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配电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7期   作者:宫擎
[导读] 现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公司为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站稳脚步,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传统配电模式改为配电运维一体化生产模式。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传统的配电管理模式已经与时代发展不相符合,尤其是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力企业传统的权责分明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电力职能部门在调度、运行与检修方面进行工作。本文从运维一体化管理概论出发,通过提出配电运维一体化在电力企业实施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提出相应措施,希望以此来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电力企业在日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
        引言:现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公司为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站稳脚步,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传统配电模式改为配电运维一体化生产模式。这种配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之所以能够被广大电力企业应用,主要是因为其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简化工作流程以及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配电运维一体化生产模式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更是时代所需求的模式。
        一、运维一体化管理概论
        电力企业通过运用配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来实现整个电网在运行、调度以及检修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做到权责分明、分工明确,这既有助于实现电力企业内部有效的管理,同时又能够保障电力企业在电网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专业性与安全性。因此,实行配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是电力企业在生产环节的一大改革。这一改革主要是从工作流程以及资源配置方面出发,通过完善电力企业内部维修维护、倒闸操作以及一些设备的审查工作,来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生产效率。实行配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是一种对传统模式否定的方式,首先其节省了电力维修人员在电力维修工作方面的成本,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资源耗费较大的人员巡视与操作工作的模式,这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是成本节省的有效方法。这种升级的电力企业模式实现了人力资源合理的配置和优化。配电运维一体化模式适合现代市场的生产模式,在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资源成本之外,也为公司员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这一点也有利于公司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通过实行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为电力企业在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依据。
        二、配电运维一体化在电力企业实施中的问题
        (一)配电运维一体化维护管理模式问题
        传统的工作模式与标准已不适用于运维一体化管理,其中一些制度不符合市场标准,导致电力企业生产状态恶化,进一步影响企业生产效率。新的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其管理机制并不够完善,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模式缺乏实地考察与监管。其次,管理模式的突然转变没能够与工作方式相适应,在短的时间内也没有制定出新的工作标准。传统的单一性质的工作标准化,满足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需求,尤其是在配电查询与检修工作上。 因而,在对设备巡查、维护与检修工作整合的过程中,及时制订工作标准及流程,建立并完善运维一体化管理现场安全与管理制度,这是运维一体化管理首要解决的任务。
        (二)现场作业安全问题
        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着重注重安全问题,包括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交接工作时的安全。现场工作的安全保障既是对员工的负责,也是对电力企业工作效率的保障。尤其是关于电力企业中一些相对危险的机械设备,在使用之前,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确保在机械正常运行中工作人员的安全。其次,一定要确保在设备使用后对机械的维护与检查工作,这也是为下次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三)劳动安全中的问题
    劳动安全问题是配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问题,电力企业应当加大劳动安全保护力度,以此来确保维护人员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风险。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操作与传统的生产大不同,尤其是运维人员在进行电力检修过程中必须承担电力工作的职,这就要求电力企业为员工的劳动安全问题制定更多的政策与措施,以此来保障劳动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同时也应当为电力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这样会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电力操作中的工作效率。


        三、实例分析加强配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技术措施
        (一)建立多技能岗位培训激励机制
        电力企业应当遵循科学的培训原则对配电运维一体化进行培训,尤其是对于配电运行企业中的类型与维护项目着重处理。将以上问题按照施工难度的大小进行划分,并逐一考察。在考察前应该制定相对应的考察策略。例如,首先应当着重考察工作人员对配电设备的控制与检修技能。其次就是对于配电设备中的一些较为重要的机械设备的运行与检查工作。在考察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关工作人员对基础相关知识的熟练度。另外,制定合理符合标准的考察方案,不仅能够为企业培训出优秀的工作人员,对于员工来说,也是一次提高自身技能的机会。所以企业在对方案进行计划过程中,应当确定培训的时间以及培训的内容与流程,这样才可以做到培训时的万无一失,同时可以进一步促进培训工作人员之间互相学习。公司应当在培训过程中为学员提供一个优质的培训环境,并且为学员配备一些优秀的专家进行详细的培训,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员工在配电运维一体化过程中提高自身技能与责任意识。
        (二)注重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安全
        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直接关乎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进程。为确保配电工程的顺利进展,电力企业应当注重设备的周期管理,安排相应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确保配件设备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另外,对于每一台设备都应当安排相应的负责人,履行权责分明、责任到人的工作管理理念。优化组织架构,成立配网巡视班。 日常巡视中,以每季度为周期,对配电线路和设备进行定期巡视及红外测温工作,并对缺陷登记造册,做到账、卡、物“三对照”,从而形成“责任到人、管理到人、考核到人”的配网主动运维格局。
        (三)强化对配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管控
         该供电公司注重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城区14条10kV 线路实现了配网自动化。在图实相符核查基础上,将配网接线图集中绘入 EMS 系统平台,实现人工置位功能,形成涵盖配电站接线、10kV 配电网络接线图形调控指挥界面,有效解决了配网管理的“盲调”问题,通过 GPRS 通信方式接入配网故障定位系统,极大地缩短了故障查找时间;推进信息采集建设,实现信息采集全覆盖。供电公司各部门既要做到权责分明,同时又应该在工作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供电工作。进一步提高供电企业的一体化进度和专业化水平。在应用一体化配变监测系统过程中, 发现问题及时与运检部和客户服务中心沟通,数据不符两个部门共同修改;如为现场问题,由运检班与供电所现场核查,调整接线,更换过载和重载配变。 职责清晰、流程优化的工作格局,强化了配电运行状态监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来替代传统管理模式是必然趋势。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便利的同时也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但应当依据不同的配电站的电网结构、环境条件以及配电站所分布的区域进行合理分配,这样才能够提高这种模式的使用效率。另外,还应当对该模式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为达到资源利用率最大,应当从根本上去除传统模式的弊端。最终实现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曹春阳.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专业管理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9):216-217.
        [2]罗志勇.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分析[J].电子测试,2019,(20):98-100.
        [3]梁高原.探讨配电环网柜箱变的运行检修与故障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6):162-163.
        [4]周红.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专业管理探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4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