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浅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48卷6期   作者:沈曙峰 朱泓
[导读]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电力是现代人们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与国家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的电网发展水平已经位于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特高压输电方面已经形成一套非常完备的技术和标准。高压输电线路作为连接各个变电站和负荷中心的重要传输媒介,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其检修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就高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安全运行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其供电设备以及管理水平都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但是供电企业在高压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方面还存在问题,为了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以及稳定,需要突破传统检修方式的束缚,对现行的检修技术加以创新和管理,改变传统的定期检修为状态检修。
        1高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基本原理
        进行高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时,红外线诊断技术对于监控和检测线路必不可少。此种诊断技术不仅可以及时判断线路异常问题,更可以预测该故障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维修方案并实行。红外线诊断技术主要是利用物体温度和其红外线辐射能力检测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但由于野外环境恶劣,条件有限,高压线路在其运行过程中易被覆盖和腐蚀,一旦覆盖或腐蚀,其性能定会有所降低,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若线路运行出现异常情况,容易出现红外辐射功能异常、绝缘设备电压、热场分布不均等情况发生。此时,红外线成像装置通过检查线路,发现设备发热情况并预测线路潜在故障的趋势,指导线路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以达到保证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2状态检修在高压输电线路中的重要作用
        从以往的发展上来看,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制度采用的是传统的周期性检修,周期性检修制度主要是以时间为原则,尤其在设备比较少的情况,对于技术水平要求比较低,对于供电效率没有很高的要求的情况下应用这种检修制度。这种制度的科学性比较低,存在很多的不合理因素。随着我国电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输电线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周期性检测制度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电网建设的需要。周期性的检修手段具有强烈的计划性,与实际的输电线路检修工作不匹配,现行的高压输电线路具有分布广、线路长的特点,线路在检修的过程中任务比较繁重,给检修人员造成很大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网的正常工作以及质量。同时给检修计划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使供电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持续低迷,高压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工作都是在每年组织一次检修为基础。但是线路的正常运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天气原因以及温湿度的变化,这些都是人力不可控制的因素,因此线路在具体的故障分析工作过程中,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线路维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故障的发生。无论是电路的检修人员还是监督人员,都要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强化自身的预见能力,预防电路故障的发生。输电线路的检修技术比较落后,给很多的人力物力资源造成了浪费。增加了线路维修的成本。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线路维修制度,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强化对高压输电线路的预测工作,对状态检修工作不断的深化和研究。
        3高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方法
        3.1表温检测法
        高压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导线的表层有着一定的温度,因此可以采用红外成像仪对导线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和收集,并且与规定的温度对照表进行对比,了解导线的运行状况。此种方法便于操作,仅需要红外成像仪对压接点或者导线特定区域进行检测即可发现是否存在问题,但是该方法仅适用于高负荷线路,当线路的负荷较低时,表面发热显著性降低,检测难度较大。
        3.2相对温差判断法
        选取两个型号、支行环境温度及负荷电流状况都大体相同的设备,测量每个设备所处监测点温度,比较其温差,同时,比较温度较高的检测点温度上升的比值,此种方法便是相对温差判断法。

此种方法在分析并判断电流型致热设备的故障的过程中较为常见,使用相对温差判断法分析和判断设备故障时,一般不必考虑如环境温度和负荷等因素对诊断结果带来的影响。
        3.3热图谱法
        通过红热成像设备可以对某部分电力线路进行检测,得到热成像图谱,通过对比该图谱与正常运行的电力线路的图谱可以判断该段电力线路是否存在运行故障。该方法相比于上述的表温检测法和对比温差法,能够更加精确的判断该段电力线路的运行状态,常用于电压致热型设备。
        3.4同类比较法
        选取两个同一型号、同一回路且运行背景、环境及工作状况等都相同设备,比较两个设备运行时的状况,判断两个设备的故障。这就是同类比较法。此种方法对两相设备适用,若使用同类比较法检测三相设备,则误差较大,一旦在同一个时间点三相设备同时出现热故障,易产生漏判或误判的情况。在电压或电流致热设备故障分析过程中常常采用同类比较法,此外,温差及温升方法对此类设备的故障检测同样适用。
        4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措施
        4.1坚持动态更新,强化状态检修技术体系建设
        加强制订评价导则、检修导则,完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实施细则》、《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导则》;发挥技术监督作用实施全过程监督,制订全过程技术监督规范等相关制度规定,实行设备监造工作刚性管理,强化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监理验收工作;开发应用CBM系统,加强研发状态检修辅助分析决策系统;开展设备故障诊断研究应用,采用状态诊断方法诊断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指导故障处理和状态恢复。实施风险评估策略研究应用,在制定检修策略还应考虑资产、资产损失程度和设备平均故障率在制定维修策略中的作用。深化RCM检修策略研究应用,引入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理念,着力解决检修策略综合优化的问题。开展设备预警研究应用,监控状态量指标变化,对于超出状态评价导则和规程规定范围的劣化指标进行状态预警。当达到某一级预警指标时,做出相应的告警动作。
        4.2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完善状态检测手段
        输电线路检测手段的创新指的是要及时的掌握设备的健康情况。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线路的绝缘油含气量进行检测,对于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价工作,可以采用故障树分析的手段对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完善检测技术和方法,对于设备运行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设备的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抗击打能力,促进检修手段的提升。
        4.3实施绩效考核与评价,提升状态检修工作质量
        开展状态检修后评估,每年年底,状态检修工作小组对状态检修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状态检修领导小组。将决策目标与后评估时点的实际结果进行全面、科学、综合的对比考察。对状态检修产生的财务、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效益与影响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估。
        结语
        目前,国家已经进入十四五发展期,各行各业都在迅速的发展,人民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作为连接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输电线路,特别是特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传统的检修导致的停电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因此必须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方法和技术,解决传统的停电检修的问题,降低输电线路运维难度,提高线路运维精度,进而保障电力安全可靠的供应。
        参考文献
        [1]赵峰.输电线路高压带电检修的安全防护研究[J].科技风,2020(4):188.
        [2]康迅浛.高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及维护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4):193.
        [3]徐源.浅析高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8,32(23):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