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路基工程的质量决定道路的稳定性,同样也是确保日后行车安全的根本。因此,必须要对路基施工期间的工艺水平展开了解,不断的探寻更加高效的施工工艺,才能够确保路基工程的施工效率、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获得全方位的提升。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共用车、私家车等越来越多,致使对公路等交通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国新增了很多公路里程,这些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及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变高,其中,路基防护工程是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该项工程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道路的质量,所以我国应加大对路基防护工程技术的研究工作。
1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材料的影响
路基施工中施工材料对于整体工程质量方面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当下的施工材料市场的管理并不严格,并且存在着生产厂家资质、能力等方面一系列的问题,本身材料市场鱼龙混杂。材料的采购工作环节需要根据市政工程的道路标注进行选择,如果进行了缺乏标准指导的分析与采购的工作,依然凭借主观判断进行分析将会造成严重判断失误的问题,也有可能过多的进行材料成本方面的关注,影响到整体材料的质量。
1.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强度控制问题
市政道路路基强度的控制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路基强度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压实度和路基弯沉指标是需要严格进行控制的内容,就会导致强度控制方面的疏忽。第一,天气原因会直接影响到路基压实的施工,因为路基中含水量的会对于压实的效果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第二,在路基填料成分发生变化时,也会给检测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例如,填料的取土源发生了变化,压实的相关参数没有进行及时的调整将对于路基压实的效果产生影响。第三,路基填料与实验阶段的松铺系数之间存在着不匹配的现象,摊铺导致了压实的效果受到影响。第四,路基机械施工的相关参数和压实的遍数控制不到位,也会影响到整体的质量。
1.3管理控制不到位
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是提升路基质量的关键所在,根据当前的路基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质量控制单位的专业性不高,也在措施方面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而监督管理的相关部门大多流于表面的形式,实质性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落实,当质量问题发生时无法进行针对性方案的提出,也不能将其进行及时的改正。
2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2.1路基强度控制措施
施工前,首先要组织对进场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且加强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需要对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交底,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填筑试验路段,通过试验结果,采取相应的回填措施并用碾压机械碾压;同时,由于对土体实施碾压,必须将土体含水率处于最优含水率时才能起到比较良好的碾压效果,因此,必须对含水率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如人工翻拌以及晾晒等,在进行完上述工作后再对土壤进行摊铺,之后再用碾压机械进行碾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碾压、摊铺之前,需要对每一个试验段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试验,并用得到的精确试验结果确定出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最佳含水量等施工参数进行施工,进而控制路基的填筑、碾压。
2.2路基压实质量控制
(1)在湿润区域市政道路路基压实方法。由于市政道路路基压实施工包含较多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泛,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在潮湿区域,路基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单位要调整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方案,可以设置垫层,提升路基的排水性。利用砂石作为排水垫层,能够显著提高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性,进一步满足路基施工需求。若该地区的土壤含水量过高,施工人员还要设置排水系统,确保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度符合相关规定。
(2)在黄土地区的压实施工方法。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期间,特别容易遇到黄土地段,黄土孔隙比较大,当外界降雨量增大,特别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现象。所以,在市政道路黄土路基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案,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确定黄土类型,属于湿陷性黄土还是非湿陷性黄土,制定完善的处理方案。例如,针对浅层湿陷性黄土,可采取冲击压实施工方案。
在市政道路路基压实施工期间,要求施工人员认真遵守“先轻厚重、先低后高”压实原则,在压实施工前,要合理确定路基每层虚铺厚度,并根据试验段所确定的各项施工参数,进行科学施工。
2.3路基防护施工技术
路基防护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除了要重视路基的强度以外,也要重视路基的稳定程度,这时,选择一些密度比较高的材料可以更好的保证材料的均匀性,材料更均匀就可以提高路基的抗压能力。此外,在修建路基时要考虑地下排水对路基的影响,对于路基除了压实程度以外还要保证路基的透水性达到一定的标准,使路基地下排水得以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对路基的压实度要进行多次测量,寻找一个临界值,保证路基透水性良好的同时实现路基压实度最大化。最后,还要随时对路基的压实度进行抽样调查,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地方要及时处理,总结路基压实度不达标准的成因,以防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优化路基的压实程度。
2.4路基工程施工中的交叉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在开始每一道施工工序之前,负责施工的技术人员需对本工序的施工技术进行技术讲解,并且对安全问题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明确施工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如管网情况与设计不符等),及时与设计方联系调整设计方案;(2)现场技术质量负责人严格监管,如有不按照规范要求施工的现象,应立即制止并整改;(3)现场技术人员应做好现场工序验收,上一道工序验收不合格时,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4)首先需要确定每一个施工单位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应当合理且有序地进行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加强对上一道工序的成品保护,并对下一道工序实施交接验收;(5)重视施工资料的管理及收集工作。每一个项目的资料负责人主要负责对施工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且需要现场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协助。除此之外,资料和数据还应具有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应根据合同及规范要求编制竣工资料。
2.5路基养护要点
市政道路路基表面保持平整,不宜出现凹陷与凸起等现象,如果发现路基表面出现凹陷或者凸起,要立即调整。为了更好的提升市政道路路基养护效果,施工人员还要加强防水力度,如果道路路基的排水性能比较差,会出现大量积水,路面被浸泡,严重的还会出现大面积变形。因此,当外界降雨量过大时,施工人员要重点检查路基排水性能,确保市政道路路基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若外界降雨量过大,施工人员要准确记录下水位,并采用专业仪器设备进行维护。通过在市政道路两侧种植树木,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水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道路工程中的路基建设工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路基质量控制是关键性的工作内容。在其质量控制之中需要根据质量控制的要点,建立有效的管理控制机制,从而提升路基施工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丛鑫.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核心要点构架[J].中国标准化,2018(24):124-125.
[2]孙建亮,刘爱军.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16):66,68.
[3]孙晓艳.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措施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