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服务业务中台设计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 梁玥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梁玥
[导读] 摘要:随着能源转型、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电力营销客户服务系统已无法满足复杂的用户需求。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12)
        摘要:随着能源转型、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电力营销客户服务系统已无法满足复杂的用户需求。根据电力系统关于深化“互联网+营销服务”的要求,实现一体化线上服务,加快传统线下服务向互联网线上服务模式转变,建立客户聚合、业务融通、数据共享的统一网上服务平台,实现交费、办电、能源服务等业务“一网通办”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电力营销客户服务系统在运营管理系统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统一的运营支撑系统的框架体系,功能点也不能覆盖公司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开展电力营销全渠道运营支撑平台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营销服务;业务中台;设计方法;支撑体系
        前言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兴的业务出现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传统电力营销服务系统已难以满足用户需求,需要引入企业中台等架构和理念开展优化升级。参考互联网电商等企业业务中台设计经验,结合电力营销业务特点,分析了营销服务业务中台的构成,研究了营销服务业务中台的设计流程、各环节的设计原则和具体的设计方法,最后从技术支撑和运营支撑两方面阐述了营销服务业务中台支撑体系,为电力营销服务系统业务中台体系的落地提供参考。
        1营销服务业务中台的构成
        营销服务业务中台作为一种战略性、体系性业务架构,其核心价值在于将营销业务能力IT化的模式转变为将业务能力资产化的模式,从而提高业务敏捷性及响应市场的速度。营销服务业务中台里提供的业务能力可以逐渐被更多的业务应用复用,从而逐渐累积企业业务能力资产,并通过中台赋能的方式,为面向电力客户服务的前台应用输出持续沉淀的核心业务能力和快速创新能力。它不仅包括中台信息系统支撑,还包括与中台匹配的管理体系和标准。具体来说,营销服务业务中台由业务中台分析方法、各类业务服务能力中心及与之匹配的业务数据域、业务中台技术支撑及与之匹配的管理机制及标准构成。
        (1)业务中台分析方法:营销业务中台服务化建设方法,涉及服务中心规划、服务识别、设计、实现、治理等一系列方法标准。
        (2)业务能力中心:营销业务服务中心由基于领域模型分解的业务能力池及从业务域、流程、功能、时序图等业务分析中梳理出的服务组成。
        (3)业务数据域:与上述业务能力中心匹配的业务数据集合,该业务数据域的操作一般必须通过该业务能力中心,从而天然保障数据的高度一致性。
        (4)业务中台技术基础设施:是对业务中台的业务能力中心、业务数据域、管理机制及标准提供标准技术支撑的技术体系,如分布式服务框架、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消息队列、分布式业务监控、分布式事务等。采用统一的技术基础设施对于业务中台的落地、运维、迭代更新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管理体制及标准:稳定的团队和规范标准保证业务中台的能力建设方、能力使用方形成良好的流程运转机制,实现业务能力的持续稳定迭代,保证营销业务中台的持续演进。以上五个方面构成客户服务业务中台的核心。
        2营销服务业务中台设计流程
        参考互联网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以提升IT协同效能,促进业务创新,构建行业生态为目标的业务中台建设方法经验,结合电力营销自身的业务特性,本文提出涵盖整体客户服务业务中台设计实施过程。设计过程分为服务中心规划、服务识别、服务设计、服务实现及服务治理5个步骤,涉及业务相关提交件的输入要求,业务中台相关提交件的输出,设计过程的一系列标准、模板和规范,前后步骤相互验证,迭代演进。


        (1)在服务中心规划阶段,基于业务领域模型的输入根据服务中心规划方法和决策流程及指标确定电力营销服务系统的服务中心,根据服务中心确定电力营销服务业务中台架构。
        (2)在服务识别阶段,依赖业务需求分析产出的四级或五级流程、业务时序图、业务规则、业务功能等作为服务识别的输入,再根据各种需求输入对应的服务梳理方法梳理出备选服务。针对备选服务依据服务中心规划做筛选、聚合、归类形成电力营销服务系统的服务模型,同时根据服务的非功能需求产出业务中台技术能力支撑。
        (3)在服务设计阶段,根据服务识别阶段产出的服务模型,设计对外暴露的服务接口和操作,设计各个服务中心的数据模型,设计服务中心的部署模型。
        (4)在服务实现阶段,根据服务设计阶段的产出,依据代码开发规范、微服务开发最佳实践,进行服务接口的代码业务逻辑实现及开发完成后的服务单元测试、服务集成测试、服务非功能测试、服务部署上线等。
        (5)在服务治理阶段,针对服务的持续运营,收集及反馈服务实际运行信息,促进服务的持续迭代,持续的满足和促进业务创新,真正达到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好客户的核心主旨。
        3系统通信方式
        面向电力营销的运营支撑平台架构设计中主要采用以太网为主的通信形式完成对各个终端的通信连接。终端设备主要以CAN/RS-485、光纤通信模块等方式接入数据分析模块或运营监测大屏系统,实现设备的管理与监测,同时将终端状态信号进行提取、转换,传向下一个环节。与此同时,无线通信技术为终端设备和全渠道运营支撑平台提供数据交互支撑。
        4应用场景
        运营管理平台的架构设计、开发工作系统设计,包括功能设计、非功能性需求设计、安全防护设计、灾备设计、可视化设计、数据库设计等。通过构建适应电力营销全渠道的运营管理体系,可整合和优化运营资源,打造支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管理平台。其中,通过运营支撑平台可统一运营管理入口,集中开展渠道运营和活动推广,打造公司互联网服务品牌。可利用运营管理平台的运营,可利用自身资源聚拢更多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更多全面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电力营销系统在其他领域的竞争力。
        在运营渠道管理方面,可获取用户流入渠道,通过记录各渠道引流状况,选取优质渠道,具备品牌管理、渠道权限设置等功能。在活动运营方面,可调用活动激励机制,记录活动参与情况。在产品运营方面,可在首页展示相应的产品和活动消息,进行首页个性化展示和产品个性化展示。在用户运营方面,可记录用户在系统中的行为、关注点等,从而进行用户分群管理。在内容运营方面,可实现消息精准推送和个性化消息推送。在运营活动管理方面,可实现活动及活动任务的新建、发布、审核、查询、调整,以及活动奖励管理、奖品池查询、调研问卷管理等功能。电力营销全渠道运营支撑平台支撑了电力营销两级协作的一体化运营体系以及总部、省(市)两级协同运营体系,满足“集中管控、协同运作”的运营监测原则,实现了运营内容管理、运营活动管理、运营渠道管理、运营风险管理等运营管理功能。
        5结语
        电力行业运营内容管理工作较为分散,阻碍了对用户的有效分类和协同管理。本文整合了在线服务资源,是传统电力供应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者;同时,基于业务中台的运营支撑平台能满足与前端、外部系统之间的交互对接,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线上产品服务运营提供有效支撑,并将线下渠道宣传资源有效聚合。在渠道管理层面,各单位实现多渠道协同运营,并实现数据共享,各类运营资源实现了有效聚合。平台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大量优化、调整,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汝英,陈文康,闫松,等.综合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供用电,2019,36(3):2-7,26.
        [2]张志祥.电动汽车运营服务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