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N端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月3期   作者:王珍
[导读] 浅谈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王珍
(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浦庄卫生院;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浅谈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9月到2019年9月收治的4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非心血管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心功能等指标上的差异。 结果:实验组N端脑钠肽前体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N端脑钠肽前体数值随着心功能程度显著增高,与心功能等级关系密切,两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是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指标,与心功能的等级、超声心动图指标有直接关系,快速测定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有助于医患及时有效治疗疾病,具有社区医院推广价值。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故有效预防、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是控制和治疗该病的关键。而心脏标志物的研究和进展为心血管疾病诊断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据临床研究表明,心力衰竭会导致N端脑钠肽前体上升,因此N端脑钠肽前体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具有独立的近、远期预后信息[1]。本次研究对N端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浅的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6年9月到2019年9月收治的48例心力衰竭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非心血管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52-97岁,平均年龄78.6岁,实验组患者均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Ⅱ-Ⅳ标准。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54-95岁,平均年龄78.1岁,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N端脑钠肽前体、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1.2 方法
   给予实验组和对照组NT-proBNP检测,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范围为100-35000pg/mL。参照罗氏(Roche)判定标准:NT-proBNP排除/诊断心衰的标准:50-75岁NT-proBNP≥900pg/mL心衰的可能性高,<300pg/mL排除心衰可能,300-900pg/mL心衰的可能性较低,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诊断;>75岁NT-proBNP≥1800pg/mL心衰的可能性高,<300pg/mL排除心衰可能,300-1800pg/mL心衰的可能性较低,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诊断。同时给予两组心脏超声心动图等常规检查。B超采用迈瑞DC-8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机械探头频率为3.0MHz,检查时选取左室长轴切面对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进行检测。
    1.3 诊断标准
   采用NYHA分级标准,Ⅰ级:有心脏病但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Ⅱ级:有心脏病且对日常生活有轻微影响,休息状态下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Ⅲ级:处于休息状态时没有症状,但进行强度一般体力活动时会发生心绞痛、气喘、心悸等临床症状;Ⅳ级:有心脏病且不能从事体力活动,在休息状态中也会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心力衰竭症状有显著加重迹象[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中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数据对比以P<0.05视为存在显著性差异和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NT-proBNP数值和超声心动图指标
   实验组患者在NT-proBNP数值、LVEDD、LVESD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实验组NT-proBNP检查结果最高达到了7633pg/mL,是一位86岁患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
3 讨论
   由心脏的内皮细胞分泌出的肽类激素物质就是脑钠肽,心肌细胞首先由108个氨基酸的BNP原在受到心肌细胞刺激后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裂解为NT-proBNP,血浆脑钠肽浓度升高主要由心脏承载量过高或压力太大所导致的心脏内壁压力增加引起。脑钠肽与心力衰竭时心室容积扩张、左心室压力负荷有直接关联,由于N端脑钠肽前体半衰期较长的特点,达到120分钟,更适用于体外检测。因此对N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和心力衰竭的病情变化情况的检测较为容易[3]。据近几年临床研究表明,N端脑钠肽浓度会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高,还因为对N端脑钠肽前体检测较为简便,所以N端脑钠肽前体逐渐被应用于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及其他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中。
   本次临床研究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浓度、LVEDD、LVESD均高于非心血管疾病者,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同心功能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可发现其数值随着心力衰竭程度而增高,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表明在诊断心力衰竭时可将NT-proBNP水平作为重要指标,与黄兰英研究结果相同[4]。
   神经内分泌因素的激活在研究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心力衰竭患者心肌产生的脑利钠肽在血浆中呈增长趋势,因此血浆NT-proBNP水平在诊断心力衰竭、判断预后和临床治疗中优势明显,当NT-proBNP水平在正常范围时,慢性心力衰竭疾病会出现偏高的阴性预测值,当NT-proBNP水平异常就说明病人需要进一步的超声心动图等其它检查,对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中快速检测NT-proBNP能够及早确诊疾病的程度,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心脏标志物的检测尤其NT-proBNP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5]。
   综上所述,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将N端脑钠肽前体作为重要指标,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对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进行测定有助于及时治疗心力衰竭疾病,具有在社区医院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博雅.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的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09):129-131.
[2]杨雁鹏.探讨脑钠肽在心血管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3(04):114-115.
[3]张新贵.脑钠肽在心血管临床的应用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02(17):131-132.
[4]黄兰英.脑钠肽在临床的应用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6):126-127.
[5]尚丽红.N端脑钠肽前体临床应用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4,09(17):2025-20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