时的勘察。设计的过程需要结合当地的情况与需求,不过虽然强调设计过程的因地制宜,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一些基本的资料,但是很多设计人员并没有将其重视起来,资料的缺失会对设计的过程产生影响。
比如工程设计需要详细的水文资料,但是由于资料缺乏,就会导致工程设计的内容不科学,尤其是会导致工程施工中存在缺陷,或者是留下安全隐患,最重要的是,当设计过程中,资料的缺失也会导致生态理念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
3.2设计人员不具备足够的生态理念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过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仍然主要关注的是设计的本身,因此缺乏生态理念意识,所以在设计中没有充分的利用生态理念。随着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要求设计人员学习相关的环保知识,不过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设计人员并不具备这样的意识。
3.3缺乏管理生态材料的标准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要注意生态材料的使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生态材料的使用范围比较广,不过使用的过程中,却发现缺乏严格的标准。因此过多的参考厂家的原始数据不利于材料的使用,所以缺乏对生态材料的使用。在一般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使用材料以及使用什么样的材料。因此要求建立严格的生态材料管理标准,才能更好的在工程中体现生态理念的设计。
4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4.1提高设计人员的生态理念意识
大多数水利设计人员都具有高学历高水平以及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对环境保护意识匾乏,不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这就可能导致他们设计出来的工程会对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和破坏。作为相关的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工程的质量和设计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理念不仅是可以带来环境的保护,要保证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工作效率的同时,最大化的保护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要让这种有益的生态理念深入每个设计人员心中,让他们时刻谨记生态建设立足于经济建设之上,只有好的环境,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4.2注重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综合功能的结合
水利水电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要重视城市防洪、发电、调水、航运、交通、旅游、生态等等多种功能的研究。城市河流具有维持城市生命系统,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在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起到枢纽作用,因此对河湖生态功能的开发和保护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生态设计中,要充分利用河湖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完善其功能,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在河道设计方面要强调“储泄兼顾”,要力求自然,人水和谐。
4.3建立完善生态化的水文资料
水文资料是水利项目发展的基础,也是工作人员对水利水电工程监测的标准,因此,水文资料的重要性非常高。随着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以来,国家已经将生态文明列入经济建设规划中。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也不例外,作为水利部门。首先应该让设计员工对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进行系统的学习,充分了解生态理念的重要性,之后将生态理念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相结合,对每一项水利水电工程都要严格控制,将生态理念充分的考虑其中,在合理设计工程的时候,确保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沿用过去的模式,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水利技术,这是不可取的。最后,要建立完善的生态理念水文资料,将这种环保的水文资料继续发展,为后续工程提供强而有效的资料证据。
5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之也在不断显现的也有社会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摆在我们面前的各类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多,而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也因此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在各种资源中,水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以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将生态理念引入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来并且不断强化其在水利水电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会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非常好的效果,同时还会为人们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保护措施浅析[J].绿色环保建材. 2017(05).
[2]邱秋辉.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9).
[3]林威.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小水电.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