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第10期   作者:郑有志
[导读] 水利工程除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度外,在预防洪涝灾害方面还可发挥重要作用。

         摘   要:水利工程除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度外,在预防洪涝灾害方面还可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水利工程也会对当地河道生态平衡产生较大影响,如若处理失当,会诱发严重的生态问题。从长远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重点引入生态水利发展理念,降低水利工程对周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推动水利项目与生态环境协调一致。
         关键词:
         生态水利;         现代河道;         应用原则;
         生态水利体现了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的一致性,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将工程的社会效益与人类活动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式相结合,达到河道治理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和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目标[1]。
         1 生态水利与传统水利的不同
         生态水利侧重人与自然资源的协调,侧重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实现长久可持续性的社会效益,生态水利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将高新技术应用到水利建设中,促进水利的高效发展;生态水利是以生态学观点指导水利工程的策划、设计和管理。传统的河道治理往往更加注重河道质量的结果,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往往忽视,这种河道治理方式存在较大不利因素[2]。河道在自然环境的存在并非孤立的,对周围生态环境、百姓生活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为自然生态的循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传统的河道治理改变了生态平衡,使河道的功能呈现单一性,是河道与自然相融合的景观受到破坏,同时也影响到周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
         2 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
         生态水利工程顾名思义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 改变河道生活环境的水利工程。当下, 在处理河道污染治理和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 生态水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河道污染日益严重, 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矛盾日益突出, 利用生态水利保护环境、保护河道促进社会不断发展成效显著。就生态水利而言, 一方面, 其自身具有环保、天然在不破坏或不断继续加深破坏的基础上实现污染治理的独特优势, 是其他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比拟的;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与需求, 生态水利则能够从最大限度地调和社会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矛盾, 体现了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
         3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运用的现状
         生态水利作为人类发展到高度文明的独特产物, 是人类在长期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以生态方式对水资源的一种利用, 其核心主旨就是在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的水利建设, 从而为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显然, 生态水利不得不在统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水利建设。
探究目前生态水利应用在现代河道治理的现状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河道断面形式单一。例如河流横断面是指河槽中某处垂直于流向的断面称之为该处的横断面, 在现实情况中, 人们过分看重河道的作用, 缺乏对河流断面形式的选择的重视;其次, 水利材料和结构呆板。近些年为了克服河道的行洪速度水土流保持问题, 我国河道水利大多采用凝土和混凝土制品。最后, 易破坏河道的生态系统。现在我国在建设水利工程中所使用的一些材料与水都会产生生化反应, 其对河道水利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4.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4.1 保持河道的蜿蜒性, 建设自然化河流
         生态水利建设在保持自然河道的蜿蜒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自然河流多呈现曲折蜿蜒特性, 该类型河道在蓄水性能方面具有优异表现, 可提升河道的蓄水量以及水流量, 同时也可营造范围更广的水体生态环境, 有利于水体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因此, 在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 保持河道的蜿蜒性, 建设自然化河流是其重要的应用之一, 在提升水体蓄积量的同时也可优化水体的生态功能特性, 可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
         4.2 构筑现代生态化水网工程
         现代生态化水网工程的建设是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可提升水资源配置及应用的均匀性。构建水资源网络体系, 首先需构建河流水系联网系统, 实时探测各水系的水资源储备量及水质水文情况, 基于大数据平台实现个水系水资源的优化调度, 并促进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维护。作为一项庞大的生态水利建设工程, 生态化水网的建设要求各方面力量的协调与统一, 并最终实现河流流域内生态循环的有序、高效进行。

         4.3 构建水生动物种群
         生态平衡的建设要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因此生态水利工程的另一重要应用即维护河道内水生动物种群的多样性。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 基于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 提升河道生态水域中水生物种的种类及数量, 强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提升水循环的净化水体效率, 从而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及稳定。在生态治理过程中, 可通过有效水生动物种群的构建来提升生态种群的种类及数量, 如鲫鱼、鲢鱼、螺等生物在对浮游生物及污染物的清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可适当提高此类种群的数量, 并通过河流内循环提升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促进水生生物总体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4.4 种植水生花卉
         河道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需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河道防洪以及景观美化等效能的发挥, 因此,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 可通过种植水生花卉优化河道系统的景观建设, 如栽种花草、美化水面等举措。
         4.5 建设生态河堤
         生态河堤的建设有利于河道护坡, 防止水土流失, 是生态水利建设的重要应用方面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已发展成为生态水利建设的一部分, 高效的生态河堤建设对提升河堤植被的含蓄水源能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同时也有利于蓄水减洪、固本护源。生态河堤的建设需依据河道施工的特征以及项目地的土质及地形特征进行高效的规划设计, 并对河道植被进行实地勘察, 在此基础上, 结合生态平衡性要求, 对于河道进行分区, 包括常淹区域、常露区域以及交替变化区域, 并针对各区域的特点合理选用生态护坡方式。
         5 结语
         当今科技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 传统的河道治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传统的河道治理方式的基础上, 人们越来越关注具有环境、生态环境保护、节约高效功能生态水利建设模式, 重视生态、保护生态的水利建设及其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因此, 本文通过阐述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 探究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运用的现状, 提出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几点原则, 力求为未来河道生态治理提供行之有效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邹晓静, 马佳璐.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上海水务, 2019 (03) :36.
[2]王庆.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水生态文明, 2018 (12) :12-13.
[3]陈奎, 王中斌.试论现代河道治理中生态水利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16 (01)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