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的强化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7期   作者:魏红梅
[导读] 想要使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得以提升,就应实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高质量的建设管理能够对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摘要:想要使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得以提升,就应实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高质量的建设管理能够对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当前情况进行分析,大多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期间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工程质量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据此,本文以当前经济背景为前提,指出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电力工程;管理措施
        施工管理作为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具有着系统性、复杂性的特性,这一特性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提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够完成工作任务。想要使电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就应该提升工程管理质量。
一、电力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得以提升,社会经济环境显著改善。国民经济中一个行业的成长与发展能够对其他行业甚至整体经济水平产生影响。多个行业共同发展构成整体国民经济。从宏观角度对各行业及我国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电力是国民经济中的子系统,也是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支柱性产业,这一行业必然与其他子系统之间产生相互影响的作用,才能够使整体系统平衡优化。具体指的是电力行业与我国经济水平协同发展,这里的协同发展指的不光是电力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此外,还包括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所构成的经济体系发展。电力行业经济水平的提升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情况的改善,国民经济状况、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均能够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促进或限制电力行业销售生产及工程建设。经济水平停滞不前,电力行业便无法发展,反之电力行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水平提升的首要条件。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对经济效益及经济水平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电力与经济二者的增跌成正比关系,协调比例是提升经济效益和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经济与电力二者应保持相衡的增长速度,并且应以此为约束,只有以固定的比例增长才能够确保其科学合理性。如果不能够以比例为依据加速或缓慢增长,会导致资源闲置或者浪费。
        电力和经济的同比例发展不光意味着应以经济部门的需求为依据,还意味对社会劳动进行合理分配,使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得以落实,并提升宏观经济效益。另外,国民经济运行体系是良性发展,能够保持其稳定现状。也就是说电力行业的经济发展能够营造出优越的外部条件,使二者协调平衡前进。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从以往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从以往的二元结构转化为三元结构,产业结构也正在调整,电力作为国民经济主要组成部分,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应对内部结构进行有效调整,落实经济规模,使其与国民经济及其他行业协同发展。因此,电力行业应良好处理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想要使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包括以下含义。首先,电力系统应该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电力需求得以满足,不光应满足当前需求,还应为日后用电需求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性能源。其次,在满足所需条件的基础上,应使电力产出量得以提升,并降低产电耗能,开展落实节能工作,通过节能科技技术创建高效经济节能的模式从而实现电力及经济的协同发展。最后,电力行业的发展应该与国民经济水平提升的速度相协调。
二、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策略
        想要解决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就应该意识到工程管理对电力企业日后发展及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应该严格把控材料设备采购标准[2]。第二,应加强群管理力度。第三,应优化工程管理流程。第四,应提升专业素养、完善施工环节。
(一)严格把控材料设备采购标准
        电力工程建设期间,设备作为施工主要工具,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同时,也是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直接对项目的成本及造价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施工初期材料及设备的采买购置关联到工程进度。由此可知,想要为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提供保障,就应该加强材料设备采购管理力度,对其进行全方位监管。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应确保采购方案具有合理性,保障设备能够及时供应避免延长工期。
(二)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安全作为施工的基础和底线,任何人都无法跨越安全这道防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从如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此外,应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应树立正确的安全认知[3]。与此同时,应意识到安全管理对施工的重要性。施工企业管理者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在各工种之间,确保工程顺利进展,并使整体质量得以提升。第二,电力工程建设期间,为了避免安全隐患及风险的存在,使安全水平得以提升,预防因小失误导致的重大事故。因此,在实际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施工企业应组织方案设计者、施工人员及管理者进行技术交底活动,不同工种之间应相互学习,加强沟通联络,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发生机率,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三)优化工程管理流程
        电力工程招标工作结束后,招标单位应对招标结果进行公示。与此同时,向业务部门转交相关材料并存档,从而为日后的查阅提供便利性。企业业务部门应召集与项目相关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对方案设计、工程量清单、预算工程和图纸进行严格审核。与此同时,以工程合同金额及工程量为依据,收取定额比例的安全保证金,并通过文本合同的方式与施工企业签约。公司业务不光要以合同中的付款金额为依据,将款项拨付给具体部门,还应该对相关人员及单位进行组织,从而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管控,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应以工程进度为依据,及时补充,避免延误工期。
(四)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完善施工环节
        电力工程建设期间,施工人员作为项目工程的主体,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均会影响工程质量。工作人员如果不具备专业素养,便无法保障工程质量。因此,提升工作人员的素养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电力企业应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养,使其综合素养得以提升,并对工程的顺利进展起到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在具体施工时存在施工程序混乱的问题,管理者应在具体实际施工前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安排,做好交底工作。此外,要求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以图纸为依据开展工作,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应与其他工种团队进行交流之后才可开展工作。除此之外,企业应定时为施工人员及管理者更新专业知识,使其掌握行业最新技能知识,确保不同工序正常开展,并为整体工作质量提供保障[4-5]。
三、结束语
        根据本文叙述可知,工程项目管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了直观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应对工程质量管理方式方法进行积极探索,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电力工程管理工作者应积极借鉴学习国内外相关经验,使管理流程得以完善,确保电力企业能够获取稳定发展,并为社会环境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树蒋.经济新常态下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的强化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9):2351.
[2]周彤辉.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1):2151.
[3]曾忠诚.浅谈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进度管理[J].装饰装修天地,2020,(4):372.
[4]曾忠诚.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中的进度管理的意义[J].装饰装修天地,2020,(5):362.
[5]张伟.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进度管理思路构建[J].建筑与装饰,2020,(8):47.
作者简介:魏红梅(1980、06-),女,本科,西昌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