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金华市 321000
摘要: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人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也加快,各类高层建筑迅速崛起,中国建筑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然而,在一些建设项目中,经常出现基坑事故,如坑壁坍塌、管道破裂、井底失稳、下水道爆破等,从而引发一系列工程事故。为了防止更多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基坑事故的破坏,有必要提及基坑降水技术。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降水技术可以保证施工安全。从基坑降水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探讨基坑降水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分析
导言:
为保证建设项目的安全高效实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建设项目可及时委托业主使用。作为一名建筑工人,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调查是非常重要的。要进行基础施工,首先要开挖基坑。基坑的深度需要根据设计人员的要求来确定。必须设置地基以确保基坑是干燥的。软土问题引起的积水和地质灾害。施工人员施工难度大,地基不稳定,最终建筑物倒塌或断裂。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应密切注意地下水的处理。
1建筑工程中,基坑降水技术的分类
基坑工程是指地质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等地下工程,因此,在基坑工程中排水必不可少,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基坑降水技术。
1.1明沟加集水井降水
开沟加集水井降水是指在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的排水方式,然后沿基坑每隔20~30m设置一个集水井,使地下水从不同方面流入集水井。然后通过泵将集水井中的水从基坑排出。排水沟深度一般比开挖面低0.5m左右,集水井比排水沟低0.5-1m,排水沟一侧应位于地下水上游。此外,集水井的井壁也应采用木板加固,防止井壁滑动。该方法适用于土质好、地下水位低的基坑工程。
1.2轻型井点降水
根据官方解释,轻型井点降水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围绕基坑设置一个井点管,然后在井点管底部设置一个过滤管插入渗层,上部连接软管与主集水管连接,然后利用真空吸水泵抽出集水管中的水,降低基坑周围的地下水位,使基坑保持施工干燥。这种脱水方法操作简单,易于管理,减少了基坑开挖量。相对安全,提高了基坑工程的施工进度。不仅如此,因为水通过井点管排入水池,所以基坑内没有水,相应地提高了地下室的承载能力。一般来说,这种排水方法适用于软土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1.3喷射井点降水
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安装喷射器,利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道内管向喷射器内输入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形成高压气流,使地下水通过井点管与内管之间的缝隙排出。该方法所需设备简单,但排水深度大,可向地下8-20米深处排水。与轻型井点降水法相比,该方法挖土量少,施工简单快捷,成本低,省时省力。一般来说,基坑将在深埋地下水位和砂土中使用。
1.4电渗井点降水
电渗井点降水是指用井点管本身作为阴极,布置在基坑周围,以钢管或钢杆为阳极,垂直埋入井点进行测量,将正极和负极与导线连接,并加强阳极上的直流电流。根据电压原理,将电渗和真空双管相结合,将土壤中的水收集到井点管中,从坑中排出。这种沉淀法操作比较复杂,需要很多工具,而且比较耗时。而且,由于与电连接,操作起来也比较危险,需要专业操作,成本较高。但该方法适用于渗透系数小于0.1m/d的土层,该土层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稳定性差,仅适用于电渗井点降水。
2基坑降水技术的施工工艺
2.1定孔位
在孔位施工中,要结合降水井的井位布置,对井位进行测量放样。井点布置时,当地面障碍物及施工条件影响时,应及时调整场地。
2.2成孔
井位确定后,钻机就位后,钻头应与孔位中心对准,进行具体的钻探施工。成孔后,在孔内进行自然制浆。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泥浆密度。钻具停升时,孔内应灌满泥浆,防止孔壁坍塌。
2.3清孔换浆
钻进至标准标高时,当钻杆提升副与孔底的距离达到0.45M左右时,必须打孔,彻底清除孔内污物,调整孔内泥浆密度,确保返出泥浆中无泥块。
2.4下井
井管采用水泥碎石管,下井前应检查并测量孔深。当孔深符合设计标准时,可降低井管。要事先将井底牢固地系在管底的槽内,用钢丝托住底座,平衡地放入孔内。为保证管体的完整性,应采用铁丝和竹板将其绑牢,管体在运行时应处于垂直和中间状态。
2.5填筑滤料
在填充滤料之前,必须将钻杆下入井管,使其保持在距井底0.35-0.45mm的范围内。泥浆通过钻杆内的泵成束,打孔时调整泥浆,使孔内泥浆从过滤管外孔壁和井管中以圆形间隙返出,调整孔内泥浆密度,使其保持在1.04。然后,结合井身结构设计标准,进行滤料充填,并将井身滤料从井口均匀回填至周边,避免井管被挤扁。
2.6洗井
采用污水泵抽、活塞等洗井方式进行操作。当涂层被填充后,污水泵将进入井内泵出泥浆。污水泵在井周地下水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渗入井内,使污水泵能够连续抽水,同时清水也可以代替清水,从而完成洗井过程。
2.7下泵试抽
成井后,潜水泵应及时下入降水井,预先设置好地面电缆和排水管道。管道系统和电缆设置时,应避免起重机、挖掘机等机械在泵送过程中机械滚动造成的损坏。因此,这些设备应在现场进行鉴定,并在排水系统和泵送安装完成后进行试泵处理。
2.8降水运行
降水施工应在基坑开挖前15天内进行。基坑降水量必须降低。降水前应测量各井口及地面的静态水位和地面高程,然后进行试运行,检查抽水设备是否完好,排水系统及抽水是否满足降水要求。在降水作业过程中,应加强各井水位观测,掌握含水层承压水头变化情况,加强地面沉降监测,避免周围环境降水引起地面沉降。
3基坑降水技术相关应用注意事项
为防止周边建筑物及路面沉降,需在降水井点管与建筑物之间增设回注井点。井点位置和数量应根据施工方案或设计要求,选择清水连续回注,保证地下水的具体补充和地下水的维护。
场地内若有粘土层,将直接影响其降水效果。主要原因是粘土的渗透性比较差,上层水不能渗透。超出井点轴线范围时,选用套管和水枪钻进,采用与成孔施工工艺一致的工艺和操作工艺将井内粗砂充填,形成2-3排砂桩,实现地层的渗透,上水和下水。泵送时,由于上层水的重力会对泵送形式产生负压,上层水容易泄漏。
在泵送初期,必须检查井点管的淤积情况,避免井死。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内部水流的声音和对管道表面的观察来判断管道是否潮湿。如果死井数超过10%,将直接影响整个降水效果,并会被高压水反复冲刷。
工程若在夏季施工,夏季常出现连续性暴雨,边坡常出现流沙、崩塌、积水等现象,具体处理措施包括:在降雨初期,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即不进行边坡覆盖防护,并配备相应的抽水设备和人员,保证雨水及时从坑内排出,并清理沉淀池内的排水明沟和污泥。如工程为冬季施工,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并与井点干管连接,防止管道受冻。
基坑支护是支护设计的关键内容。支护监测作为一种重要的监测手段,可以直接掌握基坑周围环境变化等信息,保证基坑支护土体的高稳定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有利的依据。实现了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进一步优化。
结束语
基坑开挖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基坑内的地下水,使基坑施工环境逐渐恶化,降低了基坑的承载能力,甚至诱发基坑土墙的坍塌。基坑降水技术有很多,包括“开沟+集水井”降水技术和井管降水技术等,需要结合实际基坑施工需要,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充分利用基坑降水技术。确保后续基坑施工有序进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肖爱华.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J].广东建材,2015(04):49~51.
[2]王月中.浅谈深基坑降水方案选择与施工技术特点[J].四川建材,2017(12):89~90.
[3]邓水明.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