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优化策略与措施分析--以铜鼓大道项目为例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第10期   作者:赖少颖
[导读] 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典型的政府投资项目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典型的政府投资项目,本文在明确市政道路项目特征和功能目标的基础上,从节约造价的角度对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优化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并结合韶关市铜鼓大道项目建设的实例,证明相关优化措施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优化、节约造价
一、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市政道路的建设给各地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也逐渐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市政道路作为线性工程,其关键技术参数往往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已基本明确,投资规模相对容易测算,但由于成本控制意识不足、监管机制缺乏、方案经济性论证充分、设计工作和现场实际脱节等原因,市政道路工程的造价控制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不少市政道路项目甚至出现“三超”现象,给项目结算等后续工作造成巨大困难。由于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极高,因此从造价的角度加强市政道路的设计优化,对实现项目整体投资控制目标极具意义。
二、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优化的措施
(一)  六问三推,复核规划条件合理性。规划部门在出具市政道路规划条件时会对道路等级、断面形式、竖向高程和线位等原则性的关键参数提出明确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全面执行规划条件对项目的经济合理性未必是最优的。因此在深化设计工作开始前,有必要再次复核道路规划条件的合理性,及早发现问题,提出优化工作调整建议。
(二)  优中选优,充分进行方案经济比选。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对桥梁结构选型、路基(边坡)加固方式等关键环节进行多方案比选,强化对经济合理性的审查,引入价值工程分析方法,从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出发,选定最佳的设计方案。
(三)  因地制宜,精细化布设市政管线。一是市政道路线路长,沿线的土地的性质不尽相同,如全线简单按最大排放需求设置污水管则不可避免造成浪费,只有准确了解沿线土地性质,合理预估各路段的污水流量,才能实现污水管道的精细化设计;二是市政道路工程的雨水收集和排放条件不尽相同,只有深入现场勘查,才能实现排水功能要求和经济性的统一。
(四)  实事求是,按需留设路口。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对规划相交道路往往采取提前预留路口,设置渠化、交通信号设施。但实际上规划相交路口多年后仍未实施,导致平交口和交通信号设施长期闲置甚至损坏,由此造成的投资浪费不可估量。因此,在项目实施时要充分了解相交规划道路的建设计划,对远期规划的路口,仅敷设过路管线,不做路口预留,更不必安装交通信号设施,避免投资浪费。
(五)  精益求精,不断深挖设计优化空间。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涉及专业较多,只有把成本优化意识始终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深挖设计优化空间,进一步降低建设成本。
三、实例分析-铜鼓大道项目
铜鼓大道北起韶关新区韶州大道,南至曲江区白土工业园,纵贯武江、浈江、曲江三区,全长 7.27 公里,宽40米,双向六车道,为城市主干道,于2019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

项目在充分确保使用功能的情况下,通过全过程、分阶段、多维度的设计优化,直接节约建设成本近3000万元,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具体措施如下:
(一)    调整水系河道,省去两座桥梁,节约投资1000万元,节约土地约19亩。
原方案铜鼓大道与现状水系有2处相交,规划有两座桥梁上跨沐溪河,涉及建安工程费约2023万元。后经研究,将道路西侧水系河道截弯取直,取消两座跨河桥梁建设,与原方案对比,扣除河流改道及该段路基路面建设费用后,节省投资近1000万元,同时节约土地约19亩。
(二)    精选桥型结构,节约投资558万元。
铜鼓大道龙归河大桥全长600米,原方案有2种桥梁结构选型,一是简支梁结构,二是连续梁结构,两者相差558万元。2017年12月由韶关市住建部门召开专家评审会,经各方慎重研究、充分论证,明确大桥采用最经济的简支梁桥结构形式。既保证通航功能,又能缩短工期,与比选的连续梁桥方案相比,节约投资558万元。
(三)按需设置排水,节约造价119万元。
原方案K2+200至K2+840段污水管设计采用双侧布置;K1+500-K2+180段沿道路纵向敷设DN800-1000的雨水管。后经调查周边地块的开发计划,复核污水管流量需求,确定K2+200至K2+840段污水管单侧布置即可满足使用要求,将该路段污水管调整为单侧布置,节约造价约24万元;同时,根据现场踏勘,发现K1+500-K2+180段道路具备雨水直排河道或边沟的条件,路面排水调整为横向直接排入沿线河道或道路边沟,节约造价约95万元。
(四)调整交叉口交通信号设施建设时序,节约造价702万元。
铜鼓大道原方案全线共设有6处灯控交叉路口,除高创南、北路2处交叉口外,其余4处交叉口近期无建设计划。根据铜鼓大道沿线地块开发情况,仅实施近期计划建设的2处交叉口交通信号灯和电子警察,其余4处交叉口仅做交通设施管井预留,不安装相关设备,与原方案相比,既可满足近期道路使用需要,同时又避免相关路口的设备闲置及损坏,节约造价约702万元。
(五)    深挖优化空间,节约成本601万元。
原方案景观设计标准较高,一是路缘石材料为天然花岗岩,造价较高,预算总价约527万元;二是绿化工程采用组团密集种植的形式,苗木规格较大,平均胸径13-15厘米,苗木种类较多,乔灌密度达0.15株/平方米,工程造价偏高,单方造价约322元/平方米。道路施工期间,业主单位通过及时借鉴同期建设的其他市政道路项目的经验,梳理全线还未实施的建设内容,深挖优化空间,及时采取精细化的优化措施,一是将原方案的花岗岩路缘石变更为浅灰色仿花岗岩路缘石,与原方案相比,外观质量提高,施工工艺更为简单,施工速度加快,节约造价217万元;二是景观设计调整为疏林草地的绿化风格,精简苗木品种,优化乔木胸径规格和种植间距,与原方案相比,道路景观效果更为简洁大方,节约造价384万元。
四、结语
通过解读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现状,探讨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一般做法,结合铜鼓大道的建设实例,总结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优化的经验和做法,提出积极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优化措施,为其他类似的项目的设计优化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韶关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成本控制办法》的通知,2017.
[2]  熊蕾;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作者简介:
赖少颖,男,广东韶关人,现供职于韶关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