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刘韬熠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范围也是日益扩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范围也是日益扩大,因此,就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近些年我国的互联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大多数传统企业都在采取全新的措施和管理方法,而建筑行业相对传统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和工程企业的需求,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已经成为了一种新趋势,本文就结合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
         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城镇化建设脚步也在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业务也在飞速发展,因此我国就提出了相应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也提出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针和策略,借助科学技术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也满足了社会和企业对于工程质量管理的需求 ,同时也更好地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意义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有效促进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并应用在很多行业之中。其中,建筑行业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工程管理部门就可以实现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包括人力资源信息、物力资源信息以及工程的进度信息等都有准确的掌握和调度。同时也可以保证相关质量监督部门做到对整体项目质量安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如果出现违反此标准的现象,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作出有效处理措施。合理科学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解决,有效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从传统模式转变成现代化、科技化及规范化的新型管理方式【1】。但是相对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脚步还得继续加快,不断完善相关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自主创新和研究相关的管理软件,制定出标准的信息化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确保整体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达到有效提高建筑质量安全的目的。
         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够,管理设备不够完善
         我国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大多数监督管理人员都是来自于传统安全监督管理岗位,因此,更加依赖于传统的书面形式,自身惯性思维比较严重,同时监督管理水平也不是很高,管理方式相对落后,也就造成了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效率不高,不能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信息化的处理和分析,没有具体的规范和要求。此外一些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基础设备简陋,没有及时的更新和有效维护,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使得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方式不够先进,手段落后。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不够完善,规范性不强
         由于相关部门不够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信息化的建设,政府和管理部门也对其缺乏准确的概念,因此在具体的管理监督工作当中,没有一种规范有效的管理方式,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制度不够完善,也不够标准,极大的影响到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和实施。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法规不够完善
         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施工人员素质不是很高,在进行建筑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之中,通常都是以管理人员为主,在加上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监督内容众多,包含了经济、法律和法规等等,因此安全管理人员在相关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法律也必须得到完善,预防偷工减料的违法行为,因此,良好的法律监督体系是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
         三、全面加强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计划,也要明确相关责任,合理调度,分工明确,使得项目工程里的每个人员都可以各司其职,以此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全面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构建完整的信息技术共享平台
         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及时搭建出完整的信息共享平台,并且定时发布质量监督的各种数据和成效,不管是奖励还是处罚,都要及时发布,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保证做到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也可以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实用价值,通过各类信息的及时发布,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从而整体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效果。
         (3)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必须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搭建信息化的系统平台,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就要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业务培训,及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其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意识,确保管理人员可以准确掌握和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搭建建筑需要的各种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实现信息管理技术的共享,同时必须加强对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视,做到对各种信息的保密,防止因为信息泄露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只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信息技术,培养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创新和改革,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得到提升和加强,从而推动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2】。
         (4)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标准,满足不同企业需求
         为了企业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发展,必须建立起行业中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标准,这样建筑工程企业可以把行业标准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互相结合,从而建立起符合自身需求和标准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自身数据库的有效管理,保证信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其次,对建筑行业的信息管理标准也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积极推动软件的自主开发和优化,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完整的质量监督管理软件。同时,也应该把网络管理系统和手机相连接,实现建筑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监督和管理,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也确保整个建筑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效率和应用价值。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因此,必须积极推动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才可以有效保证质量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最终效果。但是,相关部门也要注意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如,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信息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管理的重视,加强企业对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打造信息化的管理共享平台,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不断自我创新和开发,从而创建出高效便捷的办公管理软件,提升信息管理质量和效率,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19,v.26;No.353,324-325.
         [2]苗文志;郭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No.565,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