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热循环保温保湿养护措施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魏红平 成义娟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科学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建筑材料越来越普及,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建筑科学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建筑材料越来越普及,一些大型的建筑结构应运而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现在的工业与民用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了严重的混凝土裂缝现象,就会给工程建筑带来巨大的危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热循环保温保湿养护措施的运用做具体论述。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差;收缩变形;开裂
        引言
        首先,在施工过程当中,如果混凝土出现了严重的裂缝现象,就会导致建筑主体产生结构性改变,从而降低了建筑物整体强度,严重的大面积裂缝还会使建筑物钢筋外露,同时导致其钢筋受到侵蚀,进而使钢筋出现腐蚀现象。其次,当建筑物墙体出现大面积混凝土裂缝时,也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加速混凝土裂缝的进一步扩展,导致混凝土整体地应力和承载度不够,这也会使施工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最后,在进行施工的同时,如果混凝土裂缝出现后不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治理,还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寿命和质量。一直放任不管的话,不仅会加剧混凝土裂缝的扩展,还会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成因和类型分析
        首先是水泥水化热的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的形成必然和水化热存在密切联系,因为水泥的应用必然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明显升高,进而也就极有可能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外温度出现较大差异,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3d~5d时,更是会产生明显变化,裂缝问题随之出现。由此可见,这种水泥水化热带来的影响必然也就极为突出,并且普遍存在于所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其次是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问题的出现不仅和结构内部温度的变化存在直接联系,往往还和外界温度变化有关。比如当外界温度过低时,也就极有可能导致相应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过大,最终很可能形成明显裂缝隐患。
        3大体积混凝土热循环保温保湿养护措施的运用
        3.1做好施工前的质量管控工作
        首先,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混凝土使用性能;其次,对混凝土原材料配置比进行科学检测,需要将比例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对混凝土浇筑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尤其重点审查浇筑关键位置是否覆盖;最后,结合建筑施工实际需求,确定混凝土的采购数量、规格等,避免出现浪费问题,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但是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有些企业为了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工程成本,在采购混凝土时,过于重视价格,忽视了混凝土的质量,致使一些质量较差甚至是质量不达标的混凝土流入到建筑施工之中,极大的降低了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为混凝土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建筑在投入使用中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所以,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质量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对采购的混凝土质量进行质量检测,只有满足建筑质量标准的施工材料,才能投入到实际施工之中,从源头上把控混凝土质量。
        3.2控制细骨料掺量对
        细骨料是高表观密度等级泡沫混凝土的常见材料,可提高性价比,降低干燥收缩。细骨料与粉煤灰对湿干密度比的作用规律相反,一方面是由于配合比设计时,细骨料未与粉煤灰一样当作胶材进行计算,导致掺有细骨料的水泥浆体比掺有粉煤灰的浆体具有更低的水料比,且掺量越高,水料比也越低。另一方面,细骨料比例越高,胶材量越少,总用水量越少,因此,湿干密度比变化越小。可见,在保持浆料水胶比不变的前提下,细骨料的掺入会降低湿干密度比,对掺细骨料的泡沫混凝土进行密度控制时,应考虑其影响。


        3.3做好施工后的养护工作
        养护工作专业性强,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不同的水泥种类与天气对养护的要求不同,在降雨较多的季节,应减少对混凝土表面洒水的次数,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问题;在温度较高的天气,适当的增加对混凝土表面洒水次数,以保持内部充分水分。但是在实际的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由于企业尚未认识到混凝土养护工作重要性,缺乏专业的养护人员、养护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直接导致混凝土最后的养护环节出现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混凝土使用性能,更缩短了混凝土使用年限。所以,企业应培养专业人才,制定科学的混凝土养护方案,明确分配混凝土养护人员的职责,实施权责制度,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找到第一负责人,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避免出现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3.4热循环保温保湿养护
        基础收面完成混凝土终凝
        后,先在蓄水池里加水,然后开启阀门启动抽水机直到溢流管的水回到蓄水池,且蓄水池也有一定高度的水位后停止加水,接下来后安排专人进行测温,在浇筑完的前3天内每隔1h测1次温差,后几天可以每隔2h测1次温差,主要测量基础各个测温点的中间点和表层点的温差,表层点和环境温差,相邻两个测温点的温差,将每个测温点的实测温度做好记录,并绘制出降温曲线。当发现温差值超过25℃要将冷却水进水口的阀门开大,使冷却水管的流速增大以此来降低温差,在冬季如果在最大流速的情况下还不能降低温差,则要采取在基础表面覆盖薄膜等保温措施。当基础降温过快时,可采用减小冷却水流速或者在基础表面覆盖薄膜等措施。如果采用计算机控制,则各个测温点的温度采集、温差的计算、降温曲线绘制由计算机来完成,当温差超过容许值时计算机将报警,也可以通过联动装置自动启动循环泵,以达到降低温差的目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该适当延长一般都要养护14天以上,在热循环保温保湿养护7天后当基础中间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小于20℃后可以停止,以后的养护可以采取洒水养护或者覆盖薄膜养护。
        3.5改善对混凝土的结构设计
        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依据施工的具体内容进行选择。例如,针对某些工程而言,可以适用于一些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它可以在增加混凝土表面承受能力的同时,通过钢筋的累加来实现混凝土自身承重力的增强,进而避免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此外,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当中,设计师也可选用伸缩方式进行设计。由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多,而混凝土自身的收缩问题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因此,这也可以通过设计之初的有效改善来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
        结语
        综上,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其在当前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常见,也确实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但是需要重点围绕相关裂缝问题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能对裂缝从各个方面入手进行严格把关,合理运用“热循环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同样有助于裂缝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清.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J].居业,2020(1):120~121.
        [2]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清华大学主审.混凝土结构(上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清华大学主审.混凝土结构(中册)——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顾祥林.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