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第10期   作者:张光洋
[导读] 土地规划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城乡规划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

         摘要:土地规划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城乡规划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二者的相关性,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管理冲突等问题,促进城乡建设持续稳定发展,有效促进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提升。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相关性
引言
         我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但人口数量较多,人均土地占有面积有限。随着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得以改进,但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所以,如何依据城乡现有发展情况,正确协调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之间的关系,科学规划土地资源,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以推动城乡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为人们建设健康、和谐、稳定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1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的特征
         土地规划主要是在一定的区域里,通过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对土地的利用方式进行规划管理,保证土地的利用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规划工作主要是依靠地区中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分布情况,充分保证各种资源的有效运用,确保不会因为一些人为因素对自然资源造成损失。土地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平衡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之间的分配,从而保证各种产业都得到合理的土地资源。另外,在分配农业用地的时候也要保证各种农业用地之间的均衡,并严格限制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总量,确保各类用地的基本平衡。城乡规划主要是为促进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而开展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协调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通过开展城乡规划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从而保证城市和农村的空间所占比例均衡,也要对一定时期里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行考查,再开展进一步的规划工作。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领域。
2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规划管理的关系
         2.1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的相关性分析
         首先,土地规划管理为城乡规划建设的落实提供保障。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中的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将影响到中心城区、开发区与重点功能区块的布局,通过对增减挂钩指标与优惠政策进行合理利用,可有效发挥对城镇建设用地行为的约束作用,调节城乡结构、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更好地依托土地规划助力城乡建设发展。其次,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受土地管理的制约。土地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开发建设用地,其实现路径主要为针对新增用地实行计划管理、控制审批量,立足于结构与布局双重视角进行综合规划,依据区域实际情况实现就地城镇化。最后,土地规划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乡规划整体布局。土地规划的主要内容包含旧城改造、新城扩建等,通过结合城市整体布局与建设要求进行土地合理规划,完善近期、中长期规划内容与经营策略的编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城乡规划布局、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
         2.2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之间的差异
         首先,两者的目的不同。城乡规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平衡城市和农村两者的经济发展状况,保证土地得到合理的运用,促进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引导城市和农村协同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以及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利益提供保障。而土地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从而更好地开展农业种植和工业生产活动。两者的规划方式不同。城乡规划主要是为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会占用大量耕地,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并且因为管理不到位,会破坏土壤中的养分,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在土地规划时,会对土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土地满足不同用途的程度与适宜性,本身不会对土地造成损害,但土地的严格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状况,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对地区各项经济发展带来影响。


3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优化土地规划管理效能的具体策略
         3.1加强规划的力度,完善管理的制度
         土地规划需要进行设计的内容很多,细节很是繁杂,由于需要较长的执行时间,所以规划的效果体现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前,需要去实地进行具体的调查工作,以为后续的规划奠定基础,在调查的时候要全面的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规划措施的科学应用与准确性。在具体的规划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总结好各种相关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后期的规划工作做好准备。在规划工作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依据实际变化的情况来确定合适的解决方案,通过此方式来确保调研数据能有一个较高的准确性,并同时为以后的施工工作做好准备。
         3.2增强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的协调性
         增强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协调性的重要体现就是持续拓宽对土地资源的规划深度。一旦二者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等现象,就会对城乡建设的策略实施产生负面影响,制约城乡建设最终目标实现。因此,必须在增强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之间的协调性方面适当地对土地资源的规划深度进行拓展,进一步明确城乡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在进行土地资源规划时,无论是土地规划管理,还是城乡规划,都应充分综合各种影响因素,深入开展研究与分析,同时加强规划管理的力度,使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之间保持密切沟通、联系,减少彼此之间的消极影响,实现共同、协调发展。除此之外,可以合理划分区域,按照不同的区域进行分析,制定较为完善、具有高度可行性的方案,如对于城乡规划时,可以充分考虑耕地的发展需求,将建筑用地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加强旧城改造、新城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力度,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后,选择最为恰当、科学的实施方案,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3.3规范土地征用程序
         在征用土地时,由于土地实际价值和给付征用土地的尾款之间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土地征用引发农民不满,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对于此情况,相关人员需完善规范土地征用程序,以保证土地征用更加合理科学。主要有以下措施:(1)完善补偿机制,在土地征用之前,合理分析土地征用对农民可能造成的损失,并依据损失情况予以农民合理补偿,并且,在计算损失时,不能仅考虑农民直接损失,也应当考虑间接损失,以避免农民对土地征用产生不满情绪;(2)市场化管理,与市场规律相结合,在征用土地中保证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加强对农民的引导,让其了解此方法并非是忽视农业发展,而是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实现多元化农业经济,建造新形态农业格局,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向多元化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环境下,城乡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城市化,也缩小了城乡间的差异。因为土地规划作为城乡规划的重点,所需实践时间长,制度成熟,所以在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规划管理中还有着一些差异,然而,对土地规划管理来说,它的管理理念成熟的晚,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耕地。所以,现阶段,协调与发展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关系的关系,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两者的协调构建策略来实现现代化城市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俊,郭文超.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关系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1):11.
[2]李长慧.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19.
[3]周岗.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居业,2019(12):180+182.
[4]乔天赐.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247.
[5]黄光清,李海付,喻霆.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究[J].南方农业,2018,12(23):93-94+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