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为了积极响应政府提出的节能环保理念,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加强了绿化管理,因此对树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工程苗圃苗木在种植和培养的各个环节都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对园林苗木种植中的要点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养护方式,为苗木的健康稳定生长提供有效保证。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管理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经济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飞跃发展,对于城市绿化的要求日渐提升,因此,政府应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满足人民的日常需求。如何对园林绿化苗木进行有效管理是当前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应找出园林绿化施工中的问题,提高其施工技术。
1分析园林绿化的相关特点
对于园林绿化来说,它的整体造型设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而是需要考虑多个方面,比如当地特色、环境变化、气候特征以及人文特色等多个因素。同时,园林绿化整体的设计并不是仅仅考虑外观美,还需要注重和谐美,两者缺一不可。一个成功的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前期园林绿化的设计、施工,还需要长期的养护和修剪,对园林工人技术也有着高要求,高标准。当园林工程施工阶段完成之后,后期的养护和修剪达不到要求,苗木成活率偏低,那么整个的园林绿化施工的前期投入将面临打重大经济风险。园林绿化的建造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便是苗木的采购问题,这是因为各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的不同,市场价格的不同,导致了苗木的采购面临着一些困难,对采购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都是园林绿化涉及到的一些特征。
2园林绿化施工苗木管理
2.1乔灌木苗木
对于乔灌木类园林苗木,最常见的方式是组团、片植,由于一些乔木类苗木具有体型巨大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施工时,要求相对较高,苗木要具有挺拔、笔直的特点。施工之前,适当时可以采用图纸记录法对其进行栽种,选择恰当的种植地点,预留苗木生长空间。灌木栽植时分析种植线路,避免出现障碍物,导致栽植出现空缺,影响种植效果。另外,苗木对于土质情况具有一定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苗木的特点进行施肥,将肥料与土壤进行均匀的搅拌,防止出现分配不均的情况。基础工作的完成质量决定苗木后期的生长发展水平。
2.2草本植物施工管理
除了苗木种植,在园林施工中,还会涉及到草本植物施工。花园里的大多数草坪都是用砌块铺设法种植的。按照一定比例切割试验地生长特性优良的草坪,运到施工现场后,按照原尺寸重新组装。不仅施工进度快而且成本低。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铺设过程中,不同草坪之间需要保证2~3cm的间隙,便于后续的喷水养护和回填工作。同样大面积的草坪也会使用草籽撒播生长的方式。在播种前,进行发芽试验,以此确定具体播种量。播种施工时,要保证土壤湿润,然后将表层土壤耙细整平,才能播种。覆土0.3~0.5cm后轻压,再喷水处理,润湿土层8~10cm即可。
2.3修剪管理
当园林苗木种植工作完成之后,便需要对苗木进行相应程度的修剪工作,但修剪工作的进行需依据季节和温度的变化进行。举个例子来说,当苗木是属于枫叶类植物时,通常会避免在温度较高的夏季进行,否则可能面临的是苗木的死亡。当然,修剪工作的进行也需要有相应的操作技术要求,需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修剪量的把握,另外一种便是掌握主要的修剪方法,当对反季节植物进行修剪时,需要在不影响苗木整体景观要求下进行重剪,去除重叠枝、病枯枝、下垂枝、交叉枝,保障树木主干的营养充足便可,同时,对苗木病变的部位要及时进行修剪,避免感染其他部位。在整个的修剪过程中,要保证修剪口较为平整,并对修剪口部门进行封闭操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4病虫害防治技术
当苗木栽植完成后,在整个的成长过程中,最容易碰到的便是病虫害问题。也正因为如此,为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需要及时的对苗木的病虫害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疗。
也正因为如此,园林工作人员需掌握专业的病虫害预防和治疗技术,及时发现病症并解决病症问题,确保苗木健康茁壮的成长。当然,对病虫害的发生指标以及发生率进行科学的掌握了解,选择合理时机,进行农药喷洒工作,大程度的降低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提高苗木抗病的能力,进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5防灼烧和防冻保温技术
园林苗木在后期会被移栽到新的环境,苗木对新环境会有一段时间的适应阶段,此时,苗木根系发展缓慢,养分储蓄不够充足,易受环境与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会对苗木造成灼伤,温度过低则会导致苗木冻伤。因此工作人员要在寒冷天气到来之前,采取防冻保温措施,对苗木的主干实行保护,可以采用稻草对其进行保温工作,或者利用防护膜,增加苗木的温度,防止被冻伤。对于施肥时间的选择,工作人员应在合适的季节对其进行施肥,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合作用,保证苗木能够健康成长。
2.6除草和松土
在对园林苗木进行养护管理时,要想保证养护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就必须要保证日常养护工作有序开展。在日常养护时,必须要保证耕除草、培土工作等定期按照要求开展。通常由于土壤本身的养分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不能让过多的杂质进入土壤中,否则会对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这些杂质一旦进入土壤,就会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导致苗木的养分、水分严重不足。所以在对苗木进行养护时,必须要定期开展除草养护工作,这样可以为苗木的健康稳定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2.7草坪地被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草坪地被种植。由于其具有面积大、数量多等特点,根据草木不同的特性以及环境的影响一般采用播种、栽种以及铺种三种种植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是播种种植,基本过程就是工作人员通过恰当的工具在特定区域进行大面积播种,它是使用率最高,适应性最强的播种方式,对幼苗的质量要求较高。为了确保草坪能够健康成长,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选择播种时间,提高草坪的存活率,增加绿化的美观性。
2.8水肥管理
在苗木养护中,需要适时浇水施肥来提高苗木成活率以及保证生长健康。高温天气时,可以利用喷雾器等器械喷灌树体,起到保湿降温的效果。注意这过程避免在正午进行,以防蒸腾作用过大造成水分大量蒸发,不利于苗木的生长。同时可以扩大根系土壤范围和深度,为植物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2.9进行修剪和拔芽工作
苗木完成种植工作后,大多数主干会生长过多的嫩枝嫩芽,这些嫩枝嫩芽如果不能及时对其进行修剪,会出现和苗木主干争夺养分的情况,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同时,这些嫩枝嫩芽水分蒸发较为严重,水分的不足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阻碍了苗木的正常生长,甚至容易出现一些病害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嫩枝嫩芽进行修剪,剔除,保证了苗木主干分明,相互促进生长,也确保了树冠的良好的生长空间,促进了光合作用的产生,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保证了苗木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苗木管理过程复杂,步骤繁多。为了保证园林绿化能够顺利实施,必须加强对每个步骤的监控,对于土壤、水质、选苗培育工作更要进行严格的监管,采用健全的管理机制,利用科学的治理手段,从各方面着手,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这一举措,有利于城市绿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满足人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提高人民满意度,为我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赵金盘,尹红,徐俊玲,林君,梁平.新植树木的养护管理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09):106-107.
[2]董玉春.树木栽植及养护管理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1):213-214.
[3]朱哲理.浅谈苗木栽培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000(001):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