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工程全过程管理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 王立刚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24期   作者:王立刚
[导读] 为实现地区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开展
       摘要:为实现地区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开展,还需建立一个合理的结构体系、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的配电网,实现对配电网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尽可能的推动配电网建设的合理有序发展,提升配电网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下面就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配电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问题,并且提出了加强解决的措施,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全过程管理;运行安全
        前言:配电网规划工作能够实现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建设不断化的发展,人们就配电网的运行质量和管理质量的要求也是更高。所以,如何实现配电网的规划工作全过程管理就成为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和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就探讨如何实现对配电网的规划全过程管理工作进行加强,以期提升配电网的规划质量。
1 配电网规划全过程的管理概述
        配电网的规划工作主要是指在分析我国配电网运行情况和城市配电网现状的基础上,设计的一套系统扩建、改造的计划,促使对我国配电网系统的运行发展要求、国家智能化电网建设需求、城市规划发展需求等的实现和满足,进而获取最大化的效益。在进行规划配电网的时候,电力企业不仅需要考虑到建设投资的回收率、电网的经济运行情况和可持续化发展的问题,还需注重和城市规划的协调性,促使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的满足。
配电网的规划全过程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围绕配电网的规划工作开展的全业务行为、组织活动的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对配电网规划质量的保证,促使配电网系统建设与城市发展。经过加强配额电网的规划过程管理工作,可以更好的实现配电网的规划目标,促使配电网可持续化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
2 实施全过程的管理能够推进配电网建设的背景
        配电网规划建设的管理工作是贯穿至发展战略、电网规划、项目前期、投资计划、建设实施、评价评估的全业务流程,包含事前分析预测、事中的实施管控、事后的分析评价全过程,随着配电网建设工作快速的发展,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有效的满足当前形势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2.1 缺乏标准化统一的规划引领
        在之前的配电网规划编制阶段,缺乏统一的规划技术标准,主、配、农网的规划各自为站,上级规划和下级规划不能有效的形成一体,未充分考虑到各类供电区域供需的特点,主配网的各类问题、路径资源的盲目分配,没有形成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和各专项、各层级的统一大规划体系,配电网规划的编制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不够,和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协调,被电力线路分割或者是占用的土地规划难以做到远近结合和统筹兼顾的工作,这些都代表了配电网规划建设缺乏一套统一的规划引领体系。
2.2 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以往的配电网论证分析得知,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科学的信息系统对配电网的现状进行精细分析,不能准确预测出电力需求,配电网的目标网架也不能有效的论证,供电可靠性的缺少量化评估工作等等。
2.3 缺乏规范严格的计划管控
        在配电网建设实施缺乏规范化的计划管控,配电网规划设计的衔接、规划与建设衔接缺乏刚性执行力,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库、储备库、投资计划管理,没有列入到规划库的项目就直接开展科研,没有了如储备库的项目即开展初设,规划局项目、储备库项目和投资计划下达项目脱节,使得配电建设的杂乱无章,这就证明配电网建设缺乏严格规范的计划管控体系。


3 实施全过程管理推进配电网规划建设措施
3.1 应用三重引领的方式
        随着国家电网总体规划工作开展,国民经济发展与城市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基础上,对地区配电网的规划工作进行合理的编制,不仅满足当前实际情况,还需符合日后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可靠性、超前性,提升配电网规划建设的精益化水平。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需要,对供电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进而明确出可靠性的目标,设立配电网规划目标和建设的标准,对于不同供电区域还需按照差异化、适应化、标准化、协调性的原则进行配电网的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地方政府,建立政企合作的共赢新模式,尽可能的争取政府政策的支持,把配电网的规划发展工作纳入到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上。依据统一规划技术的标准,全面的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经济高效、灵活可靠的现代化配电网。 
3.2 采用科技双核驱动的模式
        科技双核的驱动主要是以配网建设所在的区域,省级、市级的电力科研院所研究的最新技术作为中心,应用不同类型科学技术方式,对该区域的配电网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准确的预估该区域电力能源需求,在对配网网架结构进行论证的基础上,采取量化分析评估的方法,对其配网系统供电的可靠性进行了解,制定出多个规划的方案,比较不同方案实施的效果,进而全面的提高配电网规划水平和建设质量。第一,我们的工作人员还需按照研究院所研究的新科学技术作为支持,对配网内部专业衔接情况实施优化。经研究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把配网规划研究、项目库的维护、可行性研究等编制工作交给经研院的有关项目科研人员完成,企业自身只需承担基础资料信息化的维护管理。第二,严格执行经研院的有关项目科研成果要求,保证配网规划建设的工作,投资计划还需与项目开展前期各工作实施无缝的衔接,便于借助各信息技术,对现有的GIS、PMS、SCADA、配网规划系统等等实施应用,实现全方位的采集基础图形、运行数据、台帐数据等,掌握现阶段配网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比较不同配网规划的方案,选择出最优的方法,进行对配网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解决,提高配电网建设规划工作的科学合理。
3.3 制定单线管控计划的方式
        建立统一规划管理、统一规划项目库管理、统一项目储备库管理、统筹投资计划管理的计划管控单线管理的方式,加强配电网的规划和计划衔接,规划和建设工作衔接,以保证刚性执行力,全面的提升配电网建设规划的规范化水平。统筹协调配电网的项目投资计划安排工作,对建设时序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而避免无效、低效、重复投资的问题,加强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衔接工作,进而确保规划项目刚性的执行。积极开展规划执行之后的评估工作,对电网发展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评估投资的收益情况,提高计划管理的水平、电网的运行效率。在实施“规划三重引领”“科技双核驱动”“计划单线管控”的措施下,进行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有着规范性、精益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进而更好的引导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开展,实现提升配电网的整体质量,努力实现配电网的五个提升,即:提升配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提升设备的健康水平,提升配电网的输送能力,提升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和提升配电网的智能化操作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配电网的规划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电力企业需要充分注重配电网的规划管理工作,加强配电网的规划全过程管理,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配电网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实现我国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可持续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在兴.关于配电网建设规划优化过程管理的探讨——以怀柔电网规划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96-97.
[2]凌俊斌.强化电网规划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2018,(24):29-31.
[3]何乐彰,徐俊杰. 地市供电企业电网规划“四化”管理[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19):55-56.
[4]祁昌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方法[J].电子世界,2018(14):63+66.
[5]梁永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6]李剑峰.兖州矿区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研究与实践[J].电源世界,2017(10):39-4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