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网规划与建设提高农网管理水平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周立民
[导读] 摘要:在农网规划上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农网是否足够安全,农网的建设是否可靠,本文针对农网的规划,以及农网的管理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安全的保障依赖于合理的规划以及较高的管理水平,因此在农网建设当中,规划与管理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两项工作。
        (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崇明供电公司  上海崇明  202150)
        摘要:在农网规划上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农网是否足够安全,农网的建设是否可靠,本文针对农网的规划,以及农网的管理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安全的保障依赖于合理的规划以及较高的管理水平,因此在农网建设当中,规划与管理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两项工作。在农网工作进行当中也会遇到一些阻碍,来自于当地居民亦或是当地的环境,需要与当地居委会打好关系,调和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可以保证地方的政府以及居民可以支持相关的工作。
        关键词:农网规划;农网管理;建设水平
        根据以往的农网建设情况来看,近年来。农网的建设前景一片大好,经济的不断增长,同时也带动了用电量的消耗,但是在部分农村地区,电网的建设还不够全面,相比于城市地区,农网建设上存在一些困难,管理体制尚不完善,投资体制也不够健全,严重影响了农网规划的建设。在规划建设中发现,农网的技术设备都很落后,因此经常会出现供电量不足,电力弱的情况出现,制约了当代农村的快速发展。
        一、农网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十年前国家就已经开始了对农网的改造项目,通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农网的安全性以及性能性问题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提高,总观整体的改造实施效果,可以说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只是农网的管理上还有很大的问题,服务水平不高,导致损耗较为严重,需要持续进行改造工作,综合分析农网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整体规划不到位
        在对农网的规划上缺乏整体上的考虑,农网建设过程中经常会有资金短缺的情况发生,因此减少了对于农网建设的统一规划,很多情况都采用就地拉线的方式,对于过载的线路处理也较为粗糙,导致电路的整体结构紊乱,不仅无法节省资金使用,反而会因为安全隐患问题加大经济的负担。
        (二)供电半径长,供电线路多
        在农网建设中有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就是供电的半径通常较长,在供电中发现电路经常处于过载状态,因此超负荷的电路运转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电路改造,减少供电线路的过多使用。
        (三)农网供电线路模式不满足“N-1”原则
        在供电线路的建设过程当中是有固定的模式的,但是建设过程中发现,农网现有的供电线路模式并不满足于现阶段常用的“N-1”模式。现有的农网对上级的电网无法形成有效的支撑,并且供电线路的负荷较大,导致了对电路供电的负担加重,减少了电路的使用寿命。
        (四)农网的低压网络配置薄弱
        在农网系统中,低压网络的配置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损坏问题,装置过于落后,配电变压器的容量过小,导致无功补偿严重不足,严重威胁了农网覆盖范围的整体电力输送以及人员安全。
        二、加强农网规划建设,提高农网安全运行水平
        加强农网规划建设,提高农网安全运行水平是目前农网建设的首要工作,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明确工作重点,对任务工作进行分块进行,做好宏观的规划工作,再对划分部分进行细则规划,改进农网建设过程中的不合理举措。
        (一)找准农网改造方向,提高农网建设质量
        投入农网的建设之前,要找准农网的改造方向,合理的安排农网改造的具体操作步骤,精细化工作,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进行农网的改造时,也要结合当地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尽量在提高农网质量的过程中,减少农民的经济负担,投入的建设水平也要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思虑周全,不能一味的改造,而脱离了客观的实际状况。
        进行农网改革时,要尽量做到一步到位,根据当地的经济承受能力,将农网的建设做到合理规划内的最高质量水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具有明确的分工,把每一项技术,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严抓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第一,建设人员要对农网规划建设有充分的了解,保质保量的前提是要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合理进行农网规划,提升农网管理水平
        在进行工作之前,要合理的进行农网规划,保证建设过程有所依据,还要提升农网的管理水平,使得建设过程可以安全规范的进行。对于电路的布局要有合理的规划,电路安置点以及联通点要安全合理,实现“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减少供电半径长,线路复杂的情况发生。
        电路规划时选址在公路旁比较合理,方便于后期的维修保养工作,但是前期规划仍需多方协商,敲定最终计划,确保其合理性。电路供电的范围区域应该进行合理的划分,避免供电区域交叉,增加电路负荷的情况发生。对于配电区域的选址要合理,农村的房屋布局上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再选址。尽量选择供电用户集中,供电半径小的区域作为供电场所。在选择供电场所时,也要计算所要供电区域会产生的负荷,坚决杜绝超负荷供电的情况发生。地址选址还要保持道路通畅,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的进行维修工作,减少道路不畅延误的时间。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上不易过大,但是也不能过小,因此要做好事前的评估工作。
        (三)监控农网的用电负荷,保证线路安全
        在农网的电力输送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定性因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用电负荷上,是一个不可控的因素,因此需要完善对用电负荷的监督以及控制工作。在农户家中均有低压户表的配备,要做好用电的计量管理工作,选择合适的计量表进行用电的监督,现有的新型电能计量装置能耗小,还可以防丢失,反接报警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工作人员对电路的符合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保证电网输送电量过程是安全的。
        三、与当地政府协商,共同进行农网规划
        自农网改造以来,直至今日,已经颇有成效,因此要注意保持现有的改造状态,并且对于改造水平仍要加以提高。进行农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与当地政府打好关系,确保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农网建设过程中,最需要处理好的关系,有以下几种:
        (一)当地政府
        政府的存在是居民的生存保障,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国家认可的领导机关,在进行农网建设之前,也要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当地政府的职责所在就是要为百姓谋福利,只有受到政府支持,才能更好的展开工作。
        (二)村委会、居民群众
        农网建设面临的人群主要是农民,而居委会通常是最接近居民生活的组织,居委会的决定会受到更多居民的认可,因此在进行建设之前,要得到居委会以及更多居民的认可,才能顺利的开展工作。但是农网的建设并不能使农民做到充分的了解,此时就需要居委会发挥作用,对农网改造后可能带来的好的影响进行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得更多的居民可以理解电网改造的实际意义,支持农网的改造工作,居委会也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配合电路的施工规划工作,提高农网建设的施工效率。
        (三)城网
        农网改造的过程中,不仅要得到当地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支持,还要有城市网络的支持,虽然我国分为农村和城市两部分,但是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还是要相同的,农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中,必然少不了城网的支持,因此要搞好和城网之间的配合,进行整体的规划手段,两者之间紧密配合,共同来维护电路之间的安全性。
        总结:农网的规划与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不同的农村地域农网的建设也在面临不同的问题,但是总体的问题还是大同小异的,而且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是要比困难多的,因此对于农网建设中的问题,没有什么是无法解决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农网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农网改造建设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也要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做好供电设备的存放选址,规划好供电半径,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祝志华.加强农网规划与建设提高农网管理水平[J].农村电气化,2018(4):42-43.
        [2]徐萍.对陕西省电力公司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二期工程后评估的分析探讨[J].陕西电力,2018(22):58-59.
        [3]徐建范.浅谈供电企业如何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0(03):125-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