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对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于电力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供电厂纷纷研究新型供电设备,智能化变电站提高了运行效率,改善了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和输电配电情况,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智能变电站是高新技术在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应用之一,促进了我国电网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中心枢纽,保证了电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加强智能变电站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对于建设电网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要点 运行维护
如今,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就需要加强对变电站的有效管理,做好运行维护工作,由于目前电力系统的规模日益增加,这样就给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所以,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维护实施科学有效管理,提升运维水平以及促进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
一、智能变电站当中运维的系统化管理主要内涵研究
针对智能变电站来说,加强对运维的系统化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化管理的内容比较丰富,其中不仅仅包括了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相关阶段,而且系统化的管理还包括了变电站的建设、工程验收以及安装调试等多个工作环节,所以,系统化管理等同于全过程的管理。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具备管理系统化以及规范化,加强源头控制,以及高度重视实现全面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从而提升运维管理的实质效果。其中,从纵向层面上进行研究,需要重视关键要素以及同时针对主客观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有助于实现系统化的管理目标。和传统的模式相比,现在的运维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系统化的管理致力于传统设备以及智能化设备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针对工作内容实施规范化管理,系统化管理显著突出“全、实、细、优”等科学管理方法,针对当前的一些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以及有效完善,从而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运维体系,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实际质量,而且可以有效提升运维管理的效率。
二、当前智能变电站的优越性
(一)传统变电站优缺点
传统变电站主要是由数字化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构成。在常规变电站中,主要是应用自动化系统。常规变电站二次系统布置单元被分隔,多个装置不能有效连接,使得变电站整体功能难以得到有效优化。各个装置之间信息输入具有独立性,难以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加上接线复杂程度较高,系统难以全面拓展。数字化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相比性能方面有所提升,在一次设备中融入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二次设备中融入网络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数字化变电站之间具有统一的通信系统,系统运行中具有规范化的运行标准。
(二)智能变电站优越性
智能变电站通过采取先进、集成、环保等智能化设备,使得全新信息能够实现数字化传递,建立网络化通信平台,加快信息之间的传输共享,最大程度实现信息收集、维护、控制和监测等功能。此外,能够根据电网实际发展要求展开实施控制,实现智能化调节。对于各项运行故障能够在线决策,加强与相邻电网之间的互动。当前,智能化变电站数字化功能较为明显,能够实现信息数据传输、控制管理数字化,进一步提高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精度,使得智能电网能够有序运行。
三、智能变电站关键问题
(一)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问题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变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就是利用对等通信模式使信息交互得以实现,然而IED设备中相关信息均需要处于对应局域网中才能够得以实现。若IED设备被侵害,而有关数据信息的安全保护比较缺乏,将会导致整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法实现安全运行,从而使变电站运行安全及有效性受到不良影响。
(二)智能变电站的可靠性问题
对于智能变电站中电子互感器而言,其属于外部电源,若对应线路中有短路等相关问题出现,则电子互感器中相关电源也就会被切断,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导致电子互感器停止运作,导致变电站整体维护系统缺乏稳定性。另外,在电子互感器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外界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制约,电磁场、温度及噪声属于其核心影响因素,在变电站实际运行中对于这一点应当加强注意。
(三)快速保护及装置安装保护问题
在智能变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对于电子互感器,其需要相对应装置作为联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不同信号传递得以实现,从而对变电站运行情况进行正确判断,确定其是否正常,同时由于信号传播通常都比较复杂,需要通过相关系列操作才能够有效实现。另外,在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装置安装保护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智能变电站中很多设备均需要在户外进行安装,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影响,因而需要对装置安装进行保护。
四、现阶段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措施
(一)加强人员管理
随着智能化变电站实际投入的使用,需要设置相关技术人员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目前,智能变电站内各个技术人员和基层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人员管理主要是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在提升安全意识方面,需要设置安全规程的学习,定期开展各项安全活动讨论会,通报智能变电站存在的各项问题,及时排除各项安全隐患,使得变电站各个基层人员都具备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
(二)加强设备管理
目前,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对各类设备的整体要求较高,设备运转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当前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在维护运行中加强设备管理,如图1所示。智能变电站主要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突出智能化是一次设备的基本特点,二次设备主要是注重表现网络化。当前,智能变电站实际使用的设备较为先进,自身具有明确的运行特点,所以需要结合设备自身独有的特征展开相关管理,有效突出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也是提高变电站运行质量的重要保障。
(三)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
当前要想确保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在智能变电站运行内部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此项制度中包括智能变电站发展的整体目标,将具体目标进行分解或任务化,让站内各个技术人员各司其职,完成各项任务。此外,各个员工需要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明确赏罚措施,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使得各项活动更具条理性。当前变电站还需要践行“两票三制”,应该仔细填写工作票和操作票,加强工作许可和监护制度管理,使得各项制度能够强制有效实施。通过“两票三制”的有效实施,进一步促进各项设备的有效运行,及时发展设备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促进设备的全面检查,提高设备应对各项问题的能力,尽量避免人为管理因素导致的设备损坏。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需要高度重视运维系统化的管理。其中,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实施有效系统化管理主要措施包括拓展培训以及提升培训效果、重视软件硬件以及加强设备管理、强调巡视以及推进运维一体、完善变电站规章制度以及确保全面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运维工作质量,促进智能变电站健康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